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第一节内治法

内治法三个总则:

消法:是指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如: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毒邪内陷的治疗法则。包括透托法和补托法。如:透脓散、托里消毒散。

补法: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如八珍汤、六味地黄汤。

第二节外治法

一、药物疗法

1.草药:

适应证:红肿热痛的阳证肿疡。

用法:采集、洗净、晾干,加食盐捣烂,外敷。

2.膏药:

适应症: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

用法:阳症:太乙膏(生肌)、千锤膏(提脓);阴症:阳和解凝膏、咬头膏(腐蚀)。

3.油膏:

适应症:肿疡、溃疡、皮肤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

用法:①肿疡期:阳证:金黄膏(散结消肿)、玉露膏(清热解毒);半阴半阳证及瘀血证:冲和膏;阴证:回阳玉龙膏。②溃疡期:去腐生肌:生肌玉红膏;防腐生肌:红油膏;润肤收敛:生肌白玉膏。

4.箍围药:

适应症:外疡无明显肿块。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

用法:阳证(菊花银花冷茶):金黄散、玉露散。半阴半阳(葱姜韭蜂蜜):冲和散。阴证(醋酒):回阳玉龙散。

5.掺药(chān):

①消散药:

适应症:初期局限未成脓。先箍围后掺药。

用法:阳证:阳毒内消散、红灵丹;阴证: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

②提脓祛腐药:能使疮疡内蓄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

适应症:溃疡早期的一种方法。

用法:红升丹(Hg):拔毒,提脓,生新。用于溃疡疮口不敛,肉芽暗滞,腐肉不净。黑虎丹(不含升丹):消肿提脓。主治痈、疽、疔、疮、瘰疬、流痰等证,溃后腐脓不尽。

③腐蚀与平胬药:

适应症:肿疡脓成未溃时,或已溃口小,或胬肉突出,或溃口僵硬,腐肉不脱等妨碍收口时用之。

用法:白降丹、平胬丹。

④生肌收口药:

适应症: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

用法:生肌散、八宝散,阴阳证通用。

二、手术疗法

常用的方法有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挑治法、挂线法、结扎法等。

切开法:适用于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切口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面部脓肿应尽量沿面部皮肤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沿侧方向切开;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因为纵切口在疤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门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

挂线法:适用于瘘管、窦道。

结扎法:适用于头大蒂小的赘疣、痔核以及瘤、脱疽等。

三、其它疗法(略)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健康庆双节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bb/1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