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夏天了,本该是露肉的季节,但有些疾病就是极其讨厌又扫兴,比如湿疮(湿疹),看似无大病,但对花容月貌的损伤,是毋庸置疑的。而湿疹带来的阵阵瘙痒,也是难以言喻的痛苦。湿疮悄悄爬上身,到底该怎么办?宋氏国医堂有妙计!
小伙伴们对湿疹误解很深啊,宋氏国医堂就责无旁贷地给大家科普一下老百姓都“知道”的湿疹吧~
何为湿疮
湿疹在中医上又叫湿疮,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中医学文献对本病早有记载,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浸淫疮记载:“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搔津黄水,浸淫成片。”
病因病机
中医角度:
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
西医角度: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一、急性湿疮:
急性湿疮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可发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亦可泛发于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唇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继而在潮红、肿胀或其周围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损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态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自觉瘙痒,轻者微痒,重者剧烈瘙痒呈间隙性或阵发性发作,常在夜间增剧,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可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
二、亚急性湿疮
亚急性湿疮多由急性湿疮迁延而来,急性期的红肿、水疱减轻,流滋减少,但仍有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或轻或重,一般无全身不适。
三、慢性湿疮
慢性湿疮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慢性湿疮,其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皮纹显著或有苔藓样变,触之较硬,暗红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间有糜烂、流滋,自觉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情绪紧张、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时为甚。若发生在掌跖、关节部的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不等,常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等全身症状。
常见类型
特定部位及特殊类型的湿疮虽有上述共同表现,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或特殊的致病条件,湿疮可有下列特殊类型。
(一)头部湿疮发于头皮者,多有糜烂、流滋,结黄色厚痂,有时头发粘集成束状,常因染毒而引起脱发。发于面部者,多有淡红色斑片,上覆以细薄的鳞屑。
(二)耳部湿疮好发于耳窝、耳后皱襞及耳前部。皮损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及裂隙,也有耳根裂开,如刀割之状,痒而不痛,常称割耳疮,多对称发生。
(三)乳房部湿疮主要发生于女性,表现为乳房皮肤潮红、糜烂、流滋,上覆以鳞屑,或结黄色痂皮,自觉瘙痒,或由皲裂而引起的疼痛。
(四)脐部湿疮皮损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片,有流滋、结痂,边界清楚,不累及外周正常皮肤。常有臭味,亦易染毒而出现红肿热痛,伴发热畏寒,便秘溺赤。
(五)手部湿疮皮损形态多种,可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反复发作,可致皮肤粗糙肥厚,冬季常有皲裂而引起疼痛。发于手背者,多呈钱币状;发于手掌者,皮损边缘欠清。
(六)小腿部湿疮多见于长期站立静脉曲张者,皮损主要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的内外侧。常先有局部青筋暴露,继则出现暗红斑,表面潮湿、糜烂、流滋,或干燥、结痂、脱层,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出现皮肤肥厚粗糙,色素沉着或减退。
(七)阴囊湿疮多发于阴囊,有时延及肛门周围,少数累及阴茎。急性期潮红、肿胀、糜烂、渗出、结痂;慢性期则皮肤肥厚粗糙,皱纹加深,色素沉着,有少量鳞屑,常伴有轻度糜烂渗出。病程较长,常数月、数年不愈。
(八)婴儿湿疮多发于头面部,尤常见于面部,在面部者,初为簇集性或散在的红斑或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的鳞屑和黄色痂皮。轻者,仅有淡红的斑片,伴有少量鳞屑,重者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浸淫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自觉瘙痒剧烈,患儿常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一般1—2岁之后可以痊愈。
(九)四弯风多见于肘窝、胭窝或四肢伸侧,皮损类似播散性牛皮癣,皮损为多数密集的小丘疹,常融合成片,苔藓样变明显,其上有细薄鳞屑,部分患者伴有消瘦、便溏、纳呆、神疲乏力、头晕、腰酸、发育不良等症状。
图解湿疮
鉴别诊断
一、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相鉴别。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以红斑、潮红、肿胀、水疱为主,形态较单一,边界清楚,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不复发。
二、牛皮癣与慢性湿疮相鉴别。皮损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尾骶部。初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后融合成片,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皮损边界清楚,无糜烂渗出史。
宋氏中医有妙招宋氏国医堂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湿疮(湿疹)严格按照患者的体质情况,组方施药,清热健脾利湿,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纯中药治疗,内服外洗,双管齐下,坚决避免使用激素掩盖病情,疗效稳定确切;根据患者年龄阶段不同,宋氏国医堂制备有中药散剂、丸剂、膏剂;外用霜剂、喷剂。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兼顾便捷和口感,深受湿疮(湿疹)患者好评和推崇。后期应用中药颗粒剂,提高患者免疫力,巩固防复发。
湿疹高发的季节,别被药厂的谎言欺骗了治疗湿疹,如果单纯选用外用药治疗,宋毅医院就诊,在专业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按治疗指南使用药品,不要把外用激素想象成洪水猛兽,也不要滥用强效激素药膏,更不要轻信所谓的纯中药不含激素。有报道称,在英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中医诊所,经常会有所谓的不含激素药膏被检测出含有地塞米松之类的激素,在中国,很多诊所进购的非国药准字药膏、自制的某些宣传无激素的湿疹药膏里偷偷摸摸违法添加激素的情况更严重。与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滥用激素药膏,不如明明白白合理使用激素药膏。
常见糖皮质激素药物分级表
感谢郭琳药师手写表格
预防与调摄1、护理上都需要注意避免日晒、过热等物理性刺激以及紧张、焦虑等的精神刺激。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
2、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
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4、治疗期间,饮食禁忌:
戒吃海鲜、水产(鱼、虾、螃蟹、海带、紫菜、莲菜等)、蛋类等食物,以及用炸过水产后的油烹饪的食物;
戒食浓茶、酒类、生姜、生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食所有以鱼虾粉为添加剂或含有防腐剂的零食,如方便面、火腿肠、薯条、虾条等;
5、发病后一定医院进行治疗,正确使用药物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