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词典拼音G2G5速查

温馨提示

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天

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共计篇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

今日别忘记阅读收藏哟!

对本平台有要求及需要寻找的文章,请在下方留言!

九月阅读排行榜

中医方剂歌诀总结版

黄帝内经经典语录背诵版

黄帝内经句经典原文集锦

中医诊断及用药歌诀

沈氏妇科十二法共享版

妇科用药精髓条珍藏版

民间验方秘方集

中医针灸学穴位歌诀背诵版

中医入门七言诀

中医入门必背知识点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中词词典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拼音G)第二篇肝热篇

病证名。肝受邪热所致的病症。《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肝热痿软

病证名。肝经热邪所致的痿证。肝主筋,若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木燥火生,耗伤阴血,筋失所养,致筋膜干急筋缩而挛,乃为痿软之证。《症因脉治》卷三:“肝热痿软之症,汁溢口苦,两胁攻刺作痛,筋膜干急,筋缩而挛,此《内经》肝热痿弱之症也。”治宜清肝养阴,舒筋活络等法,用清肝顺气饮、家秘肝肾丸、补肝丸、舒筋活络丹等方。参见痿、筋痿条。

肝热证

证名。肝经郁热出现的证候。《素问·痿论》:“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医碥·发热》:“恚怒不发,止自摧抑,则肝气不宣,郁而成热,妇人最多此证。”证见胸胁胀痛,或飧泄,面青,手足冷,太息不乐,脉沉弦。治宜清热解郁,用逍遥散。参见肝火、肝实热、肝虚热条。

肝热自汗

病证名。因肝经郁热所致的自汗证。《证治汇补·汗病章》:“肝热自汗,口苦,多眠。”治宜清肝解郁,用逍遥散加减。参自汗条。

肝疝

病名。阴囊红肿或湿痒之证候。见《外科理例》卷三。多因湿热郁结肝经而致。证见阴囊湿痒,红肿疼痛质硬,或并全身寒热,或由尿道口流出白色分泌物。治宜清热、利湿、化浊、止痒之剂。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肝善

五善之一。痈疽预后法。《外科正宗》卷一:“肝善身轻便,因烦自不烦,指头红活色,坐起觉平安。”参五善条。

肝伤

病证名。肝脏伤损的疾患。或因跌扑瘀血内停,或因大怒肝气上逆所致。《脉经》卷六:“凡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能下,积于左胁下则伤肝。肝伤者,其人脱肉,又卧口欲得张,时时手足青,目瞑,瞳人痛,此为肝脏伤所致也。”《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参见筋极、七伤条。

肝肾亏损痛经

病证名。痛经证型之一。见《中医妇科学讲义》。多因妇女禀赋素弱,肝肾不足,或早婚多产,房室不节,肝肾亏损,而致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之后胞脉益虚,故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经来量少色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治宜调补肝肾,方用调肝汤,或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麦门冬、黄芪。

肝肾同源

生理学名词。又称乙癸同源。含义有三:

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

②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

③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肝肾相生

生理学名词。指肝和肾可相互滋养。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封藏,精和血可相互滋生和转化。血的化生有赖于肾气温煦,肾气充盛有赖于血的滋养,故称肝肾相生。

肝肾虚胀

病证名。指肝肾亏损,小便不利所致的小腹胀。多因肝肾不足,气化无权所致。证见腰软作痛,痛连季胁,小便常涩,气怯消瘦,小腹胀冷。治宜补益肝肾,腰软常痛,以大造丸溶化龟鹿二仙胶为丸;小便常涩,小腹胀冷,用金匮肾气丸;真阴虚,脉数内热者,用家秘肝肾丸(《症因脉治》卷三)。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肝肾虚肿

病证名。由肝肾亏损所致的水肿。若肝肾真阳不足,证见腹冷足冷,小便不利,或小腹肿,腰痛,渐至肿及遍身,面色黑黄,脉弦迟;若肝肾真阴不足,小水亦不利,脉细数。治宜选用金匮肾气丸、河车丸、人参固本丸、家秘肝肾丸等方(《症因脉治》卷三)。参见身肿、水肿条。

肝肾阴虚经漏

病证名。经漏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或因早婚、多产、房室不节等,耗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阴虚生热,热伤冲任,虚火妄动,精血不守,而成经漏,症见经血时多时少,淋沥不断,血色鲜红,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颧红或五心烦热等。治宜滋补肝肾,清热固冲。方用清海丸,或用两地汤加海螵蛸、煅牡蛎。

肝生于左

生理学名词。指肝行气部位在左。《素问·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肝气主升,左升右降,故称肝之行气部位在左为肝生于左。此指人体胸腹体表刺禁之要害,非指脏器位置,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

肝实热证

证名。肝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热则阳气盛,致心下坚满,两胁痛上小腹,忿忿如怒。气逆目眩,为血有余,即目痛,眼眦赤,生息肉,阳毒所致,悒悒先寒而后热,颈直背强,筋急不得屈伸。”治宜泻肝清热为主。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等方。

肝实证

证名。肝脏邪气盛实出现的证候。多属肝经气郁火旺。《圣济总录·肝脏门》:“肝实之状,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或引小腹,忿忿如怒,头目眩痛,目眦赤生息肉是也。”《本草经疏》:“肝实之证,善怒,怒则气上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善太息,忽忽不乐,胁痛,呕血,属肝气逆、肝火盛、肝血虚;发搐,属肝家邪热,热则生风,风主掉眩故也。口赤肿痛,属血热。”方用犀角地黄汤、羚羊角散、甘菊花散等方。参见肝病、肝实热、肝火等条。

肝水

病名。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参见水肿条。

肝死

脉学名词。指肝脏的死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肝死脏

脉学名词。指肝之真脏脉。其脉象浮取则弱,沉取则如绳索,应手即去,不能复来,或曲如蛇行。《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肝病见此脉象为脏气已绝,预后不佳。

肝损

病名。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肝。因怒气伤肝所致筋缓不收的病证。《难经·十四难》:“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难经正义》:“肝藏血而主怒,怒则伤肝,肝损者宜缓其中,即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义。”《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损肝伤筋,筋缓不收。急当缓中,宜牛膝丸、八味丸。”参见虚损条。

肝体阴用阳

生理学名词。体,实体;用,功能。指肝脏实体属阴而其功能属阳。肝藏血,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易动风化火,故功能属阳。《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

肝为刚脏

生理学名词。见《临证指南医案·郁》。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强,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故称之。

肝为泪

生理学名词,泪为肝液所化,出于目,肝开窍于目,故称肝为泪。出《素问·宣明五气》。参五脏化液条。

肝痿

证名。即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见筋痿条。

肝胃不和

病证名。又称肝气犯胃。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的病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所致。有寒证、热证之分。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舌红苔黄为主症,属热;寒邪内犯肝胃,以巅顶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为主症。治宜调和肝胃。

肝胃气痛

病证名。情志郁结,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见《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类证治裁·胃脘痛》:“因肝乘胃而脘痛者,气冲胁胀,当辛酸制木,吴萸、白芍、青皮、木瓜、厚朴、延胡、金橘。”

肝系

解剖结构名。指肝的系带。《灵枢·论勇》:“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

肝痫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医学入门·痫》:“肝痫,面青摇头,喜惊,作鸡鸣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曰肝痫。”《医林绳墨》卷六谓肝痫因怒不得宣越所致。证见痰涎壅盛,口多喊叫,面青目瞪,右胁作疼而中气作闷。参见痫、五脏痫条。

肝邪

病因学名词。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素问·气交变大论》:“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难经·十难》:“心脉急甚者,肝邪于心也。”

肝泄

病证名。怒伤肝经,肝木克脾土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泄泻》:“肝虚忿怒所伤,木克脾土,门户不束,厥而面青,当归厚朴汤,或熟料五积散去麻黄,汗多者,黄芪建中汤。”参见七情泻、气泻条。

肝心痛

病证名。指心脘部疼痛连及胁肋部亦痛的病证。《灵枢·厥病》:“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名心痛。……连胁,名肝心痛。”《张氏医通·诸痛门》:“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治宜疏肝活血,用金铃子散等方。参见厥心痛、心痛条。

肝虚寒证

证名。素体阳虚,肝脏亏损呈现的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肝虚寒,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四肢冷,发抢心腹痛,目视(目巟)(目巟),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治宜补肝,参以温通,用补肝汤、补肝细辛散、防风补煎、加减六君子汤等方。

肝虚汗

证名,肝虚所致自汗证。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由肝虚而汗,则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汤。”

肝虚目暗

病证名。系指因肝虚引起的目视昏暗不清证候。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之候。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治宜养肝明目,用补肝散加减。

肝虚雀目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肝虚雀目内障。详该条。

肝虚雀目内障

病名。系指入暮则视物不清,天晓复明,眼干涩羞明,频频眨动。失治可致黑睛萎软糜烂,甚则溃破而成蟹睛的病证。相当于今之维生素甲缺乏性眼病。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作肝虚雀目。多因后天失养,脾失健运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杀虫消疳,用肥儿丸或猪肝散加减。

肝虚热证

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肝热,按至肌肉之下骨之上乃得,肝主筋也,寅卯时尤甚。必兼多怒多惊,便难,转筋挛急,四肢困热,满闷,筋痿不能起,头痛,耳聋,……冒眩,多瘛。”治宜养肝清热,用柴胡饮子等方。

肝虚胁痛

病证名。因肝气虚或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胁痛。《医学入门·胁痛》:“虚者,肝血虚也,痛则悠悠不止,耳目(目巟)瞆,善恐如人将捕,五物汤加柴胡梢,或五积散去麻黄加青木香、青皮。”《金匮翼·肝虚胁痛》:“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其症胁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爪枯色青,遇劳即甚,或忍饥即发者是也,滑氏补肝散。”《医钞类编·胁痛门》:“肝气不足,两胁下痛,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心腹痛,目不明了,爪甲枯,口面青,宜补肝汤。”

肝虚证

证名。肝虚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肝虚,……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肝虚之状,其病面青,善诘善怒,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不欲饮食,悒悒不乐,恐惕如人将捕之。”《本草经疏》载肝虚十证:胸胁痛,属肝血虚,肝气实,因而上逆;转筋,属血虚;目光短,属肝血虚,及肾水真阴不足;目昏,属肝血虚有热,兼肾水真阴不足;目翳,属肝热,兼肾水不足;亡血过多,角弓反张,属肝血虚有热;少腹连阴作痛,按之则之,属足厥阴经血虚;偏头痛,属血虚,肝家有热,不急治之,久必损目;目黑暗眩晕,属血虚,兼肾水真阴不足;肥气属气血两虚,肝气不和,逆气与瘀血相并而成。

肝血

生理学名词。指肝脏所藏之血。具有调节全身各部分血量,制约肝阳偏亢,维持肝脏各方面功能的作用。肝血不足可出现血虚,两目干涩昏花,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

肝血虚

病证名。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藏血不足的证候。肝主藏血,脾肾亏虚,生化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虚。临床表现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症状为主,兼有虚烦多梦,易惊善恐,月经不调等症。治宜养肝补血。

肝阳

生理学名词。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肝阴条。

肝阳化火

病证名。肝阳亢盛则热,热极则动风化火,为肝阳上亢之重证。参肝火条。

肝阳上亢

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阳头痛

病证名。肝阳上扰所致的头痛。《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证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治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医醇剩义·诸痛》:“因于火者,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治当壮水柔肝,以熄风火,用羚羊角汤、龙胆泻肝汤等方。常见于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等疾患。参见头痛条。

肝阳眩晕

病证名。因情志不舒,烦劳过度,肝阴暗耗,以致肝阳上僭引起的眩晕。证见时时头晕头痛、睡眠不宁,容易激动,脉弦。治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肝阴偏虚者,心烦少寐,舌红少苔,宜滋养肝肾之阴,用二至丸、杞菊地黄丸。见于高血压等疾病。

肝遗

病证名。因肝病而致遗精的病证。《医宗必读》卷九:“肝病而遗者,色青而筋痿。”《张氏医通》载“肝热胆寒”遗精,治用温胆汤加人参、茯神、枣仁、莲肉。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肝阴

生理学名词。指肝的阴血和阴液。肝阴与肝阳相互为用,相互制约,保持阴阳的协调。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肝阴不足,可出现一系列症状,详肝阴虚条。

肝阴虚

病证名。又称肝阴不足。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症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经闭经少等。治宜滋阴养肝为主。肝阴虚不能潜阳,多致肝阳上亢或虚风内动。参肝阳上亢,虚风内动条。

肝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期门穴处者。《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胁满,卧则惊,不得小便。”多因肝经积湿热,郁结成痰蕴蒸而成。初起于期门穴处隐隐作痛,局部微肿,继则痛引胁肋,按之疼痛明显,侧卧、咳嗽或便溺时疼痛加剧,全身反应常常恶寒发热,脉见弦数有力。重则证见局部肿痛增剧,胁肋胀满加重,身热不退。若失治或不治,则见脓肿破溃,或脓从咳吐而出,或脓血由大便而泻。其脓多呈咖啡色而带臭秽之气味。治宜清热解毒,疏肝宣郁,化痰泻火之剂。可随证选用柴胡清肝汤、黄连解毒汤、化肝清毒汤、宣郁化毒汤,或疏肝涤痰汤之类。若脓已成,则于上方之中佐以排除脓毒之品。外治可参见肠痈、肺痈条。确诊后可按病情施手术治疗。本病相当于肝脓疡,或肝包虫囊肿病,或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等病之一。

肝壅

病证名。指肝气壅滞的病证。《素问·大奇论》:“肝壅,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肝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症,脊背痛,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肝郁

病证名。肝气郁结之证。多由情志抑郁,气机阻滞所致。《赤水玄珠》卷十一:“肝郁者,两胁微膨,嗳气连连有声。”治宜疏肝解郁,用柴胡、白芍、香附、青皮、川芎等药,逍遥散等方。参见五脏郁证条。

肝郁黄疸

病证名。见《诊余集·黄疸》。证见忽然呕吐,发热,遍体疼痛,热退则面目俱黄。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利湿。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

病名。见《中医妇科学讲义》。经行先后无定期证型之一。肝司血海而主疏泄,喜条达。若愤怒伤肝,精神抑郁,使肝气逆乱,血海蓄溢失常而经期先后不定。症见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稠粘,行而不畅,抑郁不乐,时欲叹息,胸乳胀痛不舒。治宜舒肝解郁,方用逍遥散、柴胡舒肝汤等。

肝郁经行先期

病证名。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多因情志抑郁,恚怒伤肝,肝郁化热,热迫血行,故经行先期,血色紫红,经量或多或少,或有瘀块,经前乳房、两胁和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为治;方用丹栀逍遥散。

肝郁脾虚

病证名。指肝气郁结导致的脾虚证候。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

肝郁胁痛

证名。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阻络痹所致。《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两胁骨疼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者是也。”甚则胁痛难忍,或见胁腋牵痛,烦躁易怒等。肝郁日久则易化火。治宜解郁理气,兼以清泄郁火,用枳壳煮散、金铃子散、调肝散、小龙荟丸等方。参见肝气胁痛、肝火胁痛条。

肝欲酸

生理学名词。酸入肝经,有补肝作用,故肝喜酸。出《素问·五脏生成》。《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肝脏积热

病证名。目赤羞明肿痛之急症。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多因肝经风邪积热郁结而成,证见一目或两目赤肿疼痛,羞明怕光,眼泪溢流难睁,或忽生翳膜。治宜祛风清热,明目泻肝之剂,方用洗肝散加龙胆草;风热重者,宜清热祛风,用密蒙花散加减。外用可选点眼药水。

肝脏中风

病证名。体虚风邪入中于肝的症候。亦称肝中风。《太平圣惠方·治肝脏中风诸方》:“夫肝中风者,是体虚之人,腠理开疏,肝气不足,风邪所伤也。”证见筋脉拘挛,手足不收,坐踞不得,胸背强直,两胁胀满,目眩心烦,言语謇涩。参见肝中风条。

肝胀

①病证名。因寒气上逆伤肝或怒气伤肝所致胁下少腹胀满或痛之证。《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医醇剩义·胀》:“寒气上逆,则两气相积,而肝木怒张,胁下乃肝木之本位,痛引小腹,则壅极而决矣。当疏肝化浊,青阳汤主之。”《金匮翼·胀满诸论》:“肝胀,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脉弦,胁及小腹胀满或痛,发则身热气逆是也。”参见胀病条。

②指目睛无故脱出的怪疾。《增广验方新编·目部》:“眼珠无故涌出垂下,大便下血,亦有不便血者,名曰肝胀。羌活煎浓汤,乘热先熏后服,即入。或用羌活烧烟熏之,更妙。”

肝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肝蒸,眼黑。”详见二十三蒸条。

肝志怒

生理学名词。指怒为肝志。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易急,实则易怒;又主藏血,血有余则易怒,故肝志怒。肝之气血过盛则怒,虚则恐。怒伤肝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中风

病名。风邪入中于肝经而致的症候。又名肝脏中风。证见头目瞤动,胁痛,常枢偻不行,或踞坐不得低头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肝中风,但踞坐不得低头。若绕两目连额色微有青,唇青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壮。”

肝中寒证

证名。肝受寒邪所致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肝中寒之状,其人洒洒恶寒,翕翕发热,熏然面赤,(执^水)(执^水)如有汗,胸中烦热,胁下挛急,足不得伸。”治宜疏肝散寒,可选用二柴胡饮、正柴胡饮、不换金正气散等方。

肝中热证

证名。肝脏实热的病证。见《中藏经》。证见喘满多怒,目疼,腹胀满,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悸,眼赤,视不明,脉左关阴实。参见肝实热条。

肝主筋

生理学名词。出《灵枢·九针论》。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筋膜病变多与肝有关。如筋痿不用,可见于肝阴不足;筋脉拘挛抽搐,可见于肝风内动。

肝主谋虑

生理学名词。指肝具有辅佐心神深思熟虑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魂,魂安则能正常思考,深谋远虑,魂伤则思维迷乱,言行失常。《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主目

生理学名词。肝开窍于目,其经脉连目系,上至额,与督脉会于巅。《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滋养。《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病变往往影响及目。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视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肝主目。”

肝主升发

生理学名词。指肝具有升发的功能。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升发泄散。肝之升发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与情志方面。升发不及,则气机郁结,情志抑郁;升发太过,则阳气上亢,急躁易怒。

肝主血海

生理学名词。肝为血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肝着

病名。胸痛时每欲蹈压,初起常喜饮热之证。或因邪气留着肝脏,气血滞而不畅所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或因劳怒,气滞血瘀所致。《临证指南医案·胁痛》:“肝着,胁中痛,劳怒致伤气血。川楝子皮、炒延胡、归须、桃仁、生牡蛎、桂枝木。”或因肝虚所致。《证治准绳·杂病》:“肝着则常欲蹈压其胸。经云春脉如弦,其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此肝虚而其脉证见于春如此也,宜补肝汤。”

肝足厥阴经病证

病证名。足厥阴肝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脉经·肝足厥阴经病证》:“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肢满。”“肝病者,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此外尚有肝中风、肝胀、肝着、肝痹、肥气等多种病证。详参各条。

疳(匿^虫)

病名。嗜食甘味,肠虫侵蚀府脏所致的疾患。《诸病源候论·疳(匿^虫)候》:“人有嗜甘味多,而肠胃间诸虫,致令侵食府藏,此犹是(匿^虫)也”。“但虫因甘而动,故名之为疳也。其初患之状,手足烦疼,腰脊无力,夜卧烦躁,昏昏喜忘,嘿嘿眼涩,夜梦颠倒,饮食无味,面失颜色,喜睡,起即头眩体重,股胫酸疼。”可因虫蚀部位不同,症状各异。上食五脏,则心内懊憹。出食咽喉及齿龂,皆生疮,出黑血,齿色紫黑。下食肠胃,则下利黑血。出食肛门,则生疮烂开。胃气逆,则变呕哕。急者数日便死。缓者,正沉嘿,支节疼重,食饮减少,面无颜色,至数年,上食口齿生疮,下至肛门伤烂乃死。《太平圣惠方》卷六十:“疳(匿^虫),令人下部痒,腰脊挛急也。”治宜燥湿杀虫,用苦参汤等方。或谓疳(匿^虫)即疳湿,一说指鼻疳,《婴童百问》将疳(匿^虫)作为是肺疳的又名。参见湿(匿^虫)、鼻疳、肺疳等条。

疳(匿^虫)牙龈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疳(匿^虫)牙龈、臭烂多脓、唇颊穿。”即指齿龈初起肿痛,继之腐溃流脓,甚则穿破唇颊。多由阳明胃火炽盛上炎所致。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排脓。方选清胃散、玉女煎、托里排脓汤等。外用清咽利喉散吹喉。

病证名。又称疳证、疳疾、疳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好发于幼弱小儿。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为特征。《小儿药证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或因乳食失调,甘肥无节所致。本证病变的关键在脾胃。多见于营养不良或慢性消化不良和小儿结核病、寄生虫病及其他慢性传染病的损害。病因复杂,名目繁多。较常见的,如以五脏分类及病因病理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疳痨、蛔疳等。以症状命名的有疳热、疳渴、疳泻、疳痢、疳肿胀、疳黄等;以病变部位命名的有脑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详见各条。

疳鼻

病名。即鼻疳疮。《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匿^虫)鼻之状,鼻下两边赤,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亦名疳鼻。”参见鼻疮条。

疳病

见《明医指掌》。即疳。详该条。

疳病攻眼症

病名。即小儿疳眼。见《眼科临症笔记》。详参小儿疳眼条。

疳虫

疳疾病因病理。出《太平圣惠方》。古人认为小儿疳疾皆由乳哺不调,寒温失节而使腹内生虫所致。若久而不愈,则肌体黄瘦,下利不止。治宜服驱虫药,虫去则疳气渐退。

疳虫蚀鼻生疮

病名。即鼻疳疮。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小儿多患,以鼻下两旁生疮,赤痒,或连唇生疮,渗液浸淫糜烂为主。详参鼻疳疮条。

疳疮

病名。《济阴纲目》卷七:“因月后便行房,致成湛浊(指月经断续不止),伏流阴道,疳疮遂生,瘙痒无时。生用胡椒、葱白作汤,一日两三度淋洗,却后服药:黄芪、菟丝子、沙苑蒺藜、黑牵牛、赤石脂、龙骨,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一说指下疳(见《外科大成》卷二)。详见该条。

疳毒眼

病名。即小儿疳眼。《原机启微》:“小儿易饥而渴,瘦瘠,腹胀下利,作(斯^言)(斯^言)声,目病生翳,睫闭不开,眵泪如糊,久而流脓,俗谓之疳毒眼。”参见小儿疳眼条。

疳肚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疳疾腹大而青筋暴露。多因食物过饱,伤及脾胃,以致气机失运,经脉瘀阻所致。治宜先消除积滞,舒畅气机,用三棱散;继用消积丸以健脾理气。

疳后天柱倒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久患疳疾,颈椎骨软弱,以致头不能抬起。为精气大亏之候。

疳黄

病证名。指小儿疳疾兼有发黄。症见身黄浮肿,状似黄疸,但目不黄,伴有疲倦少神,时吐黄水,毛发皆直,嗜异等。由于疳疾而致中焦湿热郁蒸,脾失运化而成。亦有疳疾日久而致血虚黄肿者。治宜健脾除疳,先服茵陈五苓散,继用香砂六君子汤,以理虚和胃。

疳积酿泻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疳疾

出《颅囟经》。即疳。详该条。

疳疾目蒙

证名。指疳疾引起双目昏蒙,视物模糊。因疳热上犯于目所致。治法参见疳眼条。

疳疾上目

病名。即疳眼、小儿疳眼。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

疳渴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多因胃热或津液不足所致。胃热,宜清热和胃,用小儿疳渴方(《证治准绳·幼科》:人参、干葛、黄芩、柴胡、甘草)。津液不足,宜益气生津,用清热甘露饮(《医宗金鉴》:生地黄、麦冬、石斛、知母、枇杷叶、石膏、甘草、茵陈蒿、黄芩)或生脉饮。

疳痨

病证名。出《颅囟经》。一作疳劳。属肺疳重证。症见面色(白光)白,骨蒸潮热,午后两颧发赤,精神疲倦,时有干咳或咽痛,睡中盗汗等。《育婴秘诀》:“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痨。疳、痨皆气血虚惫,乃脾胃受病之所致。”古代所称的痨,多数系指结核病。今对新生儿普遍接种卡介苗,婴幼儿结核已很少见。本症多由肺脾虚损所致。治宜益气育阴,补肺养脾,选用沙参麦冬汤及鳖甲散加减。

疳利

病证名。下利完谷,日夜无度之泄泻证。《儒门事亲》卷四:“夫病疳利,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出。可用导水丸、禹功散。泻讫,一二日可服胃风汤。不愈,则又可与桂枝麻黄汤,发汗则愈矣。”

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方》。指小儿疳疾合并痢疾。症见疳疾,并有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多因饮食不洁,寒温失调所致。治宜理气和血,消疳止痢,用香连丸或地榆煮浓汁煎服;久不止者,用木香丸。并参照小儿痢疾治法,根据患儿身体的强弱,病情的轻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因人制宜,分别施治。

疳癖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疳疾而致癖证。症见癖块潜藏于右胁下,其状如梳,触之隐痛。兼见肌肉不生,渐成羸瘦,或作潮热,肚腹渐大。治宜消疳化癖,用消食丸合消癖丸加减。

疳气耳聋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疳疾患儿耳聋,兼见阴部肿大。由疳气攻肾,肾气虚不能上充于耳所致。治宜先祛其疳气,用牵牛研末煨猪腰子服,继服六味地黄丸。

疳气入阴

病证名。出《幼科证治准绳》。症见小儿阴囊水肿呈黄亮色,局部肿痛,小便不利,或瘙痒等。多由疳疾脾胃虚弱,水湿下注阴部所致。治宜化气利湿,用五苓散。外用蛇床子煎水淋洗。

疳热流注

病证名。指小儿疳疾,潮热生疮,发歇无已。治宜清热消疳,用猪肚黄连丸。

疳涩眼

出《儒门事亲》。即疳眼。详该条。

(拼音G)第三篇疳蚀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疳疾遍身生疮。由于患疳疾体虚,忽感风寒外邪,气血凝滞,皮肤不得疏泄所致。治宜健脾祛邪,内服人参败毒散,继服肥儿丸;外用蚕茧、明矾(火煅)、密陀僧、白芷,共研末,蜜调敷。

疳蚀疮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疳瘦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肌肉消瘦,形骸骨立。并伴有面色萎黄,皮肤干燥,腹凹如舟等。多因乳食停滞化热,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肤所致。治宜消食和气,用异功散或橘连丸和人参粉同服。

疳水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疳疾,全身浮肿。症见全身虚肿,皮色(白光)白而有光亮,小便量少等。多由疳积日久,脾胃受伤,不能运化水湿,溢于肌肤所致。治宜健脾利水,用茯苓导水汤,或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肿退后,再进养脾肥儿丸。

疳嗽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疳疾而致咳嗽。症见疳疾、咳嗽咯痰,胸闷气急,消瘦,盗汗,五心烦热等。多因疳热损伤肺气所致。治宜利肺除疳,豁痰止咳,用泻白散加减。参见肺疳条。

疳泻

病证名。宋·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疳泻者,毛干唇白,额上青纹,肚胀肠鸣,泄下糟粕是尔。”疳疾患儿多有腹泻,关键在脾。泄泻与疳疾都同脾胃有关。因疳而泻,则治疳必须治泻,亦即按照疳疾的虚实轻重,用扶脾和胃的方法,标本兼治。

疳眼

病名。见《儒门事亲》卷五。指眼部干涩羞明,白睛失去润泽,黑睛生翳,溃穿可成蟹眼、旋螺突起,甚至珠塌失明,伴口渴、腹泻、肚胀大、青筋暴露等症的眼疾。多因肝郁脾虚、湿热熏蒸所致。其治宜疏肝健脾、化湿清热。宜先服消疳散,后服芦荟丸。

疳胀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即疳肚,又名丁奚。详该条。

疳证

病证名。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疳肿胀

病证名。见《仁斋小儿方论》。指疳疾患儿兼有肿胀。多由肺气不宣及脾运不健所致。如肺气上逆喘咳,胸膈痞闷,肚腹肿胀等,应宣肺祛湿,用御苑匀气散。如肾气不足,头面四肢浮肿,宜化气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感寒腹痛

病证名。感受寒邪而致的腹痛。《类证治裁·腹痛》:“感寒腹痛者,气滞阳衰,喜热手按,脉沉迟。治在温中,香砂理中汤去白术。”寒气重者,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味。参见寒气腹痛条。

感冒

病名。指外感风寒等外邪或因时令不正而致病。见《丹溪心法·中寒》。《医理真传》卷一:“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内也。外者何?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也。”临床上当分轻重、寒热。《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临床以恶风寒、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楚等症为多见,或有发热,或有咳嗽,或见咽痒、咽痛。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用葱豉汤、荆防败毒散等方;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虚人感冒,宜参苏饮。感冒呈流行趋势者,又名时行感冒,病情一般重于普通感冒,《七松岩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提示医生和患者对此病不容轻视。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感冒等条。又:感冒又有俗名伤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提出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疗四时感冒、伤风、症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等症;如兼见咳嗽涕唾稠粘,可选用桑菊饮、银翘散、杏苏散等方。如见恶寒甚而口渴、心烦、便秘、脉洪数者,可用清凉饮加减。

感冒夹惊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症见身热烦躁,面色青赤,神志不宁,睡卧不安。小儿神气怯弱,遭受外感后,又被外界异声异物所惊吓,或邪热刺激所致。初起,治宜清热散邪,用《医宗金鉴》疏解散;继用《小儿药证直诀》凉惊丸清热止惊。

感冒夹热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症见初起恶寒,随即发热,面红,唇焦,口鼻干燥,口渴喜冷,并见心神烦躁,谵妄,二便闭结不通等。多因小儿平素阳盛或食积化热,外感风邪所致。治宜解表清里,宜防风通圣散。如服药后,汗出便痛,症状减轻,而仍显热象者,用凉膈散加减。

感冒夹食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感冒夹有食积。症见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常伴脘闷嗳气,口臭,呕吐酸馊及未消化之食物,腹胀,甚或腹痛,便秘,脉滑,指纹沉滞。表里俱实,发热而二便不通者,宜表里双解,清热通便,用防风通圣散。寒重兼呕吐,宜疏化和中,用藿香正气散。表邪既解,积滞已通,应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平胃散加减。

感冒头痛

病证名。一名伤风头痛,指感冒以头痛为主证者。由感受风邪最为多见。《丹溪心法·头痛》:“如感冒头痛,宜防风、羌活、藁本、白芷。”头痛而兼见鼻塞声重,自汗恶风,脉浮缓者,宜祛风解表,用芎芷香苏散、十味芎苏饮等方。感冒头痛每有挟寒、挟热、挟湿之不同,治疗亦有所区别。参见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条。

感冒胁痛

病证名。通常指感冒后有明显胁痛者。《症因脉治》卷一:“感冒胁痛之证,并无时行传染,因自冒风寒,先见恶寒发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此伤寒少阳经胁痛证也。若寒热已除,后乃胁痛干呕,此表解、里未和,热邪痰饮之证。”书中并指出:风邪在表,用柴胡羌活汤;热邪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热邪在里,用小柴胡加山栀、青皮、枳壳;表已散,里气不和作痛者,如属燥痰结饮,轻则用栝楼仁汤,重则用十枣汤;若肝胆郁火成痰,用家秘胆星汤。参见风寒胁痛、胁痛条。

感湿嗽

病证名。感受湿邪而致的咳嗽。即伤湿咳嗽。《张氏医通·咳嗽》:“感湿嗽者,脉细而缓,身体重着,骨节烦疼,或自汗,或小便不利,麻黄加术汤。”参见伤湿咳嗽、咳嗽条。

感暑眩晕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即中暑眩晕。参见该条。

《感证辑要》

书名。四卷。严鸿志辑于年。严氏鉴于六淫所致感证于临床上十分多见,有必要加以总结,故将散见于各家著作中的外感证纂辑其精要编成本书。卷一名医通论,主要选录明、清伤寒、温病家有关辨证、治法等多方面的论述;卷二以伤寒为主,卷三以温病为主,详述各种病症的诊法和证治;卷四辑感证方剂,分为发表、涌吐、攻里、和解、开透、清热、祛寒、补益八类,融经方、时方于一炉。本书采集资料比较丰富,但亦略有驳杂,眉目不够清等缺点。现存年石印本等。

绀(gàn干)

红青色。《素问·五脏生成》:“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骭(gàn,音绀)

骭骨。《灵枢·经脉》:“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见“骭骨”。

骭疮

病名。骭,胫骨也。(《说文》)。胫骨部位之疮疡。宋·庄季裕《鸡肋篇》:“疮发于足胫骨旁,肉冷难合,色紫而痒者,北人谓之臁疮,南人呼为骭疮,其实一也。”即臁疮之别称。证治参见该条。

骭骨

解剖结构名。即胫骨。《灵枢·逆顺肥瘦》:“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骭厥

病名。为足阳明经经气逆乱所致的病证,又可称为“阳明厥证”。《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类经·十二经病》:“贲响,肠胃雷鸣也;骭,足胫也。阳明之脉自膝膑下胫骨外廉,故为胫骭厥逆。贲,奔同;骭,音干。”参见厥证条。

《赣州正俗方》

医方著作。二卷。宋·刘彝撰。据《宋史·艺文志》刘彝本传记载:“刘彝……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彝着《正俗方》以训斥淫巫三千七百家,使以医易巫,俗遂变”。原书已佚。

刚痓

病名。出《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即刚痉。详该条。

刚风

八风之一。指从西方来的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刚干

运气术语。即阳干。十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阳干气刚,故名。见《素问遗篇·刺法论》。

刚痉

病名。一作刚痓。《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一作痉)。”“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痓为病(一本痓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症见发热无汗,恶寒,颈项强急,头摇口噤,手足挛急或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脉弦紧等。伤寒刚痉,《圣济总录》用石膏汤、羚羊角汤、犀角大黄散等方。风热盛所致刚痉。《医醇剩义·湿热暑》用赤芍连翘散。参见痉条。

刚柔

①刚强与柔弱。阳性刚,阴性柔,故代指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张景岳注:“形证有柔刚,脉色有柔刚,气味尤有柔刚,柔者属阴,刚者属阳,知柔刚之化者,知阴阳之妙用矣。”《难经·十难》:“五脏各有刚柔邪。”《灵枢·本神》:“节阴阳而调刚柔。”

②刚柔二干。即刚干、柔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张景岳注:“十干五运,分属阴阳。阳干气刚,甲、丙、戊、庚、壬也;阴干气柔,乙、丁、己、辛、癸也,故曰刚柔二干。”

仲景十二脉之一。指高、章二脉相复合,其脉象盈满。《诊家正眼》:“曰纲者,高章相搏也。”

人体部位名。即肛门。《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详肛门条。

肛裂

病名。肛门部肛管齿线以下深及全层之皮肤撕裂伤。多因血热肠燥,大便燥结下难,便时直肠收缩而肛门扩约肌极度松解,腹压加大之综合力而引致肛门周围某部之撕裂,裂口发于肛门前、后正中线处为多见。证见,患者多伴有大便干燥秘结,解便困难,大便时或大便后肛门部灼热疼痛,便后常见小量鲜血滴流。撕裂伤多呈梭形溃疡。其初起者,色泽红软而边缘齐整。若形成溃疡者,其边缘往往肥厚不整,或见底硬而色反白。预防重于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十分重要。治宜清热润肠通便。内服可选用麻子仁丸,可配合纤维丰富之食物与多食蔬菜果品。若证见阴虚者,佐以滋阴之品,可服用润肠汤。若系初起之新发生肛裂,即外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局部敷贴即愈。若久治不效者,当选枯痔散之类腐蚀其肥厚变硬处,然后外搽生肌散收口。其他亦可考虑运用封闭疗法,或施以手术治疗。

肛漏

病名。肛门部之漏管。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痈疽疮疡溃破久治不愈而形成。或因肛管直肠内壁感染治不得力而引起者。证见肛门周围有漏管之外口,用探针从外口入可以探知管道之走行方向,有否分枝及其形状位置。外口常有脓水流出,搔痒微痛,并发感染者多有剧痛,漏管形成则缠绵不愈。若患处肿胀,质硬而痛,疮口凸起,脓汁稠厚,患者体格健壮者,则属实症,易治;若漏管部软陷,外口塌陷凹进,脓汁稀薄,体格素虚软弱者,属虚证,较难疗。肛漏重在局部外治,如腐蚀法、挂线法、手术疗法等等,可据病情等选择运用。内治当为辅助。属实证者,可选服消漏丸;虚证者,则宜扶正、托里、解毒、化瘀之法,辨证施治。若漏管单一者,名单纯性肛漏,易愈;若漏管波及范围广泛,分支蔓延难清,内外口多者,名为复杂性肛漏,治愈较难。

肛门

又称魄门、后阴、谷道。简称肛。消化道的最末端。具有排除粪便和控制排便的功能。《证治要诀》:“肛门者……又曰魄门。”参见肛条。

肛门内舍

病名。先天性肛门内闭锁症。《证治准绳·外科》卷六:“风初生儿不大便,若用按摩仍不通者,即是肛门内合”。《医宗金鉴》卷五十:“小儿初生,肛门内合有二,一是热毒太盛,壅结肛门;一者指膜遮满,无隙可通”。治宜外科手术,传统方法先以金玉簪刺破脂膜,然后再以苏合香丸作枣核状纳入肛门导之可通。

肛门皮包

病名。婴儿先天性肛门外闭锁症。见《医门补要》卷上:“初生婴儿,肛门有薄皮包裹,无孔。用剪刀剪开薄皮,以药速止其血,则肛自通。”治宜外科手术修复。

肛门痒痛

证名。又称肛头痒痛。或湿或热下注肛门所致痒痛之证。因于湿多痒,因于热多痛。《杂病源流犀烛·脱肛源流》:“肛门痒痛,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流注于肛门,则作痒。宜秦艽羌活汤。甚或生虫,其痒难当,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扁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火,郁闭不宣,则肛门作痛。宜七圣丸、艽白丸。”参见肛头痒痛条。

肛头痒痛

证名。肛门作痒作痛之证。又称肛门痒痛。多因大肠湿热风邪流注,或因虫扰所致。《类证治裁·脱肛》:“肛头痒,朴硝煎汤熏洗。”“肛头痒痛,风湿火兼病也。大肠受湿,流注肛头,则作痒,秦艽羌活汤;得风与湿热,则生虫而痒,神应黑玉丹、扁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洗;若虫蚀其肛,则上唇有疮,化(匿^虫)丸;大肠有火,则肛门作痛,七圣丸、秦艽白术丸;甚或便燥,肠头努出,下血,当归郁李仁汤。”参见谷道痒、肛门痒痛等条。

肛痈

病名。肛门周围之化脓性感染。《医门初要》卷中:“肛门四周红肿作痛……一处脓出者为肛痈。”证治同脏毒条。

肛肿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翻肛。即肛门红肿翻出。多因小儿积热太盛,下移大肠,流注肛门,或因大便困难,便时努张所致。治宜清热通便。用调胃承气汤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外用荆芥、生葱煎水洗净后,再以蟠龙散涂敷局部。

脉象名。系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浮取盛而有力,卫气盛。《诊家正眼》:“日高者,卫气盛也,阳脉强也。”

高保衡

宋代医学家。熙宁(-)年间为朝奉郎国子博士,太子右赞善大夫。精通医学,深明方药病机,曾在校正医书局任职,参加校正《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医书。神宗尝下诏赐绯鱼加上骑都尉。

高秉钧

(-年)清代外科学家。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医学,工内外科,尤擅疮疡证治。从医三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认为治外科而必参究《内经》等,方可探其本而不袭其末。尝谓“外科必从内治”。着有《疡科心得集》三集(年),另有《谦补斋外科医案》由子鼎汾手辑,后为江阴杨道南所获,经校勘于年刊行。此外尚有《高氏医案》及与吴辰灿合辑之《景岳新方歌》一卷传世。

高昶

明代医生。益都(今属山东)人。以医术在当地闻名。尤专伤寒钤法(按日时受病施治),病人求治者众,对穷苦患者诊治给药,不计报酬。着有《钤法书》一卷,已佚。

高等针灸学讲义

针灸讲义。系张俊义、缪召予等参考日本延命山针灸专门学院及东京针灸医学研究所编的讲义编译而成。共六册。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消毒学、经穴学、孔穴学、针治学、灸治法、病理学等。本书采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对针灸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书中对于人神禁忌学说进行了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医学的汇通。但书中不介绍经络学说及中医理论,显然是一个重大缺憾。年上海东方针灸学社出版。

高斗魁

(-年)明末清初医家。字旦中,号鼓峰。四明(今浙江鄞县)人。治宗张介宾,言脉辨证,处方用药有独到之处,强调脉、症、时三者互参。提出中风有真中、类中之分,并有效果良好的一套治法。此外,提出治痢“当调气不当破气,当和血不当利血”,并创用泽泻汤加减以治痢,甚为后学所推崇。撰有《医家心法》、《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均刊于年。

高耳

耳朵位置比通常高。《灵枢·本脏》:“高耳者,肾高。”

高风内障

病名。即高风雀目内障。见《张氏医通》卷八。

高风雀目

病名。即高风雀目内障。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盖高风纔至黄昏便不见,经年瞳子如金色,所谓黄风者即此也。”详参高风雀目内障条。

高风雀目内障

病名。亦称高风雀目、高风内障、高风障症。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症见:眼睛外观正常,初起仅于黑夜或暗处视物不清,日久则白昼视力减退,视野缩窄,甚则全盲。类似今之视网膜色素变性。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治滋养肝肾、补益气血。方选右归丸或补中益气汤酌加夜明砂、鲜猪肝等。

高风障症

病证名。即高风雀目内障。《审视瑶函》卷五:“此症俗呼为稚盲,本科曰高风瘴,至晚不明。至晓复明也。盖元阳不足之病。”详参高风雀目内障条。

高奉先

清代医家。字思则。河南洛阳人。因病弃儒从医,精究医理,施治多效。凡临证所得,皆记录于册,后汇成《医宗释疑》一书,凡十二卷(年),此书辨析医理及诸症论治。

高福

唐代道家。里贯欠详。知医,擅摄生。撰有《摄生录》三卷,已佚。出《新唐书·艺文志》。

高盖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参见该条。

高高

形容人不卑不屈的样子。《灵枢·行针》:“重阳之气,熇熇高高。”马元台:“高高而无卑屈之心。”

高骨

①泛指骨的高起处。《灵枢·邪客》:“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张介宾曰:“高骨者,颧肩膝踝之类。”

②腰椎骨。《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王冰曰:“高骨,谓腰高之骨也。”

③腕骨中位于外侧之骨,即腕后高骨。解剖名桡骨茎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腕骨……其上并臂辅两骨之端,其外侧之骨名高骨。”

高濂

明代文学家。字深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万历(-)年前后。能诗文,兼通医理,擅养生,撰《遵生八笺》十九卷。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却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

高梁之变

多食肥甘厚味及精细粮食导致的病变。“高”通“膏”;“梁”通“粱”。《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高明

天空睛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

《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

医学丛书。又名《外科全书十种》。清·高思敬撰。年刊行。本书名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十二卷,《外科三字经》一卷,《外科问答》一卷,《逆证汇录》一卷(以上均外科著作),《五脏六腑图说》一卷,《六气感证》一卷及《运气指掌》一卷。

高曲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注。即商曲。参见该条。

高汝昆

清代医家。字峻甫。山东章丘人。习儒术,兼通岐黄之理,融贯诸书,博采众家之术。着有《伤寒摘要》。

高若讷

(-年)宋代医家。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后迁卫州(今河南汲县)。中进士,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因母病兼习医书,医术日精。曾校刊古医书,并撰有《素问误文阙义》一卷、《伤寒类要》(一作《伤寒类纂》)四卷,均佚。

高上池

(约-年)清代医家。江苏无锡人。父锦庭为嘉庆(-)年间名医。承其父业,尤以内外科为精。与名医王旭高共相切磋,撰成《医学课儿策》一卷,收入《三三医书》(年)。

高士

明代医家。字克学,又字志斋。象山(今属浙江)人。因多病习医,穷研医典,旁搜博证,尤推崇丹溪学说。着有《灵枢经摘注》十卷(年)。另撰有《志斋医论》两卷、《素问捷径》三卷、《痘疹论》等,此三书未见传世。

高士忆

清代医家。字玉章。金城(今甘肃兰州)人。与弟子罗济川等合撰《素问直讲》(又名《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九卷(年)。

高世栻(shì试)

清代医学家。字士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时家贫,自觉通俗医书。后从师于张志聪。张氏撰《本草崇原》,未竟而卒,世栻继之,并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伤寒论集注》。此外,对《内经》加以注解而成《素问直解》一书(年)。晚年有《医学真传》(年),是与弟子论学之辑录。尚有《灵枢直解》、《金匮集注》诸书,未见传世。

高思敬

清代外科学家。字憩云。澄江(今江苏江阴)人。少时从师于表伯赵云泉,学内科。后从疡医高手李遇良学,专攻外科。从医四十余年,所治外科患者有十余万之多。生平著述甚丰,撰有《外科医镜》十二卷,重视辨证,博采中医之法;《逆症汇录》,记录二十四例死亡病例;《外科问答》比较中西医短长;《五藏六腑图说》绘录中西医脏象。另有《运气指掌》(年)、《外科三字经》(年)、《六气感证》等。

高斯

西汉医生。和王禹同为济北王太医令,并学医于淳于意门下。

高文晋

清代医家。字梅溪。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历经四十余年,遍游六七省,寻访名师,搜求古训,集成《外科金针》及《花蜜若图说》等十余种。后将《花蜜若图说》与《窦氏外科全书》合而为一,选摘其要,编成《外科图说》四卷。详明外科痈疽疮疡方药、制药法、手术法等。

高武

明代针灸学家。字梅孤。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博学多才,通晓天文、乐律、兵法。嘉靖(-)年间考中武举。晚年专门研究医学,尤精针灸。据《内经》、《难经》摘编成《针灸节要》(又作《针灸素难要旨》、《针灸要旨》)三卷(年)。又总结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针灸聚英》(又作《针灸聚英发挥》)四卷。该书以经络穴法类聚,各病取穴治法,诸论针灸法,针灸歌赋等各为一卷。其中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又撰《痘疹正宗》,阐发张仲景、钱仲阳、张洁古、李明之、王海藏、朱震亨及王节斋诸家之说。尚着有《射学指南》等。

高消

病名。因肺热所致大渴引饮,舌干赤裂之证。即膈消、上消。《兰室秘藏·消渴门》:“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者是也。”治宜清热益气生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参见上消、膈消条。

高学山

清初医家。字汉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通医术,擅长伤寒杂病,于仲景之学颇多发明。研究并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有《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后改名为《高注金匮要略》)等书。

高应麟

清代医家。字瑞和。宝山(今属上海市)人。自幼习医,研读《内经》等经典,治沉疴,有奇效。家多藏善本医书,常研习批校,每有心得。着有《医学针度》一书。子含清(字士华),继其父业,亦有医名。

高者抑之

①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向上冲抑之证用降逆下气之方药来抑制。如肺气上逆,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用降逆下气法,如三子养亲汤;胃气上逆,恶心、呃逆,用和胃降逆法,如橘皮竹茹汤等。

②运气术语。谓气运亢盛则有克胜之气以抑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之举之”。

《高注金匮要略》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页,近人王邈迖为之增补校订,于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人体器官名。即睾丸,精巢,系外生殖器的一部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

睾囊

即阴囊。《寓意草》:“少腹有疝……,坠入睾囊甚易。”

睾丸

人体器官名。简称睾,亦作卵。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位于阴囊内,是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的器官。《灵枢·经脉》:“厥阴者,肝脉也。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格致余论·疝气论》:“疝气有甚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

睾系

指整个外生殖器系统。《灵枢·四时气》:“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

①脂膏。《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张介宾曰:“膏,脂膏也。”

②心下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后,出于鸠尾。”见膏肓条。

③肥胖人的一种类型。《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④用脂肪涂擦,起润泽的作用。《灵枢·经筋》:“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

⑤中药剂型之一。即膏剂。详该条。

膏疸

病名。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饮食失节,醉酒劳伤,脾胃瘀热而致黄疸。多兼有饮少而小便量多、色黄。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参见黄疸、九疸条。

膏肓

①人体部位名。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病位深隐难治,病情危重的患者,称为病入膏肓。

②经穴别名。见《医学入门》。即膏肓俞。详该条。

膏肓病

古病证名。出《左传·成公十年》。该篇载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说明这是一种病位在膈中(或其他属于药物不易起作用的病位)的危重病证。后世有将膏肓病与劳病的某些证型相联系者,如《扁鹊心书》将一种由于“七情六欲,形寒饮冷,损伤脾气,令人咳嗽,胸膈不利,恶寒作热”的“冷劳”病与膏肓病并论,用全真丹、金液丹等方治疗;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则将“肺劳热,生虫如蚕,咳逆气喘,谓之膏肓病。”参见劳嗽条。

膏肓俞

经穴名。出《千金要方》。《医学入门》作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布有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外侧支和肩胛背神经,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咳血,盗汗,遗精,健忘,四肢倦怠,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

膏剂

方剂学名词。系药物剂型之一。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通常又分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有软膏、硬膏两种。其中内服煎膏和外用软膏是膏剂中常见的剂型。内服的煎膏又叫膏滋,是把药物加水煎熬,滤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的软膏称油膏,一般药膏,是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热熔化,乘热加入应用的药物细粉,不断搅拌,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于外涂皮肤疮疡疥癣等。

膏粱

膏指肥肉,梁指细粮。泛指精美的食品。《灵枢·根结》:“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

膏粱厚味

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可以引发疮疡、消瘅等各种内外疾病。参见膏粱之变、膏疾条。

膏粱之变

指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病变。《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

膏粱之疾

病证名。指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疾病。《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膏淋

病名。五淋之一。一名肉淋。此病以小便混浊,或如米泔,或如膏脂为主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不远热则热至,热至则淋閟之病生焉。”后世认为膏淋以肾虚或湿热蕴蒸为主要病理。《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证治要诀·淋闭》:“有似淋非淋,小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液俱出,精塞窍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此即膏淋。”因于湿热蕴蒸者,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涩痛较明显。宜清利湿热、通淋止痛法,主用萆薢散,或八正散加川萆薢、石莲子。因于脾肾虚者,宜补脾益肾、固涩消脂,用鹿角霜丸、菟丝子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加减。膏淋多见于乳糜尿、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等病。参见五淋、淋等条。

膏摩

推拿疗法之一。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在体表一定部位上涂擦药物并进行按摩的疗法。具有推拿和药物的综合作用。历代医书中记载有许多膏摩药方。

膏伤珠陷

病证名。系泛指因目疾而引起的目内陷病证。《张氏医通》卷八:“膏伤珠陷,谓珠觉低陷而不鲜绽也。非若青黄凸出诸漏之比。”本病的病因,《证治准绳·杂病》认为:“盖内有所亏,目失其养,源枯络伤,血液耗涩,精膏损涸之故所致。”参见目内陷条。

膏药

外治药物剂型之一。古称薄贴。唐·李绰《尚书故实》载述:“虞元公镇南海,疽发于鬓,相国姬遂取膏药贴于疮上,数日平复。”具体制法: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药物,浸于植物油内,浸泡一定时间,入锅煎熬,等药物枯黑后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再按油之比例(视当时不同季节)加入适量的铅丹,拌匀,将锅离火(或先离火后放丹)。候药凝厚如膏,切成大块,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时加热熔化,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临证有用以治里者,如关节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肤麻木,深部脓肿,骨折,伤筋等症。取其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续筋接骨之作用,如万应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疗表者,如体表痈、疖、疽、疔等疮疡诸疾,具有消肿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护疮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独角莲膏、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

膏泽

油润光泽。《灵枢·经脉》:“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

膏者

指肥胖而肌肉不坚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膏之原

十二原(穴)之一。即鸠尾。《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原,出于鸠尾。”参见十二原穴条。

槁腊

同义复词,即枯槁、干枯。《灵枢·寒热病》:“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

(拼音G)第四篇戈颂平

清末医家。字直哉,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先习文,后又攻医学,遍览历代医籍,尤对仲景伤寒之学有深入研究,主张疗疾先去邪宜用峻烈之剂,以免邪恋人体,伤及正气。其著作甚多,今存有《神农本草指归》、《黄帝素问指归》、《仲景伤寒指归》(一作《伤寒指归》)、《金匮指归》或称《伤寒杂病论金匮指归》。

戈维城

明代医家。字存橘,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戈氏有鉴于历代医家对伤寒学之论述犹有不足,曾精研原著,并掺以个人己见,着成《伤寒补天石》二卷,一卷起自伤寒统辨,冬温伤寒,至中风预防,共九十八候;二卷起自恶风恶寒,论述时行疫症,是厥阴肝经之症,其中之黄耳伤寒,赤膈伤寒,均为其前人所未述,至百合病,共八十九候。其于伤寒学颇有心得,清医家唐大烈谓其博而详,详而约。可见其影响。

肐(yǐ乙)膊

肐同胳。详胳膊条。

疙瘩瘟

病名。瘟疫而见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红肿遍身流走,病情危重。《伤寒温疫条辨》卷一:“疙瘩温,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疙瘩瘟,发块如瘤,遍身流出,旦发夕死是也。”治疗急以三棱针刺委中出血,外用玉枢丹,内服人中黄散、增损双解散等方。参见瘟疫条。

“络”的误字。《灵枢·热病》:“索气于胃胳,得气也。”《太素》、《甲乙经》、《脉经》并作“络”。

胳膊

即上臂。又名(月合)膊,肐膊。《伤科补要》卷一:“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肱,俗名肐(胳)膊。”

胳却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络却。见该条。

胳肢窝

即腋窝。《伤科补要》:“腋者,肩之下胁之上际,俗名肐(胳)肢窝。”

胳肘

肘关节的别称。

割刀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作。用之割除干枯之皮肉,或割除攀睛胬肉等。

割开捺骨

骨折手术整复法之一。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用墨龙散贴疮之四周,肿外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并宜施行类缚固定如法。

割攀睛胬肉手法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审视瑶函》。其操作方法是以钩或针挑起胬肉,用锄刀或眉刀等剥离,再剔割或剪除之。胬肉割后之残端以火烙。本法与近代手术方法类似。

割脂疗法

即割治疗法。见该条。

割治疗法

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割脂疗法。临床操作时,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手术刀切开0.5-1厘米大小的切口,以手术钳进行分离,取出黄豆样大小的皮下脂肪组织,并用手术钳按摩刺激至有酸麻或胀感为度,尚可配合埋藏疗法埋植异物,然后包敷固定。可7天割治1次。施术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和神经,并注意防止污染发炎。本法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神经衰弱、消化性溃疡等疾患的治疗。

阁门

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耻骨下缘中点,阴茎根旁开3寸处。主治疝气,气上攻心。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①通“亟”。迅急。《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

②变革,改变。《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

③指皮肤。《灵枢·逆顺肥瘦篇》:“血气充盈,肤革坚固。”

④脉象之一。见“革脉”条。

革脉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即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的脉象。主亡血失精。《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

①阻拒不通。参“格中”。

②指阴阳偏胜、相互格拒的病形。《灵枢·脉度》:“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③脉动坚强搏指之象。《素问·大奇论》:“脉至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

格气

病证名。胸膈间气塞不通,痰涌滞,食下即吐之证。《医林绳墨》卷五:“食下即吐,其吐痰涎裹食,是谓之格气。”多由气机阻滞,痰食互阻所致。参见格食条。

格食

证名。饮食被格拒于外,不得下咽入胃之证。《医林绳墨》卷五:“格食者,谓食不能下;格气者,谓气不能通。皆由中气闭塞,痰涎壅滞,聚而不散,如噎膈之状也。得病之因,有为怒气不得发越,食饮不得舒畅,朝暮郁闷,以睡为安,延绵日久,房事淘情,不其真气下陷而不复,邪气关格而闭塞,见食欲食,食不能下,是谓之格食。又或食下即吐,其吐痰涎裹食,是谓之格气。格食者,脾病也;格气者,肺病也。”治宜豁痰开郁,用二陈汤加厚朴、山楂、香附。初发加沉香、木香,久病加炒连、人参、脾虚不足加白术,肺虚不足加麦冬。使气清则痰行,气开则格散。并戒食肥厚之味,动气之物,以防生痰。参见噎膈、隔食条。

格阳

①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阳气格拒。阳盛已极,而不能与阴气交通,故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相格拒,表现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四盛已上为格阳。”

②病证名。指寒邪壅遏胸中,胃阳被格拒的吐逆症。临床表现为四肢厥冷,不欲饮食,食则呕逆等。

格阳喉痹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俗称上热下寒喉痹。证见咽喉微痛、色红紫,口干不欲饮,午后低热,脉沉而紧,或洪大无力。多因房劳伤精,致火不归元,虚火上灼咽喉所致。治宜引火归元,方选镇阴煎加减,或知柏地黄丸。

格阳衄血

病证名。因真阴亏损,格阳于上,血随而上溢之衄血证。《景岳全书·杂证谟》:“衄血有格阳证者,以阴亏于下,而阳浮于上,但察其六脉细微,全无热证,或脉且浮虚豁大,上热下寒,而血衄不止,皆其证也。”治宜益火之源,用八味地黄汤、镇阴煎。亦可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或磨沉香下养正丹等方。参见衄血条。

格阳虚火失血

病证名。因真阴亏损,虚火上浮而致的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之证。《不居集》卷十三:“格阳虚火失血:格阳失血,多因色欲劳伤过度,真阳失守于阴分,则无根虚火,浮泛于上,多见上热下寒,或头红面赤,或喘促躁烦,而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但其六脉微细,四肢厥逆,或小水清利,大便不实者,此格阳虚火也。”治宜引火归源,镇阴煎、八味地黄汤。

《格致余论》

医论著作。不分卷。元·朱震亨撰于年。朱氏精研医理取“格物致知”之意为本书命名。共有论文四十一篇,包括基础理论、病证辨析、治法和对一些方剂的评述等内容。朱氏精《内》、《难》、《本经》并对张仲景、李东垣的外感内伤的学术思想有较深的研究。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人体阳易动而阴易亏。故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议论大多附列治案以验证。朱氏创用的方剂如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迄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本书是朱氏的代表作之一。现存元、明、清刻本,年后有影印本。

格中

病证名。指中焦阻拒,气机不通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

①通“膈”,胸腔与腹腔相隔之处,即现代医学所称横膈或横膈膜。《素问·五脏生成》:“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下厥下冒,过在足太阴、阳明。”《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

②通“隔”:阻隔。《素问·五常政大论》:“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素问·风论》:“食饮不下,鬲塞不通。”

③病证名。噎膈。《素问·大奇论》:“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鬲肓

横膈以上的胸腔部位,又称气海。对气血营卫运行有推动作用。《素问·刺禁论》:“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鬲偏枯

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鬲气

病名。即膈气。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详膈气条。

鬲痫

病名。痫病发则目反,四肢不举之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参见痫条。

鬲消

病证名。鬲通膈,即膈消。因心肺郁热传化而致。主要证见心烦、膈满、消渴、多饮等。《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详膈消条。

鬲咽

病证名。咽噎阻隔不通。《素问·至真要大论》:“食饮不下,鬲咽不通。”

鬲中

即横膈膜部位内。《素问·至真要大论》:“……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

鬲中热

证名。鬲通膈。指心热。出《素问·刺热篇》。《素问识》卷四:“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宫城,主胸中热者,写肺热也,膈中热者,写心热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意言热在气分,而不干于藏真也。”

葛洪

东晋医学家、炼丹术家、道教理论家(-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世家出身,然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常带经而农,携史而樵,学问成熟很早。后从从祖葛玄弟子郑隐习炼丹术,悉得其传。太安二年(年)从军参与镇压石冰起义,因而赐爵关内侯。后应嵇含之托去广州,得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传其术,兼习医业,并娶鲍玄之女鲍姑为妻。后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并携子侄至广州,留止于罗浮山炼丹,后终于该山。着有《抱朴子》,其内篇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反映其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儒道合一思想。书中有“金丹”、“黄白”、“仙药”诸篇,是现存较早之炼丹术著作,反映了当时对化合、分解、置换等基本化学反应的初步认识,在化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其医学著作有《玉函方》(一作《金匮药方》)一百卷,分类述病,不致错杂。又著有《肘后救卒方》三卷,专述常遇急症之处理,是我国古代较早的急救医方书。且所用治疗药物均属价廉易得之品,并主张多用针灸疗法,并用歌诀形式叙述部分药物方剂的主治,颇利于一般人士学习医术。此书中首次描述了沙虱(恙虫)病、天花病,记载了竹片夹缚术裹治骨折、食道异物取出及用狂犬脑髓外敷狂犬咬伤处以防治狂犬病发作等,均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成就。此书后经梁陶弘景补阙,名《补阙肘后百一方》,金·杨用道又予附广,称《附广肘后方》,即今传世之本,书虽屡易,大旨仍在,未失本意。

葛怀敏

北宋官吏。生活于11世纪。官益州路提点刑狱、镇西军节度史。集有《神效备急单方》一卷,已佚。

葛可久

(-年)元代医学家。名干孙。平江路(治今江苏吴县)人。世业医,父葛应雷为名医。承家学,其术益精,他医不能治者,往求治,多奇验,因而名重大江南北。其学熟谙刘河间、张从正之说,治劳损吐血诸证尤富经验,着有《十药神书》,载十个治疗虚劳吐血方,反映了他治痨瘵(肺结核)证治的丰富经验。此外尚着有《医学启蒙》等书,已佚。

葛林

明代儿科医家。字茂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儿科证治,名闻京师。成化(-年)医院医官,医院院判。视疾精于望诊、闻诊及切脉决死生,善制方剂,疗效卓著。撰有《杏坞秘诀》一卷,已佚。卒年八十八。

葛天民

清初医家。字圣逸,一字春台。江都(今属江苏)人。精易学,通岐黄术,读书万卷,以探求天地阴阳之变化,五运六气之循环,人身之脏腑、经络、形色、脉息,调治之理等,撰成《医易》二十卷,《内经类疏》(附《难经》、《金匮要略杂病》)四十卷、《伤寒集注》十卷、《针灸图》四卷、《本草提要》四卷,但未见传世。卒年八十二。

葛绣春

清代医生。字锦园。江苏高邮人。辑有《东医宝鉴辨正注》。

葛玄

(-年)养生家、炼丹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人。葛洪从祖父。慕长生久视之道,从左慈处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传弟子郑隐,再传葛洪。人称“葛仙公”、“太极左仙公”。宋崇宁三年封“冲应真人”,淳佑三年封“冲应孚佑真君”。撰有《浮黎鼻祖金华秘诀》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一百种》。

葛应雷

元代医家。字震父,堂号恒斋。平江路(治今江苏吴县)人。生活于13世纪。家世业医,应雷幼习举业,后承家学,精研家藏医药方书,乃通医,其处方制剂,每有新意。时中州(今河南一带)名医浙江提刑李判官自诊治父疾,复商于应雷,为应雷之精论所惊,乃与之讨论刘守真、张洁古之学,或云刘张之学自此而行于江南。后应雷由平江路医学教授升江浙官医提举。着有《医学会同》二十卷,惟五运六气之标本,察阴阳升降之左右,以定五脏六腑之虚实。尚撰有《经络十二论》,已佚。弟葛应泽、子葛可久亦有医名。

葛应泽

元代医家。平江路(治今江苏吴县)人。名医葛应雷之弟。曾任平江路医官提领。子正蒙(字仲正)继其业。

葛哲

明代医家(-年)。字明仲。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世业医,哲博览儒、医两家典籍,精读内外妇儿诸科之书,医术尤以儿科为长。曾授荆府、梁府、楚府良医诸职。曾将自己试之有效良方,分门别类,以药随之,着成《保婴集》四卷,但未见传世。弟睿(字季真),永乐(-)年间为县医学训科。时人称其昆仲为“二葛”。

①阻塞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当隔,隔者当写。”《素问·至真要大论》:“隔肠不便。”

②隔离,隔开。《素问·方盛衰论》:“五部隔无征,若后旷野。”

③病证名。饮食不下,大便不通的隔证,又称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传为隔。”“三阳结谓之隔。”

④通膈,胸膈。《丹溪心法》:“若血溢于浊道,留聚隔间,满则吐血。”

隔饼灸

间接灸之一。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以药饼的灸法。亦称药饼灸。药饼通常用辛温芳香药物制成。具有行气活血,温阳祛寒的作用。常用的有椒饼灸,附饼灸,豉饼灸等。详各该条。

隔蟾灸

间接灸的一种。用癞虾蟆皮作间隔物施灸。《类经图翼》:“用癞虾蟆一个,破去肠,覆疬上,外以真蕲艾照疬大小为炷,于虾蟆皮上当疬灸。”每次灸7-14壮,以灸至患者自觉热气内透为度。治疗瘰疬。

隔肠

谓肠如隔绝而不便泄。《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变……少气骨痿,隔肠不通。”

隔矾灸

间接灸的一种。见《神灸经纶》。取皂矾一斤,煅为末;另取穿山甲一钱,煅为末;木鳖子煅为末,二钱五分;乳香、没药末,各一钱五分,和匀,用冷水调匀,以疮口大小作饼,厚约1分许,贴于疮上,用豆大艾炷灸3-4壮。主治痔漏。

隔姜灸

间接灸之一。取厚3毫米左右的生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待病人觉痛,将姜片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止,适用于一般虚寒病证。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隔酱灸

间接灸的一种。《疮疡经验全书》治脱肛:“取顶上旋毛中百会穴,以酱一匕搽上,艾灸三壮。”

隔韭灸

间接灸的一种。《疡医大全》:“疮毒溃后,风寒侵袭,作肿痛者,用韭菜……捣成饼,放患上,艾圆灸之,使热气入内。

隔食

病证名。指饮食难以下膈入于胃肠。与噎膈、隔同义。陈念祖谓:“膈者,阻隔不通,不能纳谷之谓也。又谓之隔食,病在胸膈之间也。”参见噎膈、隔、格食条。

隔蒜灸

间接灸的一种。《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隔蒜灸,主要用治痈疽肿痛之症。具有拔毒、消肿、定痛的作用。《外科理例》灸法总论:“治毒者必用隔蒜灸。”

隔物灸

灸法之一。即间接灸。见该条。

隔盐灸

间接灸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具有回阳回脱,温补下元的作用。适用于中风脱症,虚寒腹痛,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等。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

隔纸灸

间接灸的一种。《普济方》:“治久喘嗽、咯脓血、有痰不愈者,右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凉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沾些许雄黄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脬(腭),膈(隔)往艾烟,呼吸令患如常。灸毕令患人吃蒸饼一小块压下,仍用秫米粥饮之。”

隔中

阻塞不通,特指心气不通。《素问·气厥论》:“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①指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传为膈。”又谓:“三阳结,谓之膈。”此处之膈,即为噎膈之简称。后世又以“风、痨、臌、膈”为四大证,所谓膈,与噎膈同义。参见噎膈条。

②通“格”字。《儒门事亲》卷五:“《正理论》曰:格则吐逆。故膈亦当为格。”参见关格条。

③指噎塞、反胃。《杂病源流犀烛·噎塞反胃关格源流》:“噎塞,反胃,二者皆在膈间受病,故通名为膈也。”

④横膈膜。《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膈,属肺。”

膈虫病

病名。属古代之九虫之一。即弱虫。《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弱虫又名膈虫。”参见弱虫病条。

膈洞

病证名。出《灵枢·根结》。膈,指饮食格拒;洞,为洞泄泻下。参见膈、噎膈、洞泄条。

膈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膈内拒痛

证名。指胸膈部位疼痛拒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大陷胸汤主之。”此条明示误下后导致正邪相搏于胸膈间,而产生疼痛拒按,又以邪气结滞为主。《医学衷中参西录·太阳病大陷胸汤证》:“膈内拒痛者,胸中大气与痰火凝结之气,互相撑胀而作痛,按之则其痛益甚,是以拒按也。”

膈气

病名。一名鬲气。即噎膈。《圣济总录》卷六十:“人之胸膈,升降出入,无所滞碍,命曰平人。若寒温失节,忧恚不时,饮食乖宜,思虑不已,则阴阳拒隔,胸脘痞塞,故名膈气。”此病名,融会了噎膈病的主证和病机。参见噎膈、鬲气、膈等条。

膈痰

病证名。即痰结实。指痰气结于膈上而致痞满、短气,甚则晕、吐等证。《圣济总录》卷六四:“膈痰者,气不升降,津液否涩,水饮之气聚于膈上,久而结实,故令气道奔迫,痞满、短气不能卧,甚者头目旋运,常欲呕吐。”宜降气涤痰为大法。参见痰结实条。

膈痛

证名。

①胸膈间疼痛。《证治要诀·膈痛》:“膈痛与心痛不同,……膈痛则痛横满胸,比之心痛为轻,痛之得名,俗为之称耳。”亦有认为膈痛即胸痛。(见《医宗必读》卷八)《证治准绳·杂病》:“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各半钱,或挝脾汤加木香如数。痰涎壅盛而痛者,宜小半夏加茯苓汤加枳实一钱,间进半硫丸。”

②即胁痛。《罗氏会约医镜》卷七:“胁痛即膈痛。”参见胸痛、胁痛等条。

膈消

病名。即鬲消。又名上消。《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集注》:“鬲消者,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参见消渴、上消条。

膈噎

病名。即噎膈。龚信谓:“膈噎者,谓五膈、五噎也。”(《古今医鉴》卷五)《古今医彻》卷二:“盖此恙多由忧愁思虑,伤于心脾,血液不生,日渐煎熬,肝火弥炽,肾水益枯,五脏之阴既竭,六腑之阳安得独足,于是槁在上而为噎,槁在下而为膈。”《医学原理·噎膈反胃门》:“原其所由,尽因五味、七情伤损脾肺,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之气,以致精血不生,无以滋荣上焦,而咽喉、吸门干槁坚涩,是以惟饮可下,食则难入,名曰膈噎。治法在于滋阴降火、养血生津为本。”参见噎膈条。

膈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八会穴之血会。在背中,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咳血、吐血、贫血、脊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膈中

病名。属噎膈病。《内经》分噎膈为上膈、膈中和下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灵枢·本脏》:“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参见噎膈条。

根、溜、注、入

穴位分类名。指手足阳经中脉气流行出入的穴位。《灵枢·根结》:“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足三里),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所云根在井穴,溜在原穴,注在经穴或合穴,入在颈部和络穴。

①草木的地下部分,具有固定植株,吸收养分等作用。《灵枢·五变》:“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本,根摇而叶落。”

②养生的根本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③自然界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④四肢末端,经脉之气相合始生之处。《素问·阴阳离合论》:“阳明根起于厉兑。”“少阳根起于窍阴。”另参“根结”。

⑤根源,依系。《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⑥根蒂。引伸指脓疮、肿块位深,推之不移,固着不动。《素问·腹中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曰伏梁。”

根本

①本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②植物的根部。《素问·五运行大论》:“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

根荄

树木及草的根部。荄,草根。《灵枢·刺节真邪》:“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

根结

经络部位名。《灵枢·根结》:“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经脉以四肢末端的井穴为根,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为结,用以说明四肢与头面胸腹之间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根结的具体部位,详见《灵枢·根结》。手三阴三阳的根结《灵枢·根结》中没有记述。后《针经指南》又概括为“四根三结”,将手六经包括在内。参见四根三结条。

根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的井穴。因十二经以井穴为经脉之根,故名。参见根结及根、溜、注、入条。

足后跟。《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跟骨

足后跟骨。《灵枢·本输》:“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跟骨伤

病名。跟骨伤折之病证。见《跌损妙方》。多因坠跌,压砸所致。症见足跟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横径变宽,功能障碍,严重者步履艰难,或不能行走及站立。治宜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后期配合功能锻炼。用药参见骨折条。

跟疽

病名。生于足跟部之肿疡。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证治参见该条。

艮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名。《证治准绳·杂病》:“艮位东北,络通上焦之府,脏配命门,命门与上焦相为阴阳,会合诸阴分输百脉,故曰会阴廓。”因此,艮廓与上焦及命门等的关系较为紧密。临床上应予联系并予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参见山廓条。

艮山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予以命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证治准绳·杂病》:“艮位东北,络通上焦之府,脏配命门,命门与上焦相为阴阳,会合诸阴分输百脉,故曰会阴廓。”艮山廓,也即山廓,参见山廓条。

更年期综合征

现代医学病名。今中西医结合临床亦常用。亦名更年期症候群。是指妇女在经断前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相应发生月经紊乱至月经闭止,同时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内分泌失调,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称更年期综合征。在中医学亦有称“经断前后诸证”。多因妇女将届经断之年,先天肾气渐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将竭,导致机体阴阳失稀,或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症候。症见月经不调,颜面潮红,烦躁易怒或忧郁,头晕耳鸣,口干便燥等,为肾阴虚证。宜滋阴补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若症见月经不调,面白神疲,畏寒肢冷,腰脊酸痛,阴部重坠,纳呆便溏,为肾阳虚症,宜温肾助阳,用右归饮加减;若月经不调,兼见颧红面赤,虚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心悸、血压升高等,为肾阴阳俱虚,治宜益肾阴,温肾阳,方用二仙汤(医院经验方:仙灵脾12克,仙茅、巴戟肉、当归、知母各9克,黄柏5克,水煎两次分服)。此外尚有心肾两虚者,可用补心丹;心阴虚者,可用甘麦大枣汤加味;阴虚肝旺者,可用知柏地黄汤治之。

①天干的第七位。常用以纪年、纪日。

②通“更”。见“庚苍”。

庚苍

变为苍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张景岳注:“庚,更也;苍,木化也。”

庚辛

天干纪日中的庚日和辛日。庚辛属金,在季为秋,与肺和大肠相应,故手太阴、阳明主庚辛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

哽喉

病名。哽者塞也。指异物梗塞于咽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伴疼痛不适,饮食难下。古有药物化哽者,今多以器械取出。

耿肱

宋代医生。履贯欠详。撰《养生真诀》一卷,已佚。

梗舌

病名。指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内之膜者,亦称白膜裹舌。因其将舌尖、舌根部位裹定,使舌活动不便,故称作梗舌。治宜将舌上白膜刮去,以白矾末少许搽之。参见舌膜条。

古代对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因而医生也称医工,属工的一种。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工尾势

导引功法名。出《易筋经》。又作躬尾势、掉尾势。方法为:“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匀,徐徐取入。”

弓反里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主感冒寒邪。

弓反外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主痰热。

公孙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直刺0.5-1寸。艾炷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公孙光

西汉时医家。甾川(今山东寿光县)人,医术精明,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以之为师,得其各种疗法之传授,遂以医名。

公孙阳庆

战国至西汉时期医家。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虽医术高明,因其家境甚富而不为人治病。经同时代名医公孙光推荐,淳于意从其学,尽得其传。阳庆且以其所收藏之医着《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等授之,后淳于意成为西汉名医。

功能性子宫出血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亦多用。指因性腺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周期无规律、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但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子宫出血病。属中医崩漏范畴。临床常根据月经周期变化,按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不同阶段,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如黄体功能不足者,多伴有脾肾阳虚症状,重在补肾健脾固冲。对经血淋漓不断,日久不止,子宫内膜剥脱不全,再生缓慢者,可用化瘀生新法治疗。参见崩漏、月经不调各条。

①治疗。《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②攻伐。《素问·离合真邪论》:“释邪攻正,绝人长命。”

③争斗。《灵枢·口问》:“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④针刺。《灵枢·癫狂》:“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⑤灸治。《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攻之不可,达之不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参见达条。

攻补兼施

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邪实正虚,攻邪恐伤正,补虚惧助邪,需攻邪与扶正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邪结肠胃,气虚而大便秘结,用黄龙汤扶正攻下,以人参、当归、大枣、甘草补虚扶正,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攻邪。

(拼音G)第五篇攻坚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用软坚散结或消瘀的药物,消散或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适用于血瘀、气结,或湿痰凝聚所致的症块、肿核等。如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之类。

攻溃

外科治法之一。又称透脓。即重用透脓溃疮药如穿山甲、皂刺之类,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达到脓出毒泄,肿退痛止的目的。方如透脓散。

攻里

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参下法条。

攻里不远寒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用药法则。指里实热证需用寒凉攻下药时,虽值寒冬季节,亦可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王冰注:“汗泄故用热不远热,下利故用寒不远寒,皆以其不往于中也。如是则夏可用热,冬可用寒。”

攻下派

金、元时期医学派别。其代表人物是张从正。由于张氏在临床治疗中善用汗、吐、下三法,认为治病必先攻后补,以攻下为主,所以后人称他为攻下派。

肱(gōng工)

①指上臂。从肘到肩的部分。

②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

③指胳膊。即从肩到腕的部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自肩下至腕,一名肱,俗名肐膊。”

五音之一。脾音宫,其音沉宏雄壮,大而和缓。

宫颈糜烂

现代医学病名。指由于炎症分泌物的刺激,颈管外口粘膜的鳞状上皮细胞脱落,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覆盖,其表面颜色鲜红,光滑或高低不平,称宫颈糜烂,亦名子宫糜烂。症见白带量多,呈脓性或夹血液,或伴腰酸背痛,疲乏无力,小腹下坠等,可按带下辨证治疗,并采用宫颈局部上药,如地榆丸(生地榆克,生槐花克,明矾50克,龙骨25克,研成细末,放入胶囊)每天一次每次2丸,局部外用,四次为一个疗程,或五重软膏(五倍子、重楼)、胆矾散(方见子宫颈炎)等,以及宫颈局部针刺等法。

宫冷不孕

病名。见《济阴纲目》。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宫泰

晋代医家。雅好方术,凡一艺长于己者,必请教之。善疗诸疾,擅治喘疾,自拟三物散方治喘咳上气,有奇效。

龚倍

明代医家。字瑞芝。金溪(今属江西)人。精岐黄术,医院医官。着《古今医鉴》十六卷(原作八卷),由其子廷贤续编而成,刊于万历十七年(年)。

龚璧

宋代医官。政和(-1年)年间为医学内舍生。政和六年(年)会同曹孝忠、丁阜、许瑾、杜润夫等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校勘。

龚定国

明代医家。生平里籍欠详。撰《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已佚。

龚居中

明代医家。字应园,号如虚子。江西金溪人。精医术,擅长内、外、妇、儿诸科。着《痰火点雪》又名《红炉点雪》四卷(年),详论肺痨病之证治。另着《外科活人定本》四卷(年)、《外科百效全书》四卷(年)、《幼科百效全书》、《女科百效全书》、《小儿痘疹医镜》、《万寿丹书》等。

龚庆宣

南北朝时齐梁间外科医家。晋末,刘涓子姊适龚庆宣从叔祖,涓子寄姊书,并予丹阳薄纸本写《刘涓子鬼遗方》一卷。龚氏家世能为治方,而不传,其孙道庆与庆宣邻居,情颖异常,临终见家有神方,儿子幼稚,遂将方书传予庆宣,庆宣既好方书,受而不辞,自得此方,所治皆愈,谓天下神验。因方书为草体书写,多无次节,乃予以整理,蔟类相从,重新编纂,并为之作序。

龚廷贤

明代医家。字子才,号云林、悟真子。金溪(今属江西)人。父龚倍,医院医官。自幼承庭训,随父习医。尝谓:良医济世,功同良相。故勤研《内经》、《难经》及金元诸家学说,久之贯通医理,遂以医鸣。临证遵古而不拘泥,治多奇中,因愈鲁藩元妃之疾,医院任太医。著述甚富,着有《济世全书》八卷、《寿世保元》十卷(年)、《万病回春》八卷(年)、《小儿推拿秘旨》三卷(年)、《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歌》、《种杏仙方》四卷(年)、《鲁府禁方》四卷(年)、《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六卷(年)、《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六卷(年)、《云林神彀》四卷(年)等。并为其父续编成《古今医鉴》。另著《痘疹辨疑全幼录》、《秘授眼科百效全书》、《云林医圣普渡慈航》、《医学准绳》等,皆佚。子守国、守宁、侄懋官、门人吴济民,得其传,亦以医名。

贡一帆

清代医家。江阴(今属江苏)人。为乡邑名医,尝以“栝楼薤白半夏汤”治愈一患者胸痹症。着《方案》,全名《贡一帆先生方案》,姜成之所辑《龙砂八家医案》予以收藏。

勾点法

推拿手法名。点法的一种。手指微屈,以指端用力按压穴位。常用在肌肉较薄的骨缝处。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寸余,银或钢铁制成,用治胬肉、血筋条。

钩肠痔

病名。肛门部裂伤或兼痔疾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该病为肛门折缝处破烂,大便如羊粪,便后鲜血出,剧痛难忍。治宜内服养生丹,外用药物熏洗,顽固难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相当于肛裂。

钩割法

眼科手术方法。钩起然后割去,用于钩割攀睛胬肉、眼部赘生物等。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

钩镰

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寸余,钢铁制成,用于钩割攀睛胬肉、膜、翳等。见《外科正宗》。

钩脉

脉学名词。指夏季正常的脉象。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钩吻中毒

病名。因误食钩吻出现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解毒诸候》。钩吻又名断肠草、胡蔓藤、烂肠草、黄藤、毒根等,有剧毒。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呕恶流涎,吞咽困难,或腹胀腹泻。继则眩晕语蹇,肢麻无力,甚至抽搐惊厥,直至死亡。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民间常用大量猪油或生油灌服,大剂蕹菜汁、金银花、细叶黄栀子、茅根、动物鲜血灌服抢救。亦可用通肠解毒汤、白矾汤等。《本草纲目》卷四载解钩吻毒药,有荠苨汁、蕹菜汁、葛根汁、葱汁、桂汁、白鸭血、白鹅血、羊血、鸡子清、犀角汁、猪膏等,可资参考。

狗眵眼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为风火眼之俗称。详见该条。

狗癫

病名。因痫发声如犬吠声。即犬痫。《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蓄痫条。

狗肉积

病证名。食狗肉过多,积滞不化之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狗肉积,……满腹中觉热胀闷也。宜杏仁、山楂,方用三棱煎丸。”《医学纲目·脾胃门》:“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发热,妄语,煮芦根汁饮之。”参见食积、肉积条。

狗咽

病名。系指因咽喉疾患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声如狗喘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本病之病因多由风热所致。治宜宣肺清热利咽,可用清咽利膈汤加减。

垢胎

指孕后仍按月行经而产子者。《本草纲目·论月水》:“有受胎之后,月月行经而产子者,是谓盛胎,俗名垢胎。”即激经。详该条。

姑洗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参六律条。

孤腑

人体器官名。指三焦。《灵枢·本输》:“三焦者……属膀胱,是孤之腑也。”张景岳注:“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之腑也。”

孤拐

骨名。即足外踝骨。详核骨条。

孤浆

病状名。亦名胞浆、胎浆。《脉经》:“妇人怀躯六七月暴下余水,其胎必依而堕。此非时,孤浆预下,气血皆虚故也。”即羊水。参该条。

孤星伴月

病名。系指混睛障大部尽去,只剩一翳,洁白映人,似孤星伴月的病证。见《目经大成》卷二。参见宿翳条。

孤穴

位于正中线的单穴。《千金翼方》针邪鬼病图诀:“右以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刺之。”

孤脏

人体器官名。

①指脾脏。心、肝、肺、肾四脏之脉各主四时中之一时,惟脾脉不得独主,故称之。《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张志聪注:“四时之脉,止合四脏,而脾脏之脉各王四季月十八日,不得独主于时,故为孤脏。”

②指肾脏。肾主水,为阴脏,心、肝二脏为阳脏,一阴二阳,故称之。《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水,故不能冻栗。”

辜大安

清代医家。字崇山。四川简州(今简阳)人。年少时聪颖,熟识经史,后改业医,遍读《内经》、《难经》,尤于《伤寒论》有深究,治病灵活机变,有异于当时医流,并擅针灸。其治病甚重视人体质之异,尝曰:“温病用凉药,愈者十之八九,用凉药佐热药,愈者十之二三,是因人之脏腑阴阳不同,气禀虚实各异。”着有《寿世金丹》、《身验良方》、《医方歌括》各一卷。

箍围药

围药之今称。古称敷贴,因其敷药时,药粉将疮肿部位围成一圈如桶箍状,故名。该法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之作用。详见围药条。

箍药

方剂学名词。与围药义同。是在肿疡周围,敷布一圈湿润药泥。有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溃破或制毒扩散的作用。一般用于肿疡初起,溃脓后余肿未消,亦能帮助消肿。通常阳证用金黄散,选用葱汁、麻油、菊叶、丝瓜叶捣汁调敷;阴证用回阳玉龙膏,以热酒调敷。

《古本康平伤寒论》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叶桔泉,叶氏重校后出版排印本,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重予刊行。

《古本难经阐注》

医经著作。四卷(后又有二卷本、一卷本,内容均同)。清·丁锦注。初刊于年。丁氏自称曾获见《难经》古本,其排列次序及文字均与通行本有一定出入。故据此本并参考其他刊本予以校订、注释,注文主要参阅《内经》等书以发《难经》之蕴义,书中颇多个人独到见解,并对某些病证提出方治意见。现存多种清刻本,年后有排印本。

《古代儿科疾病新编》

儿科著作。高镜朗编。本书以现代儿科学知识,将古代八十余种儿科疾病的名称、病原、症状、诊断及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整理,以其引进西说,故论述颇多独到的见解。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

医史文献著作。余岩编。是一部有关我国古代疾病史料的参考书。书中将我国古代五种较早的词书和字书(包括《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及《广雅》)中的病名加以考证和解释,并与现代医学的病名作了一些对照。但这种简单地对号入座的方法难免有些牵强。在具体论述方面反映了不少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古方八阵》

方剂著作。九卷(即《景岳全书》卷五十二-六十)。明·张介宾撰。作者选录前人有关著作中的方剂,按其效用分为8类,称为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共方。在各方之后,间附方义或按语。

《古方汇精》

方书。五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余万,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多种清刻本、抄本及《珍本医学集成》本。

《古方新解》

方剂著作。八卷。清·徐大椿撰于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等40类,共余方。徐氏在各类方剂之首统论病源,并于各方之下另写简注以阐明己见。陆氏更增补明、清医家的方论之后。现存年、年、年三种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

《古今录验方》

方书。五十卷。唐·甄立言撰(《旧唐书·经籍志》题甄权撰)。原书已佚,其中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现存多种精刻本,多种石印本,年后有铅印本。

《古今名医汇粹》

综合性医书。八卷。清·罗美辑。成书于年。此书系作者收辑元至清代医家医论、治法、治验,分门别类整理而成。卷一医论集,以阐述医理为主;卷二脉要集;卷三-八病能集,以内科杂症为主,兼及妇科及五官科、外科。纲目清晰,学术上宗法薛立斋、张景岳。现存多种清刻本、古印本。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类书名。是《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五百二十卷。清·蒋廷锡等编纂,刊于年。本书分类编纂,自《内经》到清初的医学文献余种,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分科治疗;有论有方,内容丰富,叙述较系统、全面。包括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事和医家传记等。现存光绪年间铅印本及影印本,年后有排印本。

《古今医案按》

医案著作。十卷。清·俞震纂辑。刊于年。卷一-八为内科杂病;卷九为女科;卷十为外科和幼科。俞氏按语详辨疑似病案,分析同中之异,使后学有所借鉴。汇集诸家学说予以发挥,指明诊治关键所在,颇多精辟见解。现存多种清刻本和年石印本。年后有排印本。

《古今医案按选》

医案著作。四卷。清·王士雄选辑。刊于年。王氏在俞震编纂的《古今医案按》中选取较好而又有代表性的医案,予以分类,再加按语,进一步阐明治案中辨证、处方之医理,或评论其不足或错误之处,有助于读者深入体会治案的要领。现存光绪间会稽董氏刻本及《潜斋医学丛书》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古今医方集成》

方书名。分上、下二册。吴克潜编。刊于年。书中按照方剂笔划排列收集古今医方约一万余首,每方介绍方名、出处、主治、功效、药物及用量、炮制、服法等项。为方剂学的工具参考书。但有些方剂的出处尚欠确切。现存年大众书局铅印本。

《古今医鉴》

综合性医书。十六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王肯堂订补。撰年不详。本书首论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四篇,作为临证的理论基础;以下分门论述内、妇、小儿及耳、鼻、口、牙、眼等疾病,所搜集文献上自《内经》、《难经》,下迄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家学说。并能结合己见论述病证。所收方剂颇为广泛,其中还记载了不少民间经验方和外治、针灸疗法。现存多种明清刻本,年后有排印本。

《古今医统大全》

综合性医书。又名《古今医统》。一百卷。明·徐春甫辑于年。本书辑录明以前的历代医书及经史百家有关医药资料,分类编写而成。其内容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内经》要旨、各家医论,脉候、运气、经穴、针灸、临床各科证治、医案、验方、本草、救荒本草、制药、通用诸方及养生等。书中除引录古说外,在医学理论方面确实有所阐发。因此,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现存三种明刻本,一种清刻本,两种日本刻本。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丛书。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儒门事亲》、《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外科精义》、《医经溯洄集》、《证治要诀》、《伤寒琐言》等书44种。为医学丛书中较有影响者。现存明万历刻本及多种清刻本。

古拿

(-年)现代医生。蒙古族,又名马俊生,辽宁阜新人。年少时在阜新喇嘛庙中习蒙文、藏文,后学蒙医,先后九年,始独立行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喇嘛寺内兴建蒙医学校。后调内蒙古自治区工作,授“道布车额木齐”,意为最高明之医者,等于是一种技术职称,尝蒙译《四部医典》,并着有蒙医著作多种,其中关于藏医古典著作之《兰他布》,是对《四部医典》的一种补充。他对蒙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职。

古诜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所著有《医明要略》一卷,另撰有《三教保光纂要》三卷,均未见行世。

《古书医言》

医论著作。四卷。日本吉益为则撰于年。本书集录汉以前38种中国古书中有关论医的内容,并加以评述。现存多种日抄本及《皇汉医学丛书》本。年后有排印本。

《古愚山房方书三种》

医学丛书名。清·海阳竹林人辑。刊于年。内容为《解毒编》、《汇集经验方》、《怪疾奇方》。现存两种清刻本。

①饮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

②谷物。《素问·金匮真言论》:“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

③两山之间的夹道。喻指人体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谷疸

病名。五疸之一。因饥饱失宜,湿热熏蒸所致黄疸症。《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伴见食难用饱,小便不利,脉沉等。《圣济总录》卷六十:“失饥饱甚,则胃中满塞,谷气未化,虚热熏蒸,遂为谷疸。其证心下懊闷,头眩心忪,拂郁发烦,小便不利,身黄如橘是也。”治宜清热化湿,用茵陈蒿汤、谷疸丸、加味枳术汤等方。又名黄疸。参见胃疸、胃黄条。

谷道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即肛门。

谷道痒

证名。肛门内痒之证。《诸病源候论》卷十七:“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蛲虫状极细微,形如今之蜗虫状也。”汉墓医书《五十二病方》记有“朐养(痒)”一病,所论“痔者其直((月直))旁有小空(孔),空兑兑然出,时从其空出有白虫。”朐养即谷道痒,为蛲虫引起之肛门内、外作痒之证。证见肛门内外作痒,尤以夜间为甚,若兼见痔漏或继发感染者,可现诸种证候。多发于儿童。治宜杀虫止痒,或兼清化湿热之剂。内服可选芦荟丸,并用百部或其他杀虫之剂煎汤保留灌肠等。

谷瘕

病名。能食便少,久而腹内结块,推之可动者。《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人有能食而不大便,初亦不觉为患,久乃腹内成块结,推之可动,故名为谷瘕也。”参见瘕条。

谷劳病

病名。食后手足重着,默默欲卧之证。因脾胃虚寒所致。证见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方用大麦蘖一升,椒一两,并熬。干姜三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四服(《肘后备急方》卷四)。

谷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参见该条。

谷气

①饮食水谷之气。泛指饮食营养。《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②指人体正气。《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急,谷气来也徐而缓。”

③山谷之气。与脾相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谷气通于脾。”王冰注:“谷气虚,脾受纳故。”

谷雨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谷贼

病名。又名稻谷哽。《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谷贼者,禾里有短穗而强涩者是也,误作米而人食之,则令喉里肿结不通。今风热气在于喉间,与血气相搏,则生肿结,如食谷贼者也,故谓之喉中生谷贼。”宜急取出之。参见哽喉条。

谷胀

证名。因谷食不化所致胸腹胀满。即食胀。《世医得效方·胀满》:“失饥伤饱,痞闷停酸,早食暮不能食,名谷胀。”《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谷胀,即食胀。”详食胀条。

谷症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症见腹大颈细,全身黄瘦。多因小儿哺食过度,脾气受伤不能运化水谷所致。参见丁奚疳条。

即大腿。自胯至膝的部分。《素问·金匮真言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股不收

证名。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股肱

解剖部位名。大腿和上臂。《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

股骨

解剖学名词。又指大腿骨,髀骨,楗。解剖学同名骨。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髌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股胫

解剖部位名。大腿和小腿。《灵枢·厥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

股胫疽

病名。疽之发于股部外侧者。《灵枢·痈疽》:“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根据下文“发于股阴,名曰赤施,”股胫当系股阳,股胫疽即股阳疽。证治参见附骨疽。

股阳

人体部位名。指大腿的外侧面。《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股阴

人体部位名。股指大腿,阴指内侧。大腿内侧称股阴。《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

解剖结构名。指全身骨骼。奇恒之腑之一。《灵枢·经脉》:“骨为干。”骨性坚刚,能支持形体,为身之支架。这种作用有赖于髓的滋养,而髓又由肾所主。《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肾主身之骨髓。”若精髓亏损,骨失所养,则有不能久立、行则振掉之症。

骨痹

病名。

①风寒湿邪内搏于骨所致骨节疼痛,肢体沉重之证。多因骨髓空虚,致邪气乘隙侵袭。《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证见骨节疼痛,四肢沉重难举,有麻冷感。治宜补肾祛邪,用安肾丸、附子独活汤等方。

②指肾痹。《症因脉治》卷三:“肾痹之症,即骨痹也。”详肾痹条。

③指寒痹、痛痹。《医宗必读·痹》:“骨痹即寒痹、痛痹也。”其证痛苦切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参见寒痹、痛痹条。

骨槽风

病名。又名穿腮发、穿腮毒、牙槽风、牙叉、牙叉发等。指起于耳前腮项间,肿硬如小核隐于皮肉、渐大如胡桃,最后牙车腐坏的疾病。即今之下颌骨骨髓炎。多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邪毒上灼而成。临床分风火证和阴寒证两型,风火型多为初起阶段,治宜散风清热,方选清阳散火汤、荆防败毒散加减。阴寒型多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而成气血虚亏,邪毒凝结。治宜祛寒凝,补气血,托内毒。方选阳和汤加减。溃破后有死骨者宜取出死骨,方能愈合。

骨槽疽

病名。膝、踝关节部位之疽病。《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骨槽疽生于膝盖上,并脚踝上腕,其痛时如刀割,其痒如虫钻。”相当于该关节部位之结核病。证治可参见附骨疽条。

骨槽痈

病名。指由于风热上壅阳明,致耳下漫肿,牙关胀痛的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选方消风散合泻心汤。可参骨槽风、牙疔等。

骨出

病名。骨关节部位之脱出原位者。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脱臼。如“凡肩甲骨出”,即指肩关节脱臼。另则系指骨折之断端刺破肌肤而外出者,如“凡皮破骨出差爻。”各参见有关条。

骨骶

经穴别名。见《神灸经纶》。即长强。详该条。

骨癫疾

病证名。癫病深入于骨者。为癫疾之重证。《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参见癫条。

骨毒滞疮

病名。痈疽之生于股内侧箕门穴部位者。见《外科启玄》卷六。证治参见箕门痈条。

骨度

①五度之一。是古人测定正常人体全身骨骼的长短、宽窄、大小的一般数值,作为确定经脉长短的尺度及循经定穴的依据。详见骨度法条。

②《灵枢》篇名。因主要介绍以全身各部位骨度分寸折量的方法,故名。

骨度法

定穴方法之一。出《灵枢·骨度》。古代以骨节标志定出度数,测量人体各部长短、大小,称骨度。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法。即不分人体高矮肥瘦,在一定部位内都折成相同分寸;厘定穴位所在。后世为了取穴方便,经过临床考察,在《灵枢·骨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尺寸作了某些修改。

骨断

病名。即骨折。《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数处如指骨断,止用苎麻夹缚;腿上用苎麻绳夹缚,绳如钱绳许大。”又有数处论及“筋骨寸断”,“骨断筋碎”,“骨碎筋断”,“筋骨碎断”,“两胫俱断”,“一胫断”等等。皆骨折之谓。参见骨折条。

骨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详该条。

骨鲠

病名。指因饮食不慎等使诸骨鲠入咽喉,或误入食道、气道。古人治疗方法有:

①象牙磨水频咽。

②白茯苓、贯众、甘草各等分,共研细末,米汤调服。

③威灵仙、草果、砂仁、白糖、水、醋各半煎汤,频频咽下。今多采用手术治疗。

骨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骨会大杼。”因大杼穴在脊椎之旁,脊椎骨又称杼骨,故称大杼穴为骨会。临床可用于脊椎不利,虚劳发热等骨病。参见八会穴条。

骨火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证见丹之初起,渐从臂发,其色由正赤转变为黑色,甚则见骨者。治可用蒜捣烂厚敷患处。其余可参见丹毒及附骨疽条。

骨极

病证名。骨弱髓枯的危重疾患。《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辨证治疗应区别虚寒、寒热。虚寒者,证见腰背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面肿而垢黑,发堕齿槁,或四肢常冷等,用地黄煎、麋角丸等方。实热者,证见牙痛脑痛,耳鸣面黑,手足疼痛,大小便不通等,用三黄汤。参见骨绝、六极条。

骨节

解剖结构名。即骨关节。《灵枢·五变》:“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骨节烦疼

证名。骨节疼烦的别称。《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湿相薄,骨节烦疼,四肢拘急,不可屈伸。”详见骨节疼烦条。

骨节间

解剖部位名。即两骨相连接处。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参见关节条。

本文来源于临床整理

免责.声明

大众医学助手除原创文章外,内容皆来自网络优质精选文章,未给每一位医学爱好者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本站采用简约、清新的阅读界面给每一位爱好者最优质的阅读体验,若喜欢本







































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
白癜风怎么回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cy/4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