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
1.
答案:C
解析:腹膜腔是壁层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是人体最大的体腔。
2.
答案:C
3.
答案:D
4.
答案:D
5.
答案:A
6.
答案:A
7.
答案:C
8.
答案:B
9.
答案:A
10.
答案:B
11.
答案:B
12.
答案:C
13.
答案:D
14.
答案:E
15.
答案:D
解析:胃蛋白酶是胃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转变而来。
16.
答案:B
17.
答案:B
解析:齿状线是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由肛柱、肛瓣、肛窦、肛乳头等解剖结构形成的一条
不整齐的线。
二、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1.
答案:E
解析: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
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易发生本病。新生儿多由
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
2.
答案:A
解析:鹅口疮患儿宜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较大儿童可用含漱剂,适用于各种口炎。
3.
答案:B
解析:鹅口疮为口腔黏膜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现为黏膜表面附着白色斑膜。多见于新生儿
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4.
答案:D
解析: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
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可有渗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
无全身症状。最常见于颊黏膜,其次是舌、牙龈和上腭,重症则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
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而危及生命。重症患儿可出现低热、拒食、呕
吐、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三、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
1.
答案:E
2.
答案:E
3.
答案:D
4.
答案:D
解析:慢性胃炎餐后不宜从事体力劳动,以免引发胃痛、
5.
答案:C
四、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1.
答案:E
解析:胃、十二指肠局部黏膜损害因素和黏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是溃疡发生的基本原
理。损害因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非甾体类消炎药,吸烟、饮食、病毒感染等。前列腺素
起保护作用。
2.
答案:E
3.
答案:E
4.
答案:E
解析: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是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痛;胃溃疡表现为进食-疼痛-缓解;十
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进食-缓解。
5.
答案:A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餐后3~4小时可以出现,若不服药或进食则持续至下次进餐后
才缓解,呈疼痛-进餐-缓解规律,故又称空腹痛。
6.
答案:E
7.
答案:A
8.
答案:C
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时,可表现为大量呕血,也可表现为黑粪。
9.
答案:E
解析: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患者突出的症状是呕吐,其特点是呕吐量大,多为宿食,且有酸臭
味,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减轻。
10.
答案:D
解析:癌变时消化性溃疡的疼痛节律性消失。胃癌的上腹痛开始仅有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加
重。继之有隐痛不适,偶呈节律性溃疡样疼痛,最后逐渐加重而不能缓解。
11.
答案:A
解析:胃穿孔后,胃内容物进入腹腔,为消化液、食物残渣等。
12.
答案:E
13.
答案:E
14.
答案:D
解析:枸橼酸铋钾属胃黏膜保护剂。此类药物服用后,可在溃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保护
溃疡面,避免不良刺激,增强胃黏膜抵抗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应在餐前半小时和临睡
前服用。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属H2受体拮抗药,应在进餐时或夜间服用,因为过早服用可与食物中胃酸的作用重叠,宜与食物同服。氢氧化铝.镁乳合剂属制酸药,最佳服用时间是餐后1~2小时,若睡前加服1次,则可中和夜间分泌的胃酸。制酸剂能影响硫糖铝疗效,服本品前半小时内不宜服用制酸剂。
15.
答案:A
16.
答案:A
解析:上腹部疼痛,伴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有移动性浊音提示腹腔液体增多,可考虑为胃十
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17.
答案:D
18.
答案:C
解析:吻合口出血常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当日,表现为胃管引流出大量血液,伴失血性休
克。
19.
答案:C
20.
答案:C
解析:可考虑胃溃疡癌变。癌变时体重下降,疼痛无规律,不易缓解。
21.
答案:D
22.
答案:C
解析:有溃疡病史,饮酒后出现腹膜刺激征,考虑为溃疡穿孔,应首先禁食和胃肠减压,以
减少消化液进入腹腔。
23.
答案:E
解析:合并幽门梗阻者应禁食,不完全梗阻者进无渣半流食;输血、输液,营养支持,纠正
低氯、低钾性碱中毒:术前3天每晚用~ml温热等渗盐水洗胃,以减轻胃壁水肿和
炎症,有利于术后吻合口愈合。
24.
答案:A
25.
答案:A
解析:患者呕血时应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
窒息或误吸。
26.
答案:B
27.
答案:A
解析:脓液积聚于一侧或两侧膈肌下与横结肠及其系膜的间隙内者,统称为膈下脓肿。以右
膈下脓肿多见,常继发于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肝脓肿穿破后;左膈下脓肿多见于
脾和胃切除术后感染。全身症状为发热,初为弛张热,脓肿形成后为持续高热或中等发热。
脓肿部位可有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时加重,脓肿刺激膈肌可引起呃逆。
28.
答案:B
解析:胃肠减压可排出大部分的胃液,减轻消化液的产生,是减轻胃肠道手术后腹胀的主要
方法。
29.
答案:C
30.
答案:C
31.
答案:A
32.
答案:E
33.
答案:D
解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出段梗阻,多因粘连、大网膜水肿,或炎性肿块压迫等所致。
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物含食物和胆汁。
34.
答案:C
解析:倾倒综合征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多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进食后发生上腹胀满、恶心呕
吐、头晕心悸等,平卧后可缓解。
(35~37题共用题干)
35.
答案:B
36.
答案:E
37.
答案:B
五、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1.
答案:D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腹泻为其主要症状,腹痛具有疼痛
-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可伴有腹胀、发热、恶心等其他症状。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肠
腔狭窄,少数可癌变。
2.
答案:B
3.
答案:A
4.
答案:B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腹泻为最主要的
症状,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5.
答案:C
6.
答案:C
7.
答案:A
8.
答案:E
9.
答案:B
10.
答案:B
(11~13题共用题干)
11.
答案:E
12.
答案:D
13.
答案:D
六、小儿腹泻的护理
1.
答案:B
解析: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是引起秋季腹泻的轮状病毒。
2.
答案:D
解析:小儿腹泻伴脱水,常引起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
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
3.
答案:A
解析: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脂肪氧化增加,
酮体生成增多: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缓慢,组织缺氧,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
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故中、重度脱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4.
答案:E
解析: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或由轻型腹泻发展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
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5.
答案:B
解析:是否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是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主要区别。
6.
答案:C
7.
答案:A
解析: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6~8月
份)及秋冬季(10~12月份)有两个发病高峰。大肠埃希菌肠炎多发生在5~8月份气温较高
的季节,腹泻频繁,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炎粪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
混有黏液。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8.
答案:C
解析:小儿腹泻避免用止泻药,如洛哌丁醇,因为它具有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可增加细菌
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
9.
答案:E
解析:钾绝不可直接静脉推注,以免造成心肌抑制而导致死亡。
1O.
答案:C
解析:口服补液可用于腹泻脱水的预防以及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的患儿。有
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如口服补液过
程中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改为静脉补液。
11.
答案:E
解析:补充液体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3方面。累积损失量应于8~
10小时补足,每小时8~10ml/kg。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可在12~16小时输入,一般为每小时5ml/kg。
12.
答案:E
解析: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有杀灭细菌作用,常用于冲洗皮肤
创伤、溃疡、鹅口疮、脓肿等。不能用于臀红患儿,因其可增加局部刺激。
13.
答案:D
解析: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如母乳
喂养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14.
答案:A
15.
答案:B
解析:2:1溶液即由2份9%氯化钠溶液和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溶液组成,
渗透压与血浆相近,为等渗液。
16.
答案:C
解析:口服补液盐的配方为:氯化钠0.35g,碳酸氢钠0.25g(或枸橼酸钠0.29g),氯化钾
0.15g,葡萄糖2g。临用前以温开水ml溶解之。此溶液为2/3张,含钾浓度为0.15%。
17.
答案:A
解析:1:1溶液即1份0.9%氯化钠溶液和1份5%~10%葡萄糖液配制而成,为血浆渗透压的一半,即1/2张液,常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18.
答案:D
解析:张力为电解质溶液占总液量的比值。
19.
答案:A
解析:2:1溶液即2份9%氯化钠溶液和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溶液组成,渗
透压与血浆相近,为等渗液,常用于低渗性脱水或重度脱水。
20.
答案:A
解析:为了首先恢复肾循环,有循环不良者可用部分累积损失量,约20ml/kg(总量最多不
超过ml),用2/3张或等张液,在30分钟或l小时内输入,以扩充血容量。
21.
答案:D
22.
答案:E
23.
答案:D
24.
答案:E
解析:腹泻患儿当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25.
答案:D
解析:常用10%氯化钾溶液,静脉滴注时稀释成0.2%~0.3%浓度(即5%葡萄糖溶液ml
中加10%氯化钾2~3ml,ml则需加入10%氯化钾6~9ml)。
26.
答案:D
27.
答案:D
解析:平滑肌无力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严重者出现肠麻痹以及心率增快、心肌收缩无力、
心音低钝等症状提示出现了低钾血症。
28.
答案:B
29.
答案:C
30.
答案:A
31.
答案:A
32.
答案:B
(33~35题共用题干)
33.
答案:A
解析:平滑肌无力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严重者出现肠麻痹以及心率增快、心肌收缩无力、
心音低钝等症状表示出现了低钾血症
34.
答案:E
解析:轻度脱水表现为尿量略少,皮肤弹性稍差,口唇微干,UPk窝轻度凹陷。无休克征。
35.
答案:A
解析:轻度失水占体重百分比3%~5%。
附1: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
1.
答案:E
解析:脂肪含水量大大小于肌肉,故肥胖者体液含量应少于肌肉发达者。
2.
答案:B
3.
答案:D
解析:肺呼吸时可以以水蒸气形式排出水,成年人每天由此蒸发的水约ml,成年人每天
由皮肤蒸发水约ml,故正常人无形失水为ml。
4.
答案:B
解析: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是钠离子,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是钾离子。
5.
答案:B
解析:血浆中HCO3和H2CO3是主要的缓冲对,能有效缓冲外界原因所致的酸碱改变。
6.
答案:C
解析:胃肠减压的目的在于减少消化液积聚,减轻腹胀、呕吐,对维持体液平衡没有直接帮
助。
7.
答案:D
解析:高渗性脱水早期,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位于视丘下部的口渴中枢受到高渗刺激,患
者感到口渴。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C
解析:血钠浓度低于正常为低渗性脱水,高于正常为高渗性脱水,在正常范围内为等渗性脱
水。
11.
答案:B
解析:成人每小时尿量不少于30ml时,肾功能正常,此时补钾才不会导致高钾血症。
12.
答案:E
13.
答案:A
解析: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化学感受器直接受刺激,表现为通气增强,呼吸深快。
14.
答案:D
15.
答案:B
16.
答案:D
17.
答案:C
解析:患者尿比重增大,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提示为高渗性脱水,应补不含盐的糖水。
18.
答案:B
19.
答案:B
20.
答案:C
21.
答案:B
解析:pH升高,为碱中毒;患者因高位肠梗阻长期呕吐,造成胃酸大量丢失,为代谢性酸
丢失,综合为代谢性碱中毒。
七、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1.
答案:B
解析:血栓形成可导致血运性肠梗阻,阑尾炎术后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肿瘤压迫和蛔虫团
堵塞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胃溃疡穿孔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
2.
答案:A
解析:老年人便秘时,粪块积聚在结肠,造成肠管狭小,引起慢性、低位、机械性肠梗阻。
3.
答案:E
解析:绞窄性肠梗阻才会出现肠管缺血坏死。
4.
答案:B
解析:高位小肠梗阻的特点是呕吐发生早而频繁,腹胀不明显。
5.
答案:A
解析:可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促进水肿消退及肠蠕动恢复。
6.
答案:D
解析:肛门排气说明胃肠道通畅和胃肠功能恢复。
7.
答案:B
解析:果酱样便为小儿肠套叠的特征表现。
8.
答案:D
解析: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9.
答案:C
10.
答案:B
解析:怀疑肠梗阻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若发现肠腔内胀气并出现液平面可确诊。
11.
答案:B
12.
答案:B
解析: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在饱食后剧烈运动而发病,表现为突发脐周剧烈绞痛,频
繁呕吐,腹胀不对称,腹痛常伴腰背牵涉痛,患者早期即可发生休克。
(13~14题共用题干)
13.
答案:C
14.
答案:B
(15~17题共用题干)
15.
答案:C
16.
答案:A
17.
答案:D
八、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1.
答案:C
解析:腹部皮肤、肌肉、腹膜壁层、肠系膜根部,都有躯体神经纤维分布,当其传入纤维受
到炎症及其产物刺激时,疼痛分布在相应的脊髓神经所属的皮肤区。因神经末梢分布广泛,
痛觉敏感,对刺激定位准确,痛觉表现为局限性锐痛,与病变内脏部位符合,并有固定压痛,
腹肌紧张,如患胃、肠穿孔和化脓性胆囊炎时,就产生躯体性疼痛。
2.
答案:B
3.
答案:B
解析:此时组织炎症、水肿消退,手术时组织损伤小、出血少。
4.
答案:A
解析:阑尾炎术后感染多由大肠埃希菌感染,且脓液黏稠成灰白色。
5.
答案:B
解析:避免增加肠腔压力,导致荷包包埋处破裂。
6.
答案:C
解析:阑尾切除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加肠蠕动,减少肠粘连。
7.
答案:B
解析:右下腹固定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
8.
答案:D
9.
答案:E
10.
答案:D
11.
答案:C
12.
答案:C
13.
答案:B
14.
答案:A
15.
答案:A
解析:为盆腔脓肿刺激直肠肛管引起里急后重以及全身中毒症状。
(16~17题共用题干)
16.
答案:A
17.
答案:C
附2: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1.
答案:B
解析:患者性别对伤口愈合没有影响。
2.
答案:C
解析:只有胸前可视为无菌区。
3.
答案:C
4.
答案:B
解析:在血压平稳的前提下,半卧位可促进引流,减轻伤口疼痛,为以上手术后首选体位。
5.
答案:B
解析:预防术后出血的措施包括: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应用止血药、加压包扎等,不包括术
后早期活动。
6.
答案:B
7.
答案:D
解析:手术切口的愈合与营养状况、是否感染、张力大小等有关,与胃肠道功能没有直接联
系。
8.
答案:E
解析:OAAS评分是清醒程度的评估标准。5分: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迅速,完全清醒;4分:
对正常声音呼名反应迟钝,语速较慢:3分:仅在大声或反复呼唤后有反应,言语模糊,目
光呆滞:2分:对轻推或轻拍有反应,不能辨其言语:1分:对轻推或轻拍无反应,昏睡。
9.
答案:D
10.
答案:B
解析:心理护理在术前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害怕手术、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的患者。
11.
答案:C
12.
答案:C
13.
答案:C
14.
答案:C
解析:腹部手术术前8小时常规禁食。
15.
答案:C
16.
答案:E
解析:局部麻醉不需要肠道准备。
17.
答案:A
18.
答案:A
解析:患者有吸烟史,呼吸道功能受损,在插管等刺激下可因分泌物增多等原因造成呼吸道
堵塞,引起窒息。
19.
答案:B
解析:脱出内脏不能立即还纳,以防止腹腔感染。
20.
答案:A
21.
答案:E
解析:尿潴留多发生在腰麻以及盆腔、肛门、会阴部手术后或因环境改变引起。原因有麻醉
反应、切口疼痛、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或不习惯在病房排尿。
九、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1.
答案:E
解析: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的主要原因,腹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或缺
损是腹外疝的发病基础。
2.
答案:A
3.
答案:B
解析:切口感染导致愈合较差,甚至切口裂开,是切口疝的主要发病原因。
4.
答案:A
解析:疝环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也是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脐疝的疝环是脐环。
5.
答案:C
解析:有些腹外疝的内容物反复突出,致疝囊颈受摩擦而损伤,并产生粘连,使内容物不能
完全回纳,称为难复性疝。
6.
答案:A
解析: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多见,大网膜次之。
7.
答案:C
解析: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可归纳为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两类,但单纯疝囊的高
位结扎不足以预防复发,故最常用的是疝修补术。
8.
答案:D
解析:腹股沟疝手术后应采用平卧,膝下垫枕,有利于减轻腹部张力,有利于伤口愈合,减
轻疼痛。
9.
答案:E
解析:切口不完全裂开后,愈合不良,成为腹壁上的薄弱点,由此发生的疝称为切口疝。
10.
答案:A
解析:绞窄性疝有疝内容物的缺血坏死,必须紧急手术。
11.
答案:D
解析:婴幼儿的腹股沟斜疝暂不手术。
12.
答案:E
解析:局部有压痛、肌紧张为腹膜刺激征表现,提示疝内容物已有炎性渗出刺激腹膜,很可
能为嵌顿造成的缺血坏死。
13.
答案:C
解析:若曾进入疝囊的肠管缺血坏死,即可出现腹痛、腹膜刺激征。
14.
答案:D
15.
答案:D
16.
答案:E
解析:以免增大腹压,导致伤口裂开或复发。
(17~18题共用题干)
17.
答案:C
18.
答案:B
(19~22题共用题干)
19.
答案:E
20.
答案:B
21.
答案:D
22.
答案:E
十、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
答案:D
解析:直肠下端和肛管静脉丛是门脉系统的交通支,门静脉压力增高使开放,形成曲张静脉,
临床上表现为痔。
2.
答案:B
3.
答案:D
解析:结扎法是使用内痔套扎器将胶圈套扎于痔核根部,使痔核逐步缺血坏死脱落的一种治
疗方法。
4.
答案:C
解析:挂线疗法为一种缓慢切开法,最大优点是肛管括约肌被逐渐切断,不会造成肛门失禁。
5.
答案:E
解析:肛裂患者排便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引起短暂疼痛后缓解,以后因肛管内括
约肌痉挛再次剧痛,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
6.
答案:A
解析:肛裂创面疼痛导致患者害怕排便,排便减少加重大便干结,反过来刺激创面更加疼痛,
形成恶性循环。
7.
答案:B
解析:此体位肛门部显露清楚,内脏上移,盆腔空虚,检查易于成功。
8.
答案:E
9.
答案:C
解析:能保持局部清洁,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10.
答案:A
11.
答案:C
12.
答案:C
解析:内痔和直肠息肉脱出只有在嵌顿时才伴有疼痛,肛周脓肿疼痛与排便无关,肛裂的疼
痛为典型的两次疼痛。
13.
答案:B
14.
答案:C
15.
答案:C
解析:触痛性隆起且具有波动感,为脓肿表现,故考虑为肛旁感染。
16.
答案:E
17.
答案:E
18.
答案:D
解析:伤口内填塞敷料不但不能止痛,还会导致引流不畅,影响愈合。
19.
答案:B
20.
答案:C
十一、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1.
答案:D
解析:引起肝硬化有多种病因,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为主要原因。
2.
答案:B
解析:肝硬化患者多合并有脾功能亢进,导致令血细胞减少。
3.
答案:D
4.
答案:B
解析: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临床表现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
及贫血;内分泌失调,部分患者可出现肝掌和蜘蛛痣。肿大是门脉高压的表现,与肝功能减
退无关。
5.
答案:A
解析:由于门静脉高压,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低白蛋白咀症致血液成分外渗;淋
巴液生成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ADH分泌增多;有效血容量不足。
6.
答案:E
解析:腹腔穿刺放液时应注意束紧多头腹带,以免腹压急剧下降。
7.
答案:E
解析:腹水是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
8.
答案:C
9.
答案:A
10.
答案:D
11.
答案:C
12.
答案:C
13.
答案:E
14.
答案:D
15.
答案:C
16.
答案:A
解析:肝硬化患者不应平卧,以免压迫下腔静脉,从而使圆心血量减少。
17.
答案:C
解析:门脉高压患者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应常规给予维生素K,以防止术中出
血。
18
答案:A
解析:肝硬化患者肝合成白蛋白减少,产生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产生腹水。
19.答案:E
解析:肝硬化患者有腹水时要限制钠、水的摄入:限制盐在1.2~2g/天,进水量限制在
0ml/天左右。
(20~22题共用题干)
20.答案:D
21.答案:A
22.答案:B
(23~24题共用题干)
23.答案:D
24.答案:E
十二、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1.答案:D
2.答案:E
解析:胆道系统上与肝相连,下与肠相通,是病原体感染肝最常见的侵入途径。
十三、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1.答案:E
解析:肝性脑病分为四期。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二期(昏迷前期)以
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四期
(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2.答案:E
解析: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之一,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十分重
要发病机制。精氨酸可促进尿素循环,从而降低血氨。
3.答案:E
4.答案:C
解析:肝性脑病患者避免大量放腹水,以防止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大量蛋白质丢失及低钾
血症,避免加重肝损害和意识障碍。
5答案:B
6.答案:E
7.答案:E
8.答案:E
9.答案:D
解析:血氨是诊断肝性脑病最有价值的诊断。
10.答案:B
解析:肝硬化放腹水诱发肝性脑病。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故在发病开始数同
内为避免血氨继续升高,应禁食蛋白。
11.答案:E
解析:患者为肝性脑病,血氨升高,发病开始数天内禁食蛋白质,清醒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饮
食,最好给予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
12.答案:A
13.答案:E
14.答案:E
(15~16题共用题干)
15.答案:D
16.答案:B
解析:肝硬化放腹水诱发肝性脑病。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故在发病开始数日
内为避免血氨继续升高,应禁食蛋白。
(17~19题共用题干)
17.答案:C
18.答案:A
解析:导泻易致血容量改变。故要观察脉搏、血压、尿量及排便量,体温不属于重点观察内
容。
19.答案:D
解析:肝性脑病的病人不能使用维生素B6
十四、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1.答案:C
解析: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我国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肝内型。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后应制动平卧48小时,避免血管吻合口破裂引发大出血。
4.答案:E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一般会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放置胃管可导移曲张静脉破裂
出血,引发严重后果。
5.答案:C
解析: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功能受损,维生素K合成减少,可引起术后凝血障碍。
6.答案:A
(7~8题共用题干)
7.答案:D
解析:使门静脉和腔静脉直接相通后,血液由腔静脉分流,可大大减轻门静脉压力。
8.答案:E
十五、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1.答案:C
解析:在右肋缘下触诊时,使患者深吸气,至胆囊被触及时,患者因感腹痛而停止吸气动作,
称为莫菲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2.答案:B
解析:胆道感染时,大肠埃希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使胆红素变成非结合性胆红素,后
者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进而形成胆色素结石。
3.答案:B
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管完全梗阻和化脓性感染所致,胆管结石是最常见
的梗阻因素。
4.答案:E
5.答案:D
6.答案:E
7.答案:A
解析:该检查可诱发腹腔内出血、胆漏、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8答案:D
解析:减少肠道积气积液及内容物,防止影响B超检查。
9.答案:B
解析:可能导致肝破裂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10.答案:C
解析:减轻胆总管缝合处张力,防止胆汁性腹膜炎,促进炎症消退,防止胆管狭窄、梗阻等
并发症的发生。
11答案:A
解析:患者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怀疑胆囊炎,做B超可确定诊断。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解析:具备Charcot三联征、休克、神经精神症状即可诊断急性重症胆管炎。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B
解析:心理护理在术前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害怕手术、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的患者。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B
解析:无腹痛、发热、黄疸表明胆管通畅,吻合处愈合良好,可拔除T型管。
21.答案:A
22.答案:C
解析:低脂肪饮食适用于肝、胆、胰疾患等患者,因胆汁分泌异常,不能正常消化脂肪,因
此给予低脂肪饮食。
十六、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E
解析: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标志物,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不具特异性,主要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
5.答案:E
解析:胰腺炎镇痛可选用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因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故禁用。
6.答案:E
解析:突发的剧烈上腹痛,持续不缓解,早期即出现休克,再加上腹部皮肤青紫、血钙降低,
均提示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7.答案:C
8.答案:C
解析;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出现血淀粉酶的升高。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D
解析:禁食可减轻胰腺外分泌,减少其分泌物对胰腺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12.答案:D
解析:胆源性胰腺炎是指结石嵌顿于胆总管壶腹部,致胰液排出受阻而引起胰腺炎。因此,
为避免胰腺炎反复发作,应治疗胆道疾病,去除原发病。
13.答案:B
(14~15题共用题干)
14.答案:D
15.答案:C
解析:生长抑素具有直接或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作用,因而能减轻
毛细血管外渗和全身的内毒素血症。
十七、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1.答案:D
解析: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损害和胃
癌。
2.答案:B
3.答案:A
解析:肠性氮质血症主要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其蛋白质消化产物不吸收引起。
4答案:D
解析: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措施。一般在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
小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不但可以明确病因,还可做紧急止血治疗。
5.答案:C
解析:三腔管放置24小时后,食管气囊心放气15~30分钟,以免食管黏膜因长期受压致缺血坏死。
6.答案:D
解析: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10ml;出现黑粪表明出血量在50~70ml
以上;胃内积血达~ml时可引起呕血。
7.答案:B
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降至正常。如再
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尿素氮增高是因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收所致。
8.答案:C
解析:出血超过5ml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9.答案:E
10.答案:C
解析:首要任务是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11.答案:A
解析:使用双气囊三腔管时,拔管后24小时内仍有出血的可能,需严密观察。
12.答案:E
解析:脉搏细速常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有时血压虽然仍低,但脉搏清楚,手足温暖,提示
休克好转。
13.答案:E
14.答案:B
解析:患者的兴趣不是急救中需要评估的内容,不管患者有无兴趣,一切以抢救患者的生命
为主。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A
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出血停止24小时后给予温流质饮食,防止进食刺激溃疡面
引起再出血;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给予温凉、清淡流食: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需禁食的时间更长,一般出血停止后48~72小时可试验给予半量冷流质饮食。
18.答案:A
十八、慢性便秘病人的护理
1.答案:A
解析:长期便秘时粪块干结,堵塞肠道,引起慢性机械性肠梗阻,由于一般在结肠形成粪便,
故肠梗阻为低位。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E
解析:简易通便法只能暂时使用。
6.答案:B
十九、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1.答案:D
解析:外科急腹症特点是先有腹痛而后有发热、恶心、呕吐,内科疾病引起急腹症多先有发
热、呕吐
2答案:E
解析:腹部透视可排除肠梗阻、胃肠穿孔等,为必要的检查手段。
3.答案:C
(4~5题共用题干)
4.答案:B
5.答案: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