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百宝书极罕见病例猫吞食缝衣针

极罕见病例!猫吞食缝衣针后竟移行至脑干,手术成功取出!

EmilyJCottam和KristiGannon

EmergencyandCriticalCareDepartment,OradellAnimal

Hospital,Paramus,NJ,USA

宠医客编译,如需转载请与宠医客联系

本论文摘要

病例概况:一只1岁已绝育的雌性本土短毛猫连续6周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且逐渐变得不爱运动,最终发展为右侧偏瘫。我们在动物的脑干发现了一根缝衣针,手术成功取出该异物后几天到几周内,患猫的神经学功能恢复正常。

重要性及新颖性: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关于猫意外吞食缝衣针并移行至中枢神经系统,且成功治疗的病例报告。(本论文发表于年6月的《JournalofFelineMedicineandSurgery》)

概论

人医和兽医都有大量关于异物在身体里移行到很远部位的报道,这些异物有的是吞下去,有的是通过别的方式进入身体的。异物进入身体后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出现临床症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时候的临床症状与异物的最终停留位置具有相关性,也与受影响部位可能发生的感染和炎症有关。长而尖的异物更容易发生移行,例如枯枝、草芒或缝衣针,因为它们的形状使它们更容易穿透软组织并在其中移动。本报道描述了一个缝衣针通过猫的口咽部移行至脑干的罕见病例。

病例描述

一只1岁已绝育的雌性本土短毛猫由于过去24小时内轻度萎靡、干呕以及偶尔打喷嚏前来急诊就医。宠主在家给患猫量体温为39.8℃,所以带猫过来看病。体格检查发现患猫体温升高(39.9℃),明显焦躁,且牙龈疼痛。牙龈炎波及到多颗牙齿但是并不是整个牙龈都发炎,其严重程度对于这样一只年轻猫来说是很重的。双侧鼻粘膜有少量分泌物。其余体格检查项目未发现明显异常。我们与宠主讨论了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以及应该采取恰当的牙科护理。处方药物后宠主带患猫回家,叮嘱宠主5-7天后再联系熟悉的兽医师。药物治疗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3.75mg/kg每隔12小时口服一次;丁丙诺啡,0.01mg/kg每隔12小时口服一次。

6周后患猫由于突然不愿意移动或走路而再次就医。宠主感觉猫的行为明显发生了改变,但是猫并没有创伤史。上呼吸道症状仍在继续,包括浆液性的鼻分泌物。体格检查发现患猫步态正常,但是不愿意将脖子向两侧弯曲。其余体格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病患再次回家使用丁丙诺啡治疗,并叮嘱宠主如果2-3天医院。

2天后,患猫由于临床症状恶化而再次就诊。宠主反映患猫走路不正常,会在家里到处匍匐前行。患猫在呻吟,貌似是因为疼痛,并且仍然抗拒在屋子里移动,还出现了厌食。体格检查发现患猫很迟钝,还有右侧偏瘫,前后肢都出现伸肌僵直。病患的右侧没有本体感受,也没有回缩反射。头部左侧倾斜,但头部神经学指标还没有超出正常界限。行影像学检查后(图1)由有资质认证的影像学专科医生读片。结果显示动物体内有一个金属异物,外形与缝衣针相符,在C1锥孔与头骨的枕骨大孔之间。让患猫住院以进行麻醉(氢吗啡酮0.1mg/kg每隔4小时IV)、监护以及移除异物。

图1、头部和颈椎的腹背位片。

第二天手术探查患猫的颈部。一夜之后,病患的神经系统状况有所恶化,现在已经出现无法行动的四肢瘫痪,且前肢运动功能极差。术前的血液检查结果都正常,术前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提示针大约还是在之前的位置。手术选择左侧背部通路,钝性分离肌肉和筋膜,直到能够触诊定位到针。针的末端很靠近C1椎体,嵌入了周围的筋膜中。轻柔地将针取出后,术者发现有很少量组织粘连在了针的另一端,但是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的损伤。没有对组织做微生物培养和药敏实验。术后按8mg/kg给患猫皮下注射头孢维星和术后镇痛药(丁丙诺啡,0.02mg/kg,每隔6小时IV)。

患猫刚刚手术完之时仍有头部左倾的情况,但是已经开始活动四肢,尤其是右侧,力气比术前大很多。如果辅助站立,患猫会主动尝试行走,但是非常不协调,且患猫无法自主站立。住院的第3天,患猫头不再倾斜,能够以轻微不协调的步伐自主行走。住院第4天,术后第2天,患猫食欲恢复,出院。宠主反映患猫现在情况不错,术后大约5个月进行了电话回访。

讨论

之前兽医关于口咽部异物(oropharyngealforeignbodies,OFB)的报告记录的是急性(就诊前7天内)和慢性(损伤发生早于就诊前7天)病例。急性OFB包括流涎增多、吞咽困难、疼痛、抗拒移动头部、张嘴或空嚼、眼球突出或眼球内陷、泪腺脱出以及可触诊到的颈部肿胀或脓肿。并不是所有病例都会发热,严重一些的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慢性OFB更容易出现脓肿和相关的瘘道,这会促使宠主带动物来看病。报道提及这些病患与全身性疾病的相关症状比较少。有一项研究还发现慢性病例的预后更差,这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疾病初期没有正确处理、慢性炎症组织的形成以及异物破碎和移行导致再次移除很困难。

本病例中,结合病史和时间线,最可能的病情发展过程是始于动物到急诊科初诊前误食缝衣针的时候。初诊时记录的临床症状(干呕、牙龈疼痛和发热)与关于急性OFB的之前文献报道相符。鼻分泌物可能是口咽部的异物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渗出物通过鼻咽部进入鼻腔,最终从鼻孔流出。广谱抗生素和止痛药缓解了初始临床症状,但是由于针一直在迁移,猫表现出一系列与异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位置相符的临床症状(不愿意动、步态异常最终发展为偏瘫,然后四肢轻瘫和精神沉郁)。

穿透性慢性OFB病例经常会形成继发于异物本身的脓肿,或者是在移除异物后,原本的位置因为在发生创伤时有细菌增殖而继发脓肿。有记录的慢性OFB病例大多数都是木质异物,常见的有小木棍——有两个研究发现占比57%和72%。大部分这些相关病例都是犬在玩耍的时候被木棍所伤。木片会破碎变成OFB迁移异物,让组织感染微生物。现代缝衣针大多是钢针,可能有混合其他金属以防止锈蚀。因此在这个病例中,移行的缝衣针这种金属材料没有什么孔隙,不容易碎裂,所以针给移动经过的组织带来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较低。也有可能初诊时开处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杀灭了大部分猫皮肤或口腔粘膜表面的最常见细菌,本来这些细菌是会被缝衣针带到更深层组织的。

人医报道过缝衣针移行进入肝脏、心包、纵隔、颈椎、肺、阑尾、右心室以及最常见的大脑。

大多数的非脑部病例都是由于误食造成的,有的是意外,有的是故意的。大部分进入脑内的缝衣针病例,与在囟门关闭前用针杀婴的失败行为有关,这种针一般都垂直于前囟门附近的颅顶,最常见临床症状有头疼、癫痫以及本体感受缺失。最开始出现症状可能是在成年以后,还有许多无症状的病例,是出于其他无关原因的头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了针。对于这些迟发性的以及无症状的病例,有一种假设是认为,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病患在婴儿时期被插入了针,所以与之相关的炎症反应较弱。

将针移除一般都能够使神经学症状消失,虽然并不是所有病例都会把针移除。对于没有症状的病例,或者针已经迁移到大脑中难以触及的区域,会不采取干预手段。有人相信大脑插入缝衣针的相关头疼是针周围的铁锈造成的,但是占位性损伤可能也是一部分原因。

在兽医领域,有大量关于缝衣针异物迁移的报道。医院诊断出的缝衣针异物病例,最近发表的一个回顾性研究讨论了吞针以后三个最常见的移行部位,分别是口咽部区域、上消化道以及下消化道。无论犬猫,上消化道是在确诊时最常见的移行部位。除了这些“常见”区域,还有缝衣针进入犬的腹部和心肌的报道,甚至有缝衣针导致犬膀胱内出现鸟粪石尿结石的病例报道。另一个文献中,一只8岁的拉布拉多寻回犬接触到了针线包,然后在颈椎管里发现了缝衣针,在那个病例中,病患移除异物后已完全康复。这种兽医病例中猫占多数,大概是因为缝衣针有能够引起猫咪兴趣的缝衣线。有一个关于猫吞食缝衣针的病例报道,穿透咽部然后移行到了下眼眶区域,左侧第三前臼齿的背侧,但是据我们所知,小动物中还没有缝衣针移行到大脑的病例报道。

脑干包括大脑间脑后的区域(延髓、脑桥和中脑)。在它的众多功能中,包括心血管和呼吸功能控制中心,同时还控制头部的感知和运动功能,包括眼部运动和前庭系统。大脑这一区域的损伤会导致精神状态改变,本体感觉改变以及步伐异常、第Ⅲ至Ⅻ脑神经障碍以及中枢前庭功能障碍。本病例的缝衣针看起来已到达C1脊椎和枕骨大孔(图1和图2),可能穿透了脑干导致了神经学障碍,引起临床症状。

图2、头部、颈椎和胸椎前部的侧位投照。

从我们能够用于总结的图片来看,我们无法十分确定这个针穿透了脑干。要确定这个异物是否穿透组织,核磁共振(MRI)是比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但是,金属可能因为磁场干扰从而导致图像扭曲。异物还有可能并没有附着于纤维组织或没有固定于骨性结构(就像微芯片植入或手术植入物中的有些情况),当暴露于MRI高强度磁场时反而会发生移动。在这个案例中,由于想检查的区域直接与金属物体相接触,很有可能我们由于图像扭曲而无法充分评估这一部位。还有可能因为MRI检查而使缝衣针移动从而对组织造成了额外损伤。我们认为X线检查和临床症状已提供足够信息,让我们可以向主人提出手术治疗的建议。

结论

据我们所知,这是通过手术成功移除猫脑部的缝衣针的首个病例报道。本病例移除缝衣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没有出现脓肿或相关瘘道可能是因为早期使用了抗生素,或者金属材料不是移行过程中携带细菌进入深层组织的良好载体。这个病例进一步说明了通过恰当的管理,异物迁移引起的中枢神经穿透性损伤是有可能痊愈的。

好课推荐:

点击链接查看:超实用!11月7-10日,含一半实操的头颈部外科手术(南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xl/9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