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医生21医生的不嫌弃

  《话说医生》是曾在大连市某新闻媒体工作的宋丽英记者应邀医院   作者|宋丽英          

  有时,我们对自己是嫌弃的。比如,我们嫌弃自己的粪便,嫌弃自己的呕吐物,甚至嫌弃自己剪下来的指甲和脱落的毛发。可是,我们很少去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会不嫌弃我们呢?

  在多年的采访中,医院的门诊、手术室、检验室、病理室、处置室,甚至是ICU(重症监护室)。我看到过医生(准确地说是医护人员)是怎样在显微镜下,面对患者的粪尿、脓血、痰液、分泌物和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遇到过在处置室里为患者清创,飘出的脓血恶臭味儿在走廊里都无法忍受,何况在旁边做处置的医护人员;还有手术室里做肠梗阻或幽门梗阻手术时,梗阻粪便和隔夜宿食的臭味儿无法用语言形容,医生要在恶臭中坚持手术操作。

  知道了吧?这个世界上只有医生(医护人员)不嫌弃我们。

  近期,我接触了一位侧重治疗肛肠疾病的普外科医生。本来,普外科的手术就比其他科手术要“脏”,而这个医生却偏偏选择了“脏中之脏”的肛肠疾病。据说,肛周脓肿必须立即切开肿块,放出的红粉绿各种颜色的脓水,极臭。我几次对这位医生说,如果有这种情况告诉我,我去采访。这位医生却说,大姐,患者太疼了,不能等着你来再处置。再说,也不忍心让你来,太臭了。通常是中午吃饭前,这位医生要给十几个、二十几个患者做肛门清洗换药。中午换药,对于出院的患者来说,可以利用午休时间;对于医生来说,不耽误手术和出门诊。可我采访后,总觉得,刚刚才那么近距离(30厘米左右)面对肛门,这位医生怎么还能吃下去午饭呢?他不嫌弃吗?

  这位医生是不嫌弃的。换药是痔疮手术疼痛的“痛中之痛”。传统手术方法术后要换药20多次。这位医医院、广州医院等我国肛肠治医院学习,再通过研究摸索,形成了自己的“肛肠外科术后无痛治疗流程”。采用这样的方法换药,患者的疼痛大大减轻。采访时,一位小伙儿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做过手术,换药时他疼得直喊直叫。这位医生还学习应用新的手术方法,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采用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不适。尽管这样给医生带来了手术难度,但却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对于不能避开肛管必须触碰的,这位医生为了减轻患者疼痛,选择了使用长效麻醉药物(可止痛15天左右)。然而,这样又增加了感染的几率。为了既不痛又不感染,这位医生采取更加细致的处置办法:精细清创、点状注射药物。这样,换药时,医生与患者肛门的距离越来越近,近到了无法嫌弃的位置。

  其实,医生的治疗方向是可以选择的。如果嫌弃完全可以不选择治疗那个部位的疾病。这位医生真的是不嫌弃。采访时,他在手机上翻出一张痔疮照片给我看,我一下子闭上了眼睛,可他却说,要治成像婴儿的肛门一样。为了能“治疗成像婴儿的肛门一样”,这位医生掌握了各种治疗肛周疾病的方法,并通过改良让这些方法更加完善——TST手术术式,根据痔核的分布情况,有选择地切除吻合痔上黏膜,以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TST超微创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治疗时间,使手术更加微创化,维护了肛门的精细功能,避免了传统手术常见的水肿、肛门狭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的不嫌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美德。

(注:这位真心不嫌弃患者的医生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张颖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zz/8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