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6559.html
脐尿管脓肿18F-FDGPET/CT显像一例
(FlausA.,etal.18F-FDGPET/CTinUrachalAbscess.ClinNuclMed;44:e–e)
摘要
这次我们报告一例有意思的骨盆肿块的影像病例。患者,女,11岁。因发热、慢性疲劳和体重减轻,但无腹痛而就诊。腹部超声,增强CT,18F-FDGPET/CT均不能明确诊断。18F-FDGPET/CT可见一个不规则肿块位于盆腔,见FDG高摄取,与膀胱关系密切,怀疑为感染性或肿瘤性病变,后经病理证实该肿块为脐尿管脓肿。由于大多数脐尿管癌是粘液性腺癌,表现为FDG低摄取或不摄取,因此当FDG摄取较高时,可能更提示脓肿而不是癌。
图1女性,11岁,发热、炎症表现10余天,无任何疼痛;近一个月疲倦,体重减轻。体格检查发现耻骨上方一肿块。腹部超声(A,B)显示左下腹巨大肿块(胃下方,86×44×64mm,箭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丰富血流信号(C)。
图2冠状位(A)、矢状位(B)和横断位(C)增强CT示巨大软组织肿块(红线、短箭头)以及右侧髂血管旁肿大淋巴结(短箭头)。肿块位于左下腹,与膀胱关系密切,呈多房性,内部可见低密度灶,无钙化,呈不规则强化,怀疑为恶性肿瘤。为明确肿块的良恶性,是否转移行18F-FDGPET/CT显像。
图3。患者注射MBq18F-FDG1小时后行18F-FDGPET/CT显像。PET最大强度投影(MIP)(图A)显示盆腔内高摄取FDG、形态不规则肿块,位于膀胱前上方。横断位和冠状位18F-FDGPET/CT融合图像(B,D)和增强CT(C,E)分别显示盆腔肿块,呈FDG高摄取(短箭头),肿块SUVmax为12.7,以及髂血管旁2枚高摄取FDG的肿大淋巴结(长箭头)。剖腹探查前,已静脉抗生素治疗1周,术后组织病理学显示未机化的尿脐管脓肿。
脐尿管为胚胎时期连接尿囊和胚胎膀胱的管道。随着胎儿的发育,尿脐管逐渐消失,退化为连接膀胱和脐的纤维条索,称为脐正中韧带1。先天性脐尿管病变包括脐尿管未闭、脐尿管窦、脐尿管憩室、脐尿管囊肿。脐尿管残留的并发症包括再通、感染和恶性肿瘤2。不过,脐尿管恶性肿瘤很少见,占所有膀胱癌0.5%不到3–5。据文献,大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目前仅有7例英文文献报告,发病年龄低于30岁的脐尿管癌患者,较年轻的仅为15岁6。80%的脐尿管癌是腺癌7。69%-90%的肿瘤分泌粘蛋白7,8。因此,它们可能对FDG的摄取量不高。关于脐尿管癌PET/CT显像的报道较少,而且肿瘤对FDG的摄取呈现异质性8,10–12。总之,术前在影像学上很难区分脐尿管感染性病变和恶性病变,FDG高摄取可能更加提示为感染性病变,而不是脐尿管癌。
(余略)
进一步阅读:ParadaVillavicencioC,AdamSZ,NikolaidisP,YaghmaiV,MillerFH.ImagingoftheUrachus:Anomalies,Complications,andMimics.Radiographics.;36(7):-.doi:10./rg.160062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