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假,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让心灵绽放,一次全家老小的聚会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几日的安逸的宅家,使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休养。然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忙碌而充实地工作着,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捍卫着生命,维护着百姓的健康。对他们而言,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就是最大的幸福!
节日期间,全院齐心协力,保证医疗安全。门急诊量达到人次,急诊量人次。医务处王一颖处长、急诊科丁钋主任在急诊安排好接诊。即使出现5辆“”同时来院情况,医护人员也从容应对,规范救治。普外科、心内一科等9个科室连续8天收治病人,缓解急诊压力。神经外科主任积极协调病区床位,消化科刘艳迪、感染免疫科李玲等科主任亲自到急诊查看和收治病人。医务处全盘管理协调好医疗工作,要求各学科接到急诊会诊任务必须10分钟内到达,各科室全部积极配合。
王一颖处长在工作笔记中写到:医护人员的中秋佳节,其实与平时没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奋战在生死线上。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夜班之后第二天继续工作。高强度、高压力、零差错,这是工作要求。无怨无悔地加班不过是良心与责任驱使,宣读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并非谎言,一旦宣誓,铭记终生。如果我们无所作为,便有一家人在中秋团圆夜上演生离死别。我们成功救治,他们一家人不至于天人永别。某种意义上,我们的不团圆成就了他们的团圆。屋外,风渐悄,雨渐止。手术室里,应是灯火通明。里面忙碌的身影累了吗?汗水是否又湿了手术衣?
医院内镜专家石磊——“这是一例非常困难的肠道金属支架再通术,肠壁皱褶折叠完全看不到瘤体。X光下3小时,终于摆放成功!病人非常配合,我太高兴了!”
10月2日,急诊一位肠梗阻老人将内镜中心石磊主任“呼唤”医院。老人因为腹疼、腹胀来院就诊,经过腹部CT检查,诊断为肠梗阻,在乙状结肠中段发现一枚肿物。再不及时治疗,肠管随时有可能破裂危及老人生命。若手术治疗,不仅梗阻口侧肠管扩张2倍于正常肠管,而且肠壁因巨大扩张处于缺血及炎症状态,直接外科手术吻合肠管较困难,即使吻合成功,手术后也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穿孔、出血等。而且肠道内都是积存的粪便,易污染腹腔。普外科医生详细检查后,认为能够救治老人的唯一方法,就是放置肠内支架,先消除梗阻,等肠管炎症控制住,扩张的肠管逐渐恢复,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再择期行开腹手术。
医院内镜中心石磊副主任医师接到救治病人电话后,医院,进入内镜手术室,穿上20斤重的铅衣,在X光下开始手术。镜子经过肠道到达CT片显示的梗阻部位后,石主任却无法看到肿瘤。肿瘤病灶被水肿的肠管皱襞包裹的严严实实,肠镜下根本不法发现病灶,导丝也根本“无缝插针”。石主任说,一般情况下,肠道肿瘤导致的肠梗阻患者,镜子进入梗阻部位,医生可以用肉眼直视肿瘤,但是,这个病人的肿瘤却“隐身”了。经验丰富的石主任在镜子先端加装了一个透明帽,将镜身延长了半厘米,从而保持镜头与粘膜间有点点距离,用其小心翼翼地分离开每一道水肿的肠道皱褶,终于在皱褶折叠处找到了瘤体的边缘,在x线监视下反复尝试,终于将导丝穿过了狭窄段,并迅速为老人施行了“肠道金属支架再通术”,打通了梗阻的肠腔。老人转危为安。
患者家属张先生说——我真没见过这样的大专家,亲自给病人抠大便。治病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