健康教育

小儿外科·创伤外科健康教育

医院医院小儿外科·创伤外科

年06月8日

尊敬的家长,感谢您对医院医院小儿外科·创伤外科的信任,以下健康教育主要针对14岁以下患儿,在您的孩子住院期间,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以下知识,配合治疗护理,由于儿童病情变化快、个体差异大,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如与医生护士个体化指导、要求不一致,请以现场指导为准。谢谢您的配合!1甲舌囊肿/鳃裂瘘患儿的健康教育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或鳃裂囊肿切除术。

术前护理:

1、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10-30分钟,加强保暖、预防感冒、注意患儿个人卫生,协助医护人员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家长勿在患儿床上休息,预防孩子感染。愉悦的心情可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保持孩子心情愉快,不在孩子面前高声喧哗、吵闹、指责。

2、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引起感染。

3、确定手术时间后常规术前晚12:00后禁食固体食物、凌晨2:00后禁食水,因每位患儿手术时间及方式不同,具体禁食时间以主管医生或麻醉师交代为准。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1、体位与活动:麻醉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在麻醉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肉松弛,容易引起呕吐,误吸,如有呕吐请及时清除呕吐物,如有发绀、喉头痰鸣、呼吸困难,需要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术后护士将常规为您的孩子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请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麻醉清醒后给予半卧位休息,停用心电监护及吸氧后可下床室内活动。

2、保持室内通风,鼓励患儿多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有痰也者鼓励患儿自行咳嗽。

3、饮食与营养:术后6小时后进普食,手术当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4、病变部位位于颈部正中者需警惕气道压迫,如患儿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5、保持伤口清洁,术后如无特殊不需换药,拆线时间原则上为术后10天。

出院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预防感冒。

2、按需门诊复查。

3、如需复印病历请于出院后10个工作日(避开周末和节假日)持出院证、户口本、家长身份证于院病历科复印。

2肠套叠患儿的健康教育

治疗方法:

凡是病程在48小时内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无明显腹胀者可以采用空气灌肠疗法治疗。病情比较严重不适合作灌肠复位的患儿或疑有小肠套叠者须手术治疗。

术前注意事项:

1、饮食:入院后禁食禁饮。

2、防感冒,协助医护人员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家长勿在患儿床上休息,预防孩子感染。愉悦的心情可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保持孩子心情愉快,不在孩子面前高声喧哗、吵闹、指责。

3、根据患儿情况,必要时护士将遵医嘱安置胃管,此项操作为侵入性操作,会引起患儿疼痛、不适等,请正确理解。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1、体位与活动:麻醉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在麻醉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肉松弛,容易引起呕吐,误吸,如有呕吐请及时清除呕吐物,如有发绀、喉头痰鸣、呼吸困难,需要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术后护士将常规为您的孩子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请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

2、饮食:术后禁食、禁饮。家长每日记录患儿大小便次数并告知医护人员,原则上肛门排气、排便至正常大便后即可恢复进食,因病情及个体差异较大,请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食,恢复饮食当天进食温水,不呕吐后依次进食米汤,第二天可进食普通稀饭、蒸蛋、菜汤,第三天可进食稠稀饭、肉汤、少量碎肉,通常恢复至普通饮食约一周左右,进食期间请注意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注意勿进食过多甜食及牛奶、生食,以免引起腹胀,腹泻。

3、早期活动:鼓励孩子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4、管道的护理:根据病情可能安置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注意防止管道扭曲,折叠、牵拉,下床活动时,引流袋不得高于引流口。

5、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换药时间及次数由医生根据伤口情况决定。

6、术后部分患儿术后可出现大便呈褐、黑色、稀薄、次数多等现象,属疾病常见表现,请勿紧张,通过抗炎及饮食调节后会逐渐好转。

出院注意事项:

1、术后10天左右伤口拆线。

2、注意饮食卫生,防暴饮暴食,禁食生、冷、硬、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腹部受凉,防止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出院后如患儿出现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随时就诊。

3、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减少呼吸道的感染。

3肛周脓肿患儿的健康教育

治疗原则:

肛周脓肿早期可保守治疗(温盐水肛门坐浴、抗炎等),未形成脓肿前,可局部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肛周脓肿形成期,局部有明显波动或穿刺有脓时采取切开引流术,医生将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及术前注意事项:

1、预防感冒,协助医护人员保持病房整齐清洁,限留陪伴1人,预防孩子感染。愉悦的心情可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保持孩子心情偷快,不在孩子面前高声喧哗,吵闹、指责。

2、温盐水坐浴:予2-3%温盐水(4斤水加1两盐浓度为2.5%)坐浴,每天3次,每次20-30分钟。

3、体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休息,充分暴露肛周皮肤,但须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预防呕吐、误吸。

4、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减少尿不湿的使用,如发现脓肿破溃请尽快通知医生或护士处理。

术后护理:

1、体位:因为在麻醉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肉松弛,容易引起呕吐,误吸,注意观察孩子口唇颜色,如有发绀、喉头痰鸣、呼吸困难,需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如有呕吐请及时清除呕吐物,术后护士将常规为您的孩子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请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6小时后采取头偏一侧俯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每2小时协助制身1次,俯卧位时,患儿臀部垫软枕抬高臀部,注意腹部避免受压,以免影响呼吸。

2、饮食:术后4小时进水,6小时后人工喂养或母乳喂养,加强营养可促进伤口愈合。

3、伤口护理:尽量避免患儿哭闹,以减小切口的张力,使患儿舒适。术后伤口内多留置引流条,发现少量渗液属正常,无需特殊处理,发现渗液完全浸湿外层敷料时需通知医护人员,引流条通常48-72小时取出。如自行脱落,告知医生,予以换药处理。

4、术后首次温盐水坐浴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方法同术前。部分患儿坐浴后护士将遵医嘱红外线治疗,2-3次/天。

5、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肛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大小便污染。

出院注意事项: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正确处理大小便。

2、保持肛周清洁干燥,继续2-3%温盐水坐盆1月,2-3次/天,20-30分/次。

3、如有不适,门诊随访。

4、如需复印病历请于出院后10个工作日(避开周末和节假日)持出院证、户口本、家长身份证于院病历科复印。

4造口患儿的健康教育

护理:

1、体位:半坐卧位或侧向造瘘口一方。

2、造口部位皮肤的护理:通常术后第一天造口开放,由于造口没有括约肌的控制,患儿的大便没有规律,造口有许多胎粪及消化液流出,易腐蚀造口周围的皮肤,造成接触性皮炎,故应加强护理,造口周围皮肤及时用温水清洗,用柔软毛巾擦干后,涂氧化锌软膏或造口粉,观察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疼痛等现象。造口与皮肤缝合处用生理盐水擦拭干净,拆线后用温水洗净即可,清洗时注意动作轻柔,选用纯棉制品擦洗,避免损伤造口肠黏膜致出血。

3、造口袋的正确使用:造门袋内粪便每日排放2-3次,若气体、液较多时可增加排放次数,通常每周更换造袋2-3次,若有大便自造口袋周围溢出则随时更换。更换时注意加强患儿的保暖,选择大小合适的造瘘袋,剪出的底座大小应与造瘘口大小吻合,粘贴时皮肤应干燥,袋囊方向平行向下或朝向瘘口侧。更换顺序:接除旧造口袋→清洁局部皮肤一皮肤干燥后造口周围涂造口粉→造口周围涂防漏膏→黏贴新造口袋。

4、饮食指导:造口开放前需禁食禁饮,开放后根据疾病性质及年龄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食,(1)新生儿或婴儿注意饮食的卫生及餐具的消毒,以免引起腹泻;(2)幼儿或年长的患儿进易消化的饮食,防止因饮食不洁导致食物中毒或细菌性肠炎等引起腹泻,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少渣食品为主,以使大便干燥成形。待患儿大便成形后,根据患儿排便情况随时调整饮食。若患儿腹泻或便秘,可口服金双歧或妈咪爱调节,若无改善需及时就诊。

5、预防感染:患儿由于抵抗力差,接触患儿前后需洗手,感冒者需戴口罩方可照顾患儿,防止交又感染。病室应整齐、清洁、舒适,每日通风3次,每次10~30分钟,避免对流风,通风后病房保持一定的湿度。病房限留陪伴1人。

6、扩肛指导:请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扩张造口以防狭窄,通常术后2周开始扩肛,即必须在患儿安静、肠管松弛的状态下,根据肠腔的大小选择粗细合适的扩肛器,将扩肛器及肛门处涂上润滑油,顺肠管方向轻轻插入,深度为3~5厘米,30分钟次,1次/天,扩肛时注意患儿的保暖,动作轻柔,患儿哭闹、腹压增大时禁止扩肛,将扩肛器取出后观察有无血迹。

7、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若造口皮肤色泽淡红且看上去水亮则为水肿,可用高渗盐水(四斤水加一两盐)湿敷消肿;

(2)若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破溃、疼痛等则为护理不当,可在每次清洗完后涂氧化锌软膏,减少粪便对皮肤的刺激,且暂停用造口袋,待皮肤好转后再用;

(3)若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A肠管回缩;B肠

管脱出且长时间不能复原(超过2小时);C肠管出血;D造口黏膜色泽暗紫或发黑;E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造口停止排气、排便;F造瘘口粘膜上或旁边出现包块:G造口处肠管与周围皮肤的间距扩大则发生了皮肤与造口粘膜分离,此为大便腐蚀所致,医院检查。

5尿道下裂患儿的健康教育

术前注意事项:

1、因术后卧床时间长,请提前练习床上解大便。

2、保持会阴的清洁,每日清水翻洗包皮及尿道口2-3次(部分孩子遵医嘱使用消毒液清洗)预防术后感染。

3、有阴毛患儿入院后需及时剔除毛发。

4、请家长注意避免孩子受凉,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的心情,不在孩子面前高声喧哗,吵闹、指责。

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麻醉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在麻醉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肉松弛,容易引起呕吐,误吸,如有呕吐请及时清除呕吐物,更换清洁衣裤,并需注意观察口唇颜色,如有发绀、喉头痰鸣、呼吸困难,需要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术后护士将常规为您的孩子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请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术后平卧8-12天,以平卧位为主,忌俯卧位,不得下床,床上可翻身,翻身时注意勿牵拉尿管。我们会为孩子准备支被架,防止被单摩擦到手术部位,引起粘连疼痛。

2、饮食:术后6小时可进少许水,若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进食普通饮食。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请保持患儿大便通畅,术后3天不能用力排便,避免过度用力,而使腹内压增高,导致伤口裂开或出血,影响新建立起来的尿道,鼓励患儿进食香蕉、蜂蜜水、水果、蔬菜等粗纤维的食物。

3、尿道护理:⑴安置时间:通常8-10天左右;⑵安置期间应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尿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滑脱、移位,尿袋挂于床沿的挂钩上,尿袋不得高于尿道口的水平,下方放液口离地面2厘米;(3)不合作、哭闹剧烈,烦躁不安的患儿需约束四肢,防止抓管;(4)尿袋内尿液超过ml应倾倒至袋内尿液剩余10ml左右时关闭开关;(5)若发现尿管不通畅(超过2小时无尿液引出),切忌自行冲洗或调整尿管的位置,请通知医护人员;(6)留置尿管后期如出现部分尿液自尿道口溢出,属常见,无需特殊处理。

4、伤口护理:术后有少许的尿液或淡血性液渗出属于正常,若有大量的渗血或渗液应及时通知医生,首次换药一般术后3-5天进行,术后3天伤口开始愈合,如有瘙痒属正常。此类型伤口易感染,请减少陪伴,注意患儿个人卫生。

5、疼痛:通常术后1-2天最明显,请保持患儿安静,加强心理支持疗法,转移患儿注意力,避免患儿紧张、躁动引起的疼痛,减少哭闹导致伤口出血,年长儿如有阴茎勃起请告知医生,予以处理。

6、皮肤的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压疮,每日按摩受压部位;肩、背、臀等部位。

出院指导:

1、出院前一天或当天拔除尿管,请自解小便后出院,予2-3%温盐水(4斤水加1两盐浓度为2.5%)坐浴,每天3次,每次20-30分钟,坚持1-2月。

2、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观察排尿的情况,若出现排尿漏尿、尿线变细、排尿困难、阴茎鼓包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6颈部脓肿患儿的健康教育

治疗方法:

医生将根据脓肿深度、部位、成熟度、大小等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及术前护理:

1、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10-30分钟,加强保暖、预防感冒、注意患儿个人卫生,协助医护人员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家长勿在患儿床上休息,预防孩子感染。愉悦的心情可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保持孩子心情愉快,不在孩子面前高声喧哗、吵闹、指责。

2、保持呼吸道通畅,部分患儿护士将遵医嘱予以吸氧及心电监护,请配合安置并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如发现患儿呼吸异常增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脓肿破溃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治疗期间患儿可出现反复发热或持续高热,鼓励多饮水,加强营养,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原则上体温未超过38.5,不予以药物治疗,可通过物理降温,外敷退热贴。

4、确定手术时间后常规术前晚12:00后禁食固体食物、凌晨2:00后禁食水,因每位患儿手术时间及方式不同,具体禁食时间以主管医生或麻醉师交代为准。

5、术后个别患儿可能送(PICU)观察治疗,待病情好转后转回病房。请为孩子准备以下物品:湿纸巾、抽纸、婴幼儿备好奶粉及尿布。

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与活动:麻醉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在麻醉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肉松弛,容易引起呕吐,误吸,如有呕吐请及时清除呕吐物,如有发绀、喉头痰鸣、呼吸困难,需要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术后护士将常规为您的孩子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请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麻醉清醒后给予半卧位休息,停用心电监护及吸氧后可下床室内活动。

2、保持室内通风,鼓励患儿多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术后第一日可练习吹气球,深呼吸,每日3次,有痰也者鼓励患儿自行咳嗽,咳嗽时家长可用双手轻压伤口下方两侧胸壁以减轻伤口疼痛。

3、饮食与营养:术后6小时后进普食,手术当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4、脓肿位于颈正中者需警惕气道压迫,如患儿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5、根据患儿切口情况,医生会安排换药。

出院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预防感冒,按要求继续治疗。

2、按需门诊复查。

7上肢骨折患儿的健康教育

治疗方法:

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做手术,如X片提示有骨折移位严重、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探查者,以及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影响患肢功能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前需要在完善术前检查,静脉输液抗炎,缓解肿胀后进行,并不一定是越快越好。

术前注意事项:

1、饮食:在医护人员未告知是否能进食前请暂时禁食、禁饮,得到进食许可后可进食普通饮食。确定手术时间后常规术前晚12:00后禁食固体食物、凌晨2:00后禁食水,因每位患儿手术时间及方式不同,具体禁食时间以主管医生或麻醉师交代为准。

2、体位:患肢抬高制动,患肢尽量置于屈肘90度位,前臂中立位,平时以托板或绷带悬挂胸前,平卧休息时,患肢垫软枕与躯干平行,肢端稍高于心脏水平。

3、疼痛与护理:疼痛是该疾病的必有表现,原则上尽量安抚患儿,如患儿疼痛难忍,告知医生,遵医嘱予以处理。

4、如患肢出现张力性水泡,为骨折导致局部组织受压,变形所致,为常见现象,请勿紧张,通常不需处理,请协助医护人员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水泡破溃,如水泡破溃,请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5、请注意防感冒,协助医护人员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家长勿在患儿床上休息,预防孩子感染。愉悦的心情可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保持孩子心情愉快,不在孩子面前高声喧哗、吵闹、指责。

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麻醉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在麻醉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肉松弛,容易引起呕吐,误吸,如有呕吐请及时清除呕吐物,如有发绀、喉头痰鸣、呼吸困难,需要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术后护士将常规为您的孩子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请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6小时后停用心电监护及吸氧后可下床活动,活动时注意安全,请抬高患肢。

2、饮食:术后6小时先进少许水,若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牛奶等,术后第一天恢复正常饮食。

3、石膏的护理:保持石膏清洁固定,术后因石膏固定及炎症尚未消退,患足可出现肿胀现象,通常一周后逐渐消退。行髋人字位石膏固定患儿待石膏干燥后置头高脚低足悬空位、俯卧位交替休息,悬空翻身。

4、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起可主动活动远端关节,做屈伸手指活动,通常3次/日,初次活动活动3-5天分钟/次为宜,逐渐增加力度及时间,可减少关节僵硬的发生,促进患肢的消肿。如固定肢体肢端肿胀加剧或皮肤呈苍白、暗紫色,患肢自述肢体麻木、疼痛难忍时,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出院注意事项

1、术后2周伤口拆线。

2、石膏固定4-6周后门诊复查照片去除石膏。

3、功能锻炼切记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取石膏后,行伸、屈、旋转活动,注意循序渐进,锻炼时匀速,切勿暴力,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8下肢骨折患儿的健康宣教

治疗方法:

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做手术,如X片提示有骨折移位严重、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探查者,以及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影响患肢功能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前需要在完善术前检查,静脉输液抗炎,缓解肿胀后进行,并不一定是越快越好。

术前注意事项:

1、饮食:在医护人员未告知是否能进食前请暂时禁食、禁饮,得到进食许可后可进食普通饮食。确定手术时间后常规术前晚12:00后禁食固体食物、凌晨2:00后禁食水,因每位患儿手术时间及方式不同,具体禁食时间以主管医生或麻醉师交代为准。

2、体位: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高于心脏10cm-20cm(股骨骨折除外)。

3、疼痛的护理:疼痛是该疾病的必有表现,原则上尽量安抚患儿,如患儿疼痛难忍,告知医生,遵医嘱予以处理。

4、如患肢出现张力性水泡,为骨折导致局部组织受压,变形所致,为常见现象,请勿紧张,通常不需处理,请协助医护人员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水泡破溃,如水泡破溃,请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5、请注意防感冒,协助医护人员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家长勿在患儿床上休息,预防孩子感染。愉悦的心情可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保持孩子心情愉快,不在孩子面前高声喧哗、吵闹、指责。

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麻醉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在麻醉情况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肉松弛,容易引起呕吐,误吸,如有呕吐请及时清除呕吐物,如有发绀、喉头痰鸣、呼吸困难,需要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术后护士将常规为您的孩子安置心电监护及吸氧,请注意勿让孩子抓扯管道。患肢抬高15-20cm,床上可翻身,勿下床活动。

2、饮食:术后6小时先进少许水,若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牛奶等,术后第一天恢复正常饮食,饮食注意添加香蕉、蜂蜜水、水果、蔬菜等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

3、石膏的护理:保持石膏清洁固定,术后因石膏固定及炎症尚未消退,患足可出现肿胀现象,通常一周后逐渐消退。行髋人字位石膏固定患儿待石膏干燥后置头高脚低足悬空位、俯卧位交替休息,悬空翻身。

4、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起可主动活动远端关节,当患儿能耐受伤口疼痛时鼓励主动活动远端关节。主要为足趾背伸、趾曲活动,踝关节活动及患足抗阻力活动,通常3次/日,初次活动3-5分钟/次未宜,逐渐增加力度及时间,可减少关节僵硬的发生,促进患肢的消肿。如固定肢体肢端肿胀加剧或皮肤呈苍白、暗紫色,患肢自述肢体麻木、疼痛难忍时,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压疮,每日按摩受压部位:肩、背、臀等部位。

6、下肢骨折多伴有外伤,请注意个人卫生、预防伤口感染,输液时间视病情不等,请妥善保护留置针。

出院注意事项:

1、术后2周伤口拆线。

2、复查及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切记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石膏固定4-6周后门诊复查照片,去除石膏后可床上做患肢伸、屈、旋转运动,由被动到主动,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术后3月门诊复查照片,复位良好者可下床活动,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逐渐负重活动。

由于儿童病情变化快、个体差异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与医生护士个体化指导、要求不一致,请以现场指导为准哦!—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xl/8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