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44.html
天花粉
清热泻火药
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瓜蒌的根,本品苦寒清泄,微甘而润,并兼行散,入肺、胃经,为清润消肿排脓之品。既善清肺胃之热而生
津液,润肺燥,又能消肿痛、排疮脓而疗疮治伤。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2、肺热咳嗽,燥咳痰粘,咳痰带血。3、痈肿疮疹,跌打肿痛。4、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水或醋调敷。疮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溃,脓多促排,脓尽不用。用注射剂需作皮试。本品性寒而润,故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孕妇忌服。反乌头,不宜与乌头、草乌、附子同用。
治渴圣药天花粉
小指月问,爷爷,为什么瓜蒌根又叫做天花粉呢?爷爷说,天花粉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其根作粉,洁白如雪。第二种是瓜蒌根内有花纹,天然而成。
小指月又说,天花粉是治渴圣药,是疗烦渴之要药,爷爷说凡是圣药要药,都要仔细研究。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这天花粉治渴,你首先得明白渴的机理。你看为什么那么多人口渴了喝水再多也不解渴啊,如果是生气烦躁后,口中干渴,你不把气郁解除,这燥渴喝水也解不了,如果是阳明腑实,口中燥渴,大便不通,你不把大便攻通,釜底抽薪,这咽喉也会烦渴不止,饮水不解。
这时爷爷又问,天花粉是如何解渴的?小指月说,天花粉甘寒,能生津清热以止渴。
爷爷点点头又说,为何天花粉乃止渴之圣药,这里头就要看天花粉巧妙的配伍。它配合补药,能够治虚渴,如津气两虚,口干渴,可以用生脉饮配天花粉。
小指月又问,如果是火旺咽喉干渴,脉洪数呢?老爷爷便说,《药征续编》上说,凡渴有二证,烦渴者,石膏主之,但渴者,天花粉主之。也就是说一般的火热作渴,心中没有大烦,单味天花粉即有效,如果心中大烦渴,就可以把生石膏加进来。
小指月又问,爷爷刚才说生气会口渴,这是为什么呢?老爷爷说,指月你看那些经常生气的人,脸红脖子粗,是为什么呢?小指月说,这是气郁化火啊。
老爷爷又说,那气郁化火伤的是什么呢?小指月哈哈一笑说,我明白了,气郁化火,伤的是人体的津液,所以生气的人喝再多水都解不了渴。没有把气郁化火解开来,这渴就会源源不断进行下去。
老先生点点头说,对于气郁化火,这种肝气郁结之渴,可以用天花粉配蒲公英。既能清热解渴,也能疏肝散结,还可以加牡蛎。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在《永类钤方》中说,治百合病渴,天花粉、牡蛎等分为散送服。这牡蛎在这里就可以降气火上炎,散肝气郁结。老爷爷点了点头,他对指月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的反应很满意。
然后老爷爷又说,五脏也会引起口渴,《神农本草经》说,天花粉主消渴,心火盛的人,口干舌燥,烦渴不止,用天花粉配什么呢?
小指月说,配黄连啊,黄连清心经之热火。也可以配竹叶,竹叶能导心经之热下行,从小便出。
老先生又问,肺火盛的人,咽喉肿痛,口中干渴,用天花粉配什么呢?小指月说,可以配沙参、麦冬、玉竹,这些都可以滋养上焦心肺,使肺火肃降,则周身津液,自然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老爷爷又问,脾胃火盛的人,牙龈容易肿痛,口唇容易溃烂,这时口干渴,用天花粉配什么呢?小指月说,可以配石斛或生甘草。
老爷爷点点头说,没错。不少中老年人唾液腺分泌减退,脾中津液不能上朝,晚上睡觉口中干渴厉害,可以用天花粉配石斛各一两煎水,放入保温瓶中,睡前小饮,若半夜烦渴不能寐者,可以缓缓饮几口,中上二焦得到滋润,其渴立止,其卧立安。
小指月又联想到其他脏腑,说,爷爷刚才讲到心肺脾胃,还有肝肾没讲。如果肝火旺,胁肋胀,口干口苦呢?老爷爷点点头说,那就配柴胡、龙胆草、牡蛎。此三药乃肝经郁火口苦口干之特效药组。
小指月又说,如果是肾阴虚火旺,骨蒸烦热,导致口中干渴怎么办?老爷爷点了点头说,前面我们提到知母、黄柏就是最好的搭配,他们能够降金生水,令金水相生,骨蒸烦热可解,口中干渴可除。
小指月又说,为什么天花粉能成为消渴圣药,治渴要药,不是很多药都能够生津止渴吗?老爷爷说,首先天花粉味甘带一点点酸,酸甘能养阴生津。
第二它又微苦寒,苦寒能降火,使火不伤阴,渴自减轻,还有微苦能坚阴,能令津液坚固,不至于被火蒸发耗散掉,所以天花粉之苦可以生津液,润枯燥。
第三天花粉乃瓜蒌根,其根系发达,大者如人,善于通行津液,令津液流通,有余不足相互对流调济,渴亦得解。
小指月听了后点点头,然后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神农本草经》曰: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本草汇言》曰: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痔疮疮肿为何选天花粉
有个乳母生完娃子过后,就没有给娃子哺乳,娃子靠吃奶粉长大。其实哺乳是父母的天性本能,身体产生的乳汁要排泻出来,才不会郁结在体内,长成包块痈肿。
这妇人在几个月后,先是乳房开始胀,后来居然隐隐有包块,这包块有些肿硬,而且开始疼痛。然后红肿起来,这可怎么办呢?她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这妇人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晚上老是渴醒,而且这乳房胀痛持续不退。
老先生说,指月啊,这乳房是如何脏腑经络归属的?小指月说,乳头属肝经所管,乳房属于胃经所管。肝经气血不能疏泄,胃经燥热不能下行,乳房的一些分泌物就会壅塞在那里,积久成疮脓痈肿。
老先生点点头说,这乳痈的问题还是要调理肝胃,但调理肝胃在选择药物上就要注意了,既要选择能疏泄气机的,又要选择可以消肿排脓生肌的。你看该选什么呢?
小指月便说,爷爷,我想到了,疮痈大肠圣药,某过于乳香、没药,而且这乳香、没药又能行气活血,把局部痈肿疏泄开来,这痈肿爷爷以前说,就是气滞血凝在一起的结果,不管乳痈还是肠痈,都要选用行气活血之品。
老爷爷听了后,微微点头说,那只是行气活血还不够啊,你看她乳痈处还红肿热痛,蒸蒸发热,晚上燥渴,你还要选一味药,既可以泻火生津,又可以消肿排脓的啊!
小指月灵机一动说,我想到了,就天花粉!《大明本草》曰,天花粉消肿毒、乳痈、发背、痔漏疮疖,排脓生肌长肉,消跌仆损伤瘀血。
老爷爷听了后笑了笑说,没错!这《成方便读》上说,痈肿之处,必有伏阳。不管你是皮肤疮痈,还是脏腑内痈,深部脓肿,但凡气滞血瘀,痈肿之处,必然会化热。所以要选用天花粉,利用天花粉这发达的地下根茎,可以通行这痈肿处,再用它清热养阴之功,就相当于给痈肿水深火热之处,送去一片清凉,而且它又可以消肿排脓,帮助生长肌肉,所以痈疮选用天花粉非常合适。
小指月一点头说,我明白了爷爷,仙方活命饮,这疮痈开首第一方里头,就用天花粉,俗话说“是疮不是疮,仙方活命汤”。只要是气滞血凝,肿痛发热的,都可以用天花粉,它发达的根系能够把气滞血凝之处通开来。这个功用张锡纯称之为天花粉善通行经络,一般通行经络的药很少能解疮毒的。而清解疮毒的药,又很少能通行经络的。但痈疮红肿既有热毒,也有经络不通,天花粉正是两者兼而能之者。
甚至有人认为天花粉有活血化瘀之功。所以用于跌打损伤,而消散瘀血,正因为这样,故不能把天花粉用于孕妇身上,恐其活血动胎下胎。
加上天花粉本身清热生津作用,这痈肿之处必有伏阳,一个红肿热痛的局部,就相当于一包火毒在那里,你除了疏散气血,解除气血瘀滞埋伏之象,还得往上面降甘霖露雨,才能把埋伏的阳火清解掉。
于是老爷爷便开出天花粉一两,乳香一钱,打粉,用温酒,每次调服两钱。药还没吃完,这妇人乳房的肿热就退了,疼痛也消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中记道:
·《永类钤方》曰,治产后吹乳,肿硬疼痛,轻则为妒乳,重则为乳痈:天花粉50克,乳香5克。为末,温酒调下,每服二钱。
·《证类本草》曰,治痈未溃:天花粉、赤小豆等分。为末,醋调涂之。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曰,治乳头溃疡:天花粉克,研末,鸡蛋清调敷。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天花粉,为其能生津止渴,故能润肺,化肺中燥痰,宁肺止嗽,治肺病结核,又善通行经络,解一切疮家热毒,疔痈初起者,与连翘、山甲并用即消;疮疡已溃者,与黄芪、甘草(皆须用生者)并用,更能生肌排脓,即溃烂至深,旁串他处,不能敷药者,亦可自内生长肌肉,徐徐将脓排出。
生脉饮:最不上火的补气法
一提到补气,大家都会想到人参。用人参泡酒喝,这是最方便的补气方法。拿两根生晒参,放在五十度左右的酒里,这样人参的药力在泡的过程中会不断释放进酒里,泡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喝了。
人参的生命力很强。一般植物的活细胞都会被酒杀灭,无法再生长,但很多人参在酒瓶里面还会发芽。
人参酒适用于气虚、无实热的人。这种人总是感觉没有力气,面色发白,动辄气喘,白天容易出汗。如果气虚之人又兼阴虚,可以在酒里放入麦冬五十克,以矫正人参的药性。
用人参补气有个问题,就是容易上火。就拿人参叶来说吧,吃了也会补气。有一次我们门口的超市,上了一批特种蔬菜,有紫背天葵什么的,还有人参叶,售货员介绍说可以潮火锅吃。
我很好奇,就买了一盒,然后回家煮了吃,本来是当菜吃的,结果头晕了一天,为什么?补气补过火了。
这下我有体会了,人参叶也是药性很大的。人参叶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人参补气过了火,人更受不了。
其实,用人参来补气,有一个不上火的方子,叫生脉饮。这个生脉饮,也叫生脉散。在清宫里面,打乾隆开始,皇帝们都服用人参,其中以乾隆服用得最多。有的年头,乾隆几乎每天都用。
一般人服用人参就上火,为什么乾隆服用这么多人参,却不上火呢?原来,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他用的方子叫生脉散,包含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
生脉散是怎么来的呢?这个生脉散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大医李东垣的《内外伤群感论》。
李东垣在很多方子里面都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这三味药,他说:“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
这段话,说明了李东垣创立这个方子的初衷。现在各位去任何一家药店,都可以见到生脉口服液,医院医院,都可以在病房里面的点滴瓶中见到参麦注射液。在一些心脏疾病的救治中,参麦制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迅速地补足心气,稳定病情。
但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药只是救急用的,李东垣创立这个方子的意思是,如果夏天的时候,天太热,人的心气和心阴受到影响,气阴两虚,就可以用这个方子补充气阴,帮助身体恢复。
所以,在夏天天热的时候,大家如果觉得心烦口渴、四肢无力、自汗不止,就可以买一盒生脉饮,按照说明书喝一点,症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
需要提醒的是:生脉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参来制作的,通常是红参,这个药性稍微大一些,效果比较好,主要是症状严重时用;另外一种是用党参制作的,这个在药盒上会有所标注,它药力平缓一些,可以作保健用。
除了夏天热伤元气,其他的季节,如果我们因为劳神过度,损伤了心气,出现心烦心慌、口干舌燥、四肢无力、动辄出汗、面色发白等情况,也属于心的气阴耗伤过大的情况,这时候,也可以服用一点生脉饮来补养一下。
乾隆皇帝也是这样。他很勤奋,每天起得很早,要处理很多事情,所以御医们及时地给他配了生脉散。其中麦冬是寒凉的,制约了人参的热;五味子可以收敛心气,同时补肺和大肠。这个方子乾隆服用以后,认为非常好,于是常年服用。有的时候,他把方子里面的五味子也去掉,只留人参和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