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介绍了黄煌教授对叶秉仁先生经方运用特色的总结。本期我们推出黄煌教授根据叶秉仁先生的医案及他本人的记忆,总结出叶秉仁擅用经方治疗消化、呼吸、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经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温病极期、肠伤寒出血、中风昏迷、中毒性菌痢等疾病患者,每多积热宿滞蕴阻肠腑,临床多见大便深黄、臭秽、黏滞或多日不解,舌苔黄厚腻或焦黄。先生每用大黄炭、黄连、黄芩、金银花炭、山楂等涤垢,大便通畅后,舌上黄厚苔亦可渐化,每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先生认为,大承气汤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急性热病的胃家实,凡腑气不通、燥屎阻塞而体气尚充实者,均可用之。其常用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多配莱菔子、木香、大腹皮等。
▲中药白头翁
热毒痢患者多壮热不已,下痢五色,昼夜三四十次,胸腹灼热,腹痛较剧,脐旁筑动,肛门灼痛,烦躁不安,口燥唇干,时时求饮,不能进食,脉象细弦而数,舌前光红,根苔焦黑。先生多以白头翁汤合大黄,或合生地黄、石斛、沙参等力挫热毒并救阴,如患者阳虚毒恋,虚实夹杂,见两目少神、肛、手足冷、脉沉细、舌淡红时,多配淡附片、干姜、当归、阿胶、赤石脂、甘草、粳米等。
每年夏秋季是急性肠炎高发的季节,患者多发热口渴、暴泻不止,粪便色黄秽臭,肛门灼热,脉滑。先生常用葛根芩连汤加金银花炭、焦山楂、木香、马齿苋等。
▲小孩腹痛
芍药甘草汤加金铃子散为先生的经验用方,适用于单纯型消化性溃疡,也通治各种胃痛。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加生麦芽疏肝健胃。金铃子散治热厥心痛,多用于心烦、脉数、舌红苔黄、食而痛益甚者,常配合乌贼骨、瓦楞子等。
黄芪建中汤适用于胃痛日久、痛处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喜热怕冷、脉虚缓或虚弦、舌苔淡白者。先生经常回忆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浮肿病、虚劳病多发,用黄芪建中汤起效甚捷。
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小青龙汤适用于气喘与气短并见、不得平卧者。先生认为?金匮要略?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很像是心源性喘息,而“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则是肺源性喘息。先生推崇张锡纯的经验,常用小青龙汤加石膏治疗各种肺源性哮喘以及心源性哮喘。曾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无锡丁港里3岁男孩的麻疹痰喘,一剂而喘定。
▲小青龙汤组成
苇茎汤适用于发热、咳嗽气喘、胸痛、咯吐脓痰者。先生还配金银花、连翘壳、蒲公英、炮穿山甲、皂角刺、桔梗等。
先生曾用桔梗白散治愈继母的咳喘顽疾。用法:巴豆去净油,取霜三分,合桔梗末、川贝母末各三钱和匀,早晨空腹服一钱。同时,煮绿豆糯米粥汤备用以缓解不良反应。绿豆可解巴豆毒,粥汤可以止腹泻。泻下后改服香砂六君子汤及金匮肾气丸以善后。
经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生脉散适用于气短喘急、汗出如雨、面苍唇绀、脉象沉微者,先生认为此时虚脱在即。急当大补元气、纳气固肾,药用吉林人参、五味子、麦冬、蛤蚧尾等救脱定喘。大汗亡阳者,加黄芪、附片、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并常配合西医抢救措施。
▲药食两用的薤白
瓜蒌薤白半夏汤适用于胸部憋闷、心悸、咳嗽气逆、咯痰黏稠、舌质暗红苔腻者,多配丹参、降香等。
栀子豉汤合适用于心烦不眠、胸中如窒如痛、欲嗳不能、舌苔厚腻满布者。先生以栀子豉汤合其验方银翘青板汤(金银花、连翘壳、大青叶、板蓝根)治疗乙型脑炎之烦躁不安,合丹参、郁金、赤芍、瓜蒌等治疗冠心病热郁胸膈、烦躁不眠者。另外,先生还常用栀子豉汤加味治疗胃热出血、咳嗽吐血等。
经方治疗杂病
当归四逆汤适用于阵发性疼痛,发作时疼痛急剧,其人面色青黄,舌质淡而有紫气,按脉沉细。先生指出仲景立证,要而不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寥寥八字,概括出当归四逆汤的主证。此方病机是血虚厥寒,患者或身痛,或头痛,或腹痛,或肢冷,或冻疮,或寒疡,难以尽述。除顽固性头痛外,此方也多用于关节痹痛、冻疮、雷诺病等。
▲医圣张仲景
阳和汤适用于坐骨神经痛、腰椎结核、深部脓肿等病,其人多面色苍白、畏冷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脉缓。先生认为此证是素体阳虚、寒邪入络,非用阳和汤温化不可,而口苦、溲热、便秘、舌红者不宜,此方常配合复元活血汤、四妙勇安汤、活络效灵丹等。
文章内容节选自《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5期“经方纵横”栏目。
▼往期精彩回顾▼[经方纵横]千古疑方麻黄升麻汤,李赛美临证运用经验[经方纵横]浅析黄煌体质学理论构建思想[经方纵横]黄煌谈叶秉仁运用经方的特色(上)赶快分享,让更多人了解经方
新媒体编辑
杏仁图片
网络校对
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