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一视一指二镜肛肠科检查
众所周知,肛肠科疾病属于“出口”问题,肛肠科的检查是否有必要?是不是很复杂?令人难堪?毕竟,这个检查不像口腔科,张嘴就行。
医院肛肠科云岭名医王吉候告诉大家,中医诊疗中的望、闻、问、切,相当于西医中的视、触、叩、听。肛肠科的检查非常重要,其实,并不麻烦,常规检查大体可以分为四步。
肛肠疾病被检查患者根据疾病具体情况,通常采用下列三种体位。
(1)前俯位让患者背向光线站立,上身向前弯曲匐伏床侧,使髋部弯曲成90度姿势,医生站在患者侧面,用双手拇指将臀部肌肉轻轻分开,露出肛门。此种体位适用于平诊或轻症病人。
(2)左右侧卧位患者侧卧背向光线,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向腹部屈曲,医生站在背后检查适用于危重患者,此种体位适用于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
(3)膝胸位患者背向光线,双膝跪在检查台上,弯曲上身,使前胸及一侧面紧贴检查台面,医生站在侧旁。此种体位适用于乙状结肠镜检查。
视诊:观察肛门口周围是否有病变。肛肠名专家王吉候指出,多数情况下,当患者向医生陈述病情后,第一项检查就是视诊。顾名思义,“视诊”就是看,从外观上看有没有长东西,有没有颜色的改变,有没有裂口、流脓等情况。外痔、肛周脓肿、肛裂、肛周湿疹等疾病,由于会在外观上引起改变,都可以通过视诊来初步判断肛门周围疾病。
指诊:在进行完视诊后,第二步是指诊,全称叫作“肛门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指诊是医生用手指在患者肛门内进行触摸,因为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靠性,可以及时发现肛门直肠的诸多早期病变。据统计,国内约有80%的直肠癌是在指诊时发现的。
指诊能对肛门皮肤做痛觉、触觉、温度觉的测试,肛内触诊还可以辅助检查肛瘘的行径、瘘管与直肠环的关系、括约肌的紧张程度等,甚至了解毗邻脏器的情况。指诊还可以了解直肠腔中是否有问题,有没有乳头瘤、息肉、硬性包块、感染灶等。
肛门镜检查前应先进行视诊和指诊,如发现有肛裂、直肠狭窄和脓肿患者,应避免进行肛门镜检查。如必须进行肛门镜检查者,应在麻醉下进行。
肛门镜检查应先作直肠指诊,然后右手持肛门镜并用拇指顶住芯子,肛门镜尖端应先涂上润滑剂,用左手拇指、食指将右臀拉开,显示肛门口,用肛门镜头部按摩肛缘,使括约肌放松;再朝脐方向缓慢插入,当通过肛管后改向骶凹进入直肠壶腹部。
肛门镜检查将芯子取出,取出后要注意芯子上有无血渍及血渍的性质,若直肠内有分泌物,可用镊子钳上棉花球擦净,然后再详细检查;查看粘膜颜色,注意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及异物,再将肛门镜缓缓地向外抽出,在齿线处注意内痔、肛乳头瘤、肛隐窝或肛瘘内口等。
我院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结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
无痛肠镜检查是我院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害怕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手术治疗时机。
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其实质性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图/文:唐志刚、郭红平、杨宝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