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784939.html
一、医院简介
医院于年建成开诊,朱德同志题名,是医院。年震后重建,占地面积约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张,实际开放床位张,年门诊量.8万人次,年住院病人5.9万人次,手术1.6万例。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90个,现有职工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教授65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人,博士后6人,博士53人,硕士人。医院拥有高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临床技能中心,师资力量雄厚,是河北医科大学唐山临床医学院,华北理医院,医院,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教学审核评估和临床医学认证,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区域医疗和健康管理中心。
医院现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单位13个,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8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级重点发展学科9个、18个唐山市专科专病联盟。医院是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心内介入培训基地,美国心脏学院ACC教育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河北省烧伤研究所、河北省颅脑损伤研究所、河北省院士工作站、河北省引智示范基地、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唐山市临床分子诊断与治疗重点实验室。是唐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试基地,年、年曾承办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试。
医院力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科学思维活跃、高素质、创新型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期待有志学子选择医院,让这里成为你梦想起飞的地方!
二、招生专业
学术型
01
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导师人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
内科学
01心血管病学
7
02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5
03风湿病学
3
04呼吸系病学
1
05消化系病学
1
06血液病
1
神经病学
7
皮肤病与性病学
2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8
临床检验诊断学
5
外科学
01普通外科学
9
02骨外科学
3
03泌尿外科学
2
04胸心血管外科学
5
05神经外科学
8
06整形外科学
2
妇产科学
2
耳鼻咽喉科学
1
肿瘤学
2
麻醉学
4
急诊医学
2
护理学
5
口腔临床医学
1
专业型
02
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导师人数
内科学
01心血管病学
7
02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5
03风湿病学
3
04呼吸系病学
1
05消化系病学
1
06血液病
1
神经病学
7
105皮肤病与性病学
2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8
临床检验诊断学
5
外科学
01普通外科学
9
02骨外科学
3
03泌尿外科学
2
04胸心血管外科学
5
05神经外科学
8
06整形外科学
2
妇产科学
2
耳鼻咽喉科学
1
肿瘤学
2
麻醉学
4
急诊医学
2
全科医学
1
临床病理学
1
药学
1
三、导师简介
(一)外科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01普通外科学
导师简介胡万宁,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九三学社唐山市委主委、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唐山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管理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医院管理分医院联盟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分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老年学学会理事会理事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抗癌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长、唐山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编、主译、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获国家级专利5项。主持并参与5项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并参与其它省市厅局级科研课题10项,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河北医学科技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外科学
导师简介张学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科主任。
兼任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便秘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肛肠创新联盟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NOSES专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常委;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京津冀雄蒙工作部副主任;河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手术记忆研究会境外常委;河北省优生优育协会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胃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顾问;唐山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唐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唐山市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肿瘤学会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名医;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名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知名专家。担任《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审稿专家。曾于日本进修消化外科,师从高桥孝。与日本肛肠学会理事长楠正人教授、日本三重大学结直肠外科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基础实验、临床进修、保送读博等有长期合作关系。从事大肠肛门疾病领域,擅长主治顽固性便秘的综合诊断及内外科治疗方法;省内率先开展STARR术治疗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直肠脱垂,及四重排粪造影、三粒法慢传输试验;国内率先开展TRANSTAR术;省内率先开展PPH术治疗痔,双吻合器PPH治疗重度痔,外痔切除缝合术;省内率先开展生物补片封堵法治疗成人肛瘘,LIFT术治疗成人肛瘘;应用MRI、CT三维重建诊断复杂肛瘘、复杂肛周脓肿;腹腔镜阑尾、结直肠癌及其他良恶性疾病等手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ISR术),3D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手术,省内率先开展肠镜下阑尾炎治疗,开展肠梗阻导管、肠道支架、球囊扩张治疗肠梗阻、肠道狭窄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炎性肠病、坏死性筋膜炎;结直肠肛门先天性疾病(巨结肠、肛门闭锁等)的治疗。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期刊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大肠肛门疾病
导师简介刘晓刚,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肝胆外二科主任,国家住培基地外科教研室主任。
兼任河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国胆石症微创规范诊治联盟委员,河北省抗癌学会胰腺癌分会常委,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委员会常委,河北省肿瘤防治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肿瘤防治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肝胆胰疾病诊治专科联盟常委,唐山市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河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医院“患者满意十佳医生”。从事肝胆外科工作26年,具有丰富的肝胆胰脾疾病诊治经验,常年开展肝门胆管癌切除、肝癌切除、胰腺癌切除等Ⅲ、Ⅳ级手术,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技术在河北省处于领先水平,致力于微创手术开展,在唐山市率先开展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结石取出术,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河北省科技成果奖2项,唐山市科技成果奖4项。
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胰脾疾病临床研究与外科治疗
导师简介王爱军,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肿瘤外二科。
兼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唐山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工作24年,一直从事普通外科专业,擅长的专业技术领域为胃肠肿瘤。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2项,目前主持承担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1项;第一完成人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
导师简介李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肿瘤外三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肿瘤学分会委员,唐山市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从事腹部外科专业技术领域,擅长胃肠肿瘤外科的根治性手术。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2项;发表学术期刊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
导师简介郭宝文,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肿瘤外一科。
兼任河北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肿瘤防治联盟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精通普外科常见病及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擅长胃肠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各种普外手术。在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一篇。参与省市多项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主研人的“大肠癌中MMP-7.MVD.IGFs.FADD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获年度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获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主要研究方向:普外肿瘤
导师简介王军,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胃肠外二科主任。
兼任中国医促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解剖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减重与代谢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胃肠病防治组副主委,河北医师协会肥胖与糖尿病委员,唐山市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理事,胃肠组常委。年获唐山市卫生局三等功嘉奖,医院优秀中层干部嘉奖,年1月获九三学社唐山市委科教兴国三等奖。在全市最早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深静脉植入式化疗泵植入术等。率先在医院开展双吻合器法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近年来在常规肝、胆、胰、脾、胃肠、甲状腺、乳腺、疝、血管等开放手术基础上,大力开展腹腔镜技术,每年完成余例手术,手术量和手术范围在唐山市、乃至河北省都名列前茅。近年来,作为主研人已完成省、市科研项目3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5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辑论著2本,参与完成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普通外科各种疾病(包括:腹腔镜微创胃、肠癌的治疗,各种腹壁疝,减重代谢外科,急腹症,胃肠间质瘤等)
导师简介马晓龙,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胃肠外一科主任。
兼任唐山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胃肠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胃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唐山市外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唐山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曾被评为唐山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在20年的外科临床工作中,主要诊治普通外科各类疾病,尤其擅长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腹部各类疾病,包括胃结直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疝和腹壁外科;急腹症等,多种手术为我院首开。在胃肠道肿瘤治疗方面,5年生存期及生存率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外科急腹症,重症腹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复杂肠梗阻肠漏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获河北省科技成果两项,获唐山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5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论著2本;承担河北医科大学本科生教学工作多年。主持完成省继续教育项目4项。
主要研究方向:普通外科各类疾病,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腹部各类疾病(包括胃结直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疝和腹壁外科;急腹症等)
导师简介冯俊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肿瘤外二科。
一直从事普通外科专业,擅长胃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被评为河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医院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参研“结直肠癌相关基因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二氢青蒿素对胃癌细胞作用的效果及机制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钙黏素的含量及临床意义”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其他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多次获得省级、厅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02神经外科学
导师简介崔建忠,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副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
兼任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卒中学会出血性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曾以博士后身份赴美国LomaLinda大学从事脑保护研究,后以国际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BNI神经外科中心,师从国际著名脑血管病治疗大师Spetzler教授学习近两年,归国后再次以临床博士后身份师从首都医院赵继宗院士,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双博士后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神经外科医生。在脑血管病方面尤为擅长。率先在国内提出脑出血患者早期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挽救患者生命,还要保护患者大脑重要的神经传导束--皮质脊髓束的功能。率先在国内使用自主研发设计的多功能导引头架系统,开展了脑出血精准微创穿刺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率先成立了由神经外科、神经危重症学科、神经康复科以及护理专家共同组成的脑出血偏瘫患者临床救治康复一体化新型学科,开设脑出血偏瘫门诊和病房。对出院患者进行动态随访并指导其后续康复,使脑出血患者救治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年在唐山地区组建“唐山市脑出血精准预防救治康复联盟”,创建了“河北省颅脑创伤研究所”以及“唐山市颅脑创伤昏迷促醒救治中心”,使唐山地区的颅脑创伤救治和昏迷促醒治疗水平步入国家队的行列。
人才培养
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后备人才,如洪军主任为代表的现代颅脑创伤昏迷危重症救治促醒团队、王凯杰主任为代表的现代脑血管病以及神经危重症救治康复团队、卢永刚主任为代表的精准颅内肿瘤、脊柱脊髓疾病手术治疗团队、徐翔主任为代表的神经介入团队脱颖而出。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20名,培养青年医师40名。学术成果用于全国培训班10余次,技术讲座50余次等,受众人数达余人次。为河北省神经外科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和提高做出了贡献。成果转化已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集颅内病变精准定位、穿刺手术、传统开颅术中脑内病变精准定位、手术切除的多功能颅脑定位导引手术头架系统。
科研奖励
1、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市奖多项。
2、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论著、SCI论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微创神经外科学》1部,参译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篇被SCI收录,其中1篇发表在美国神经外科杂志,1篇以摘要形式发表在美国神经化学杂志。论文在SCI数据库中被引用85次,单篇引用最高34次。
主要研究方向:1.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的精准外科诊断治疗;2.颅内微小病变精准定位、穿刺诊断治疗以及微创手术治疗;3.脑出血危重症患者救治以及促进脑出血、脑梗死偏瘫患者再行走一体化康复治疗;4.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救治与促醒的临床救治以及基础研究;5.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导师简介张宏义,主任医师,教授,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河北省抗癌学会副主委;中西医结合河北省神外学会副主委。中西医结合河北省小儿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委。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专业30余年,擅长各类颅脑脊柱肿瘤手术治疗;脑脊髓血管病治疗;帕金森病等各类功能神经外科疾病手术治疗。近年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期刊20余篇,合译出版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脑脊髓肿瘤、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帕金森氏病等功能神经外科病的外科治疗
导师简介徐翔,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
年前往美国纽约州BuffaloMillardFillmoreGatesHospital做访问学者学习神经介入。。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组长,河北省医学会介入学会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学会理事,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学会脑血管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发表SCI收录文章3篇,中华系类杂志文章4篇,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文章8篇。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1项,省卫生科技1等奖1项,承担省重点课题1项。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导师简介洪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意识障碍与促醒学组委员;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意识障碍学组委员;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创伤与重症学组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会常委;唐山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交流访问学者。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中华创伤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目前主要从事重型颅脑创伤的规范化救治、神经危重症、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神经调控以及脑保护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重型颅脑创伤的规范化救治、颅脑创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促醒以及脑保护研究
导师简介王凯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现任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副主任。
兼任河北省卒中学会出血性外科分会秘书,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重症学组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外科手术和电生理监测。本人擅长及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及神经危重症。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作为第四研究人获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华创伤杂志》等刊物。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重症和脑血管病外科方向
导师简介王金林,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神经外二科。
兼任河北省老年学会脑血管外科治疗组委员。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院进修学习,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核心杂志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危重症及脑血管病外科治疗
导师简介王耀伍,医学博士、神外一科主任医师,首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神经外一科。
兼任中华医药学会脊柱微创学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癫痫学会神经电生理学会常委,京津冀胶质瘤协作组常委,唐山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胶质瘤学会常委。曾于北京天坛、宣武、上海华山和四川华西等国内神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交流,并在德医院作访问学者,师从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PeterVajkoczy教授。在唐山市率先开展胶质瘤分子病理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唤醒手术切除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癫痫的外科治疗及帕金森病DBS治疗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市级2项,发表核心期刊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神经系统肿瘤,神外功能疾病包括癫痫,帕金森病及各种疼痛,神外重症,脊柱微创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帕金森病DBS治疗,脊柱微创,慢性疼痛的外科治疗
导师简介刘兴宇,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承德医学院讲师。现任职于医院神经外二科。
五年来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先后参与承担省、市项目近10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l收录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6篇,其中一篇发表在《中华创伤杂志》上;获河北省科技成果3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年工作突出,被评为医院优秀职工,获市级嘉奖。
主要研究方向:脑出血、脑创伤及颅内肿瘤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03整形外科学
导师简介徐刚,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省医院副院长,河北省烧伤研究所所长,医院烧伤整形科(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省重点专科和河北省烧伤研究所所在地)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修复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河北省烧伤整形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烧伤整形学会主任委员,任《中国康复杂志》编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编委。先后荣获唐山市知名专家,唐山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北省十大优秀青年,河北省青年文明号标兵,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先后承担并主持省、市(厅)级科研项目17项,已完成14项,其中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并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1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篇,医学著作2部,引进并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项目60项。承担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和承德医学院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先后培养烧伤与整形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15名,为省内外培养烧伤整形专业中高级骨干人才37名。
主要研究方向:烧伤休克、严重烧伤脓毒症综合救治、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与大面积特重烧伤创面修复与功能康复、各种慢性创面的临床修复
导师简介赵宇辉,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烧伤整形一科主任。
兼任中华整形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医学与再生医学分会理事、河北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免疫学会烧创伤分会常委、唐山市医学会第三届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常委兼秘书、唐山市医学会第二届烧伤与整形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常委。年毕业后一直从事烧伤整形临床工作,先后参与开展了烧伤浸浴治疗、烧伤早期血浆置换治疗、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瘢痕精修、各种轴型皮瓣及游离皮瓣转移术、在烧伤整形领域开展了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封闭灌洗技术、人工真皮移植技术、水刀清创技术、穿支皮瓣等多项省市级三新项目。在中华烧伤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2项;获省卫生厅2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创面修复
04胸心血管外科学
导师简介丁毅,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医院院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唐山心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副主编。从医30多年,一直从事心胸外科工作。曾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多次“记功”。荣获市内“创新创效先进集体”、“医德医风标兵”、“患者信得过的好医生”、“百名优秀青年”和唐山市第四批拔尖人才等称号。擅长各类心脏、胸及血管手术:冠脉搭桥术、心脏双瓣置换术、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主动脉瘤、大动脉夹层瘤的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肺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大气管肿瘤袖状切除术、肺癌肝癌射频消融介入术等,开展心脏手术死亡率<0.6%。
主要研究方向:心胸肿瘤的临床研究
导师简介任淑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胸外科主任。
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做访问学者,师从国际著名胸外科专家MarkK,Ferguson教授学习一年。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胸部肿瘤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北省胸心外科分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食管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女医师协会理事、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胸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唐山胸心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胸外科专科联盟理事长、唐山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委)、中国抗癌学会唐山市分会理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在肺癌、食管癌及纵隔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及胸部疾病的微创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积极开展科研协作和技术攻关,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主持并完成多项省、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科研工作。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多篇论著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以及《中华医学杂志》及外文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其中SCI文章7篇。
主要研究方向:肺癌、食管癌
导师简介付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胸外科。
兼任唐山市抗癌协会理事,唐山市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从事胸外科专业技术领域28年,擅长食管癌、肺癌、纵膈肿瘤、胸部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胸腔镜的微创治疗。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4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发表学术期刊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
主要研究方向: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的早诊、早治及个性化治疗
导师简介王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医院副院长,心外一科主任。
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工作20余年,共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年在唐山市首次开展胸骨下段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于年首次进行微创小切口多支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取得成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开创国内乃至国际小切口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领域为数不多的先例。开展微创瓣膜病和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及大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工作业绩突出,38岁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体外循环对瓣膜置换病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核转录因子抑制剂对肺移植供体肺保护作用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桥血管通畅率的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完成科研论著数十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年在唐山市率先独立开展体外循环下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05泌尿外科学
导师简介裴琼,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泌尿外一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泌尿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华北结石防治基地委员。河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唐山市级重点学科泌尿外科学科带头。年始率先在本地区开展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等复杂微创手术;开展经皮肾镜手术余例、输尿管软镜手术余例,一次性清石率均达到了95%以上,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剜切术余例。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期刊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泌尿系肿瘤,尿石症,前列腺增生症,肾脏移植
导师简介刘岩,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泌尿外二科主任。
兼任北京医学奖励基金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唐山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本专业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治疗及腔内泌尿外科,致力于肾脏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肾上腺肿瘤及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主要从事腹腔镜下肾癌,腹腔镜下输尿管癌,腹腔镜下膀胱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及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擅长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以及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微创治疗等。发表SCI论文1篇,中华系列等论文10余篇,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参加本科生临床及理论教学工作多年,曾作为外科教研室教学秘书组织教学工作。多次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
主要研究方向:膀胱癌的发病机制
06骨外科学
导师简介张义庚,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骨三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医学会手外科协会委员,唐山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常委,河北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唐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唐山市医学会专家库成员,河北省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员、唐山市科技局涵审专家。从事骨科临床与教学工作20多年,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显微外科手术技艺精湛,先后成功完成了医院第一例断指再植,第一例小腿离断伤手术,第一例臂丛神经损伤探查修复术,第一例血管补片修复大血管损伤。通过完成大量足踝部手术,总结出一套治疗足踝部骨折,足踝部组织缺损皮瓣转移手术,足踝部矫形手术的经验。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积累出一套通过VSD负压吸引装置,治疗各种难治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达到了为患者保留患足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四肢复杂骨折、骨盆骨折、脊柱损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脊柱疾患,关节疾患开展多项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主要研究方向:四肢神经血管损伤主治修复、断指再植、四肢复杂性骨折治疗
导师简介冯云波,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医院骨三科。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骨矿盐协会委员,医院体检中心外科主检医师、唐山市工伤鉴定委员会专家、唐山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ISCD(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临床骨质疏松诊断医师。从事骨外科专业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四肢、骨关节骨折手术及颈腰腿疼痛的诊断及治疗,对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造诣较深,尤擅长椎间孔镜技术。近年来主持省级科技项目1项,市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骨病、骨伤的综合诊治,骨质疏松治疗及骨质疏松骨折有深入了解,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复杂老年髋部骨折微创治疗使大量老年椎体脆性骨折患者得到满意救治并改善生存质量
导师简介刘春杰,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骨二科。
主持并完成年度唐山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miR-在骨肉瘤中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治疗策略研究。从事骨外科专业10余年,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SCI收录4篇,担任SCI收录杂志《ScientificReports》、《JournalofOrthopaedicSurgeryandResearch》审稿专家,第一完成人国家发明专利1项,作为主编或副主编著作3部。主要研究方向是肌腱愈合、粘连和预防的机制研究,并获得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河北省政府资助专科能力建设和专科带头人培养项目的资助。主要从事骨外科学的临床、教学及相关的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肌腱的愈合和粘连
(二)内科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01心血管病学
导师简介邓晓蕴,教授,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党委书记,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兼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河北省医师协会超声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唐山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唐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学专家,河北省科技厅及唐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获得河北省先进工作者,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参加工作以来,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心电生理、冠心病等方面,取得较高的造诣。年在唐山市率先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填补了我市在该项目上的空白。并先后开展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心脏负荷试验、声学造影等,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测定等多项新技术,处于我省领先地位。近年来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其中《肺栓塞危机-诊疗-收益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研人参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获多项省市级科研奖项,取得国家专利两项。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及心血管超声
导师简介李莉,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省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常委,中国心血管杂志编委。曾获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第五批市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委员,唐山市十大科技女杰、三八红旗手,第二届“唐山市十大女性科技标兵、唐山市百名名医,先后获唐山市政府二等功5次,三等功7次。率先在我市开展了房扑、室早、特发性室速的射频消融术,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心脏自动除颤、起搏器植入术等,使我院心脏电生理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率先在我市大规模地开展了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及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还开展了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置入术,主动脉气囊反搏术,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超声等新技术。先后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7项。其中《肺栓塞危机-诊疗-收益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研人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合作项目、国家“”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承担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1项,唐山市科技支撑项目3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及冠心病的介入研究
导师简介刘晓堃,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现任医院心内三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河北省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心脑介入技术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临床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心脏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药物损伤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著作网河北省心血管内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行为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整合医学委员会顾问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年在荷兰Catharina医院心脏中心深入研修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是在唐山市较早独立开展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心血管病专家,擅长心血管内科疑难病的诊治和危重症的抢救,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领域有很高的造诣。每年独立完成心脏介入诊疗手术近千例、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近例,使大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危为安。每年全国及省市会议中进行30余次专项讲座及手术演示,为唐山及周边地区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是河北省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和急救医学专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0余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出版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导师简介纪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心内一科主任。
先后于北京阜外医院、韩国ASANMEDICALCENTER及美国普林斯顿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及导管中心进修学习。曾被评为中国心脏健康教育联盟河北心脏健康教育联盟先进个人,唐山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疗卫生工作者”,唐山市医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荣誉称号。现任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吉威医疗全国心脏介入俱乐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心脏健康教育联盟(AA-bei,China)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刑事犯罪伤情鉴定委员会专家,河北省内科学会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唐山市机关事业单位劳动鉴定委员会医疗专家,唐山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多次在韩国心血管介入会议上担任主席团成员,并进行病例汇报,在国内心血管病学专业会议担任主席团成员、主持会议、并作学术报告。多次获河北省科技奖及唐山市科技进步奖4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20余篇,著作2部。专业擅长心血管病急危重症的临床诊疗,擅长复杂冠脉介入诊断及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治疗。率先在唐山市开展三腔心脏永久起搏器(CRT)植入术,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填补市内空白,使我院冠脉介入诊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三维标测下的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等新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发病机制及介入治疗及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导师简介马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心血内二科副主任。
擅长危重症抢救工作、心血管疾病诊治及床旁超声心动图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影响》、《缺血后适应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缬沙坦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殖及单核细胞聚集》3项,其中《缺血后适应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1项,唐山市科技支撑项目3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
主要研究方向:心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及超声心动图技
导师简介张琦,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省省管专家,医院心内三科副主任。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兼任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委。擅长心血管疑难病的诊治、危重症的抢救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先后主持国家级、省市级项目6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病的病因学
导师简介韩全乐,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心血管内三科。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年度省政府资助优秀专家出国培训人选。兼任任河北省药学会微循环用药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全科医学学会委员,主持唐山市科技厅科研项目一项,河北省卫生厅医学重点项目一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02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导师简介房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三届省人大代表,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型糖尿病及神经并发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肥胖学组委员、医院常委、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协会副会长,河北省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糖尿病防治协会会长,唐山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糖尿病杂志》、《国际内分泌杂志》编委、《糖尿病天地》编委等职。曾获“全国巾国建功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最美医生”、"河北省优秀工作者"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项目、国际合作项目(ACE研究)、省科技厅、卫生厅及唐山市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20篇,发表国内核心期刊余篇,出版专著2部。多年来致力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足、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与妊娠、小RNA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与妊娠等方面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在河北乃至国内享有一定声誉,对内分泌糖尿病科学基础及临床研究、课题攻关,唐山市地区内分泌糖尿病诊疗水平做出很大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性腺及肾上腺疾病等
导师简介刘阁玲,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内分泌一科主任,并兼任医院医院(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培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常委,河北省骨代谢疾病学会常委。参与并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子课题各1项,作为第一主研人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2项,其中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作为第一主研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致力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糖尿病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分子机制等方面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多次成功组织本专业国家及省市级学术活动,为唐山市内分泌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甲状腺疾病分子机制研究
导师简介俞芳,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内分泌一科副主任。
兼任河北省内分泌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唐山市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委员,河北省内分泌代谢病诊疗中心肾上腺高血压协作组委员,河北省内分泌代谢病诊疗中心下丘脑垂体疾病协作组委员曾被评为唐山市市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唐山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唐山市十一届政协委员,兼任河北省内分泌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唐山市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委员。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20余年,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肥胖症、妊娠期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完成国家“”及“”攻关项目。先后主持省级项目2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发表学术期刊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
导师简介李伟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内分泌一科。
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兼任医院学会糖尿病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糖尿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常委兼秘书。参与完成国家“”及“”攻关项目子课题各1项,参与完成省卫生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卫生厅医学适用跟踪项目2项,省人劳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唐山市创新型人才项目1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25年,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肥胖症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
导师简介甄艳凤,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内分泌二科。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以第一主研人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承担省、市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总影响因子20余分,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于“第73届美国糖尿病大会”(the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s73rdScientificSessions)做专题展示、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年会做大会发言。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流行病学组副秘书,河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糖友必读》通讯编委,《DiabetesCare》中文版青年编委,通过“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CIDE)”培训,被授予“全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专家”证书,被评为年度医院优秀职工,获市级嘉奖;为SCI收录杂志《AfricanJournalofPharmacyandPharmacology》的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03风湿病学
导师简介周玉秀,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风湿免疫二科主任。
兼任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河北省药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妇产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从师于国内最著明的风湿病专家张乃峥教授、唐福林教授,擅长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及生殖免疫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对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硬皮病,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及自身免疫类疾病,感染性关节炎,免疫病合并妊娠、重症狼疮的处理,免疫与生殖等疾病的诊治。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市厅级科研课题两项,参加国内重点科研项目张乃峥风湿病科研基金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主要研究方向: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及生殖免疫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导师简介黄炜,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老年病二科主任,中医科主任。
唐山市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女医师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委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北省药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师分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委员会常委、华北老年医学中心联盟委员,唐山市医学会老年病分会主任委员、唐山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唐山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委、唐山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唐山市卫生系统第六批优秀专家,唐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曾获得多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在研市科研立项及省中医药立项各两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著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参与编写指南两篇。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疾病与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导师简介王治国,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风湿免疫科室副主任。
1年至2医院进修学习1年,师从于曾小峰、赵岩教授,年至9年在爱尔兰学习工作。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SCI收录2篇,参与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7项,主持完成年度省卫计委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方案和策略研究。从事风湿免疫临床和教学工作20年,擅长各类风湿免疫病诊断和治疗,尤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包括继发感染及多种并发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及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多研究,近年来诊断了多种少见病,包括粘液瘤、肿瘤引起的继发血管炎,IgG4相关性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
主要研究方向:各类风湿免疫病诊断和治疗
04呼吸系病学
导师简介齐慧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主任。
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三三人才等荣誉称号。从事呼吸内科专业技,擅长呼吸内科疾病诊治。先后主持市级项目3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励2项,发表学术期刊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呼吸内科
05消化系病学
导师简介吴贵恺,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消化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常委,唐山市消化学会主任委员,唐山市消化内窥镜质控中心副主任,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委。从事消化专业工作30年,擅长消化性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的抢救,熟练掌握消化内镜的诊治技术。先后获河北省科技成果4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
主要研究方向:脂肪肝,出血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
06血液病
导师简介刘庆荣,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优秀规培带教老师兼任规培秘书。现任职于医院血液内科。
兼任河北省老年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和循证医学专业委员,河北省率先开展自体骨髓移植。年承担河北省科技厅项目《雷利度胺联合改良MP方案及干扰素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已结题。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血浆置换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食管交界腺癌的临床研究》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警察分离人员心理研究及干预》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老年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和循证医学专业委员。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血液肿瘤及造血衰竭性疾病
(三)妇产科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刘恩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妇产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
兼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女性生殖道疾病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妇产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常委,河北省肿瘤防治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抗癌学会妇科肿瘤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生殖学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女性盆底学会委员,唐山市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唐山市优生优育协会妇产科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唐山市优生优育协会重症产科委员会顾问,唐山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抗癌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唐山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生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优生优育学组委员,唐山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曾获微创领域国家恩德思杰出青年医师奖,唐山市妇幼工作先进工作者,唐山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唐山市卫生系统第五、六批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从事妇产科专业三十余年,曾在日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规范诊治,妇科微创及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产前诊断,优生优育,不孕症治疗及病理产科等的抢救治疗。承担或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多项,获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13篇被SCI收录,核心期刊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规范诊治,妇科微创及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产前诊断,优生优育,不孕症治疗及病理产科等的抢救治疗
导师简介郑寰宇,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妇二科副主任。
兼任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康复治疗协作组第一届委员会副组长。河北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内镜学组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妇产科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唐山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院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妇产科主要负责人,河北医科大学本科生授课教师。多次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二十年来从事妇产科专业,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种技能。擅于完成疑难、复杂、危重症妇科病人的抢救治疗。-年主持并主研《PTEN、P16、P15、mt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生物学意义的研究》,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唐山市科技局立项研究《白介素-10基因突变与子宫颈癌相关性研究》,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先后发表学术期刊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宫颈病变
(四)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张志勇,医学博士,瑞典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病理科主任兼科教部主任。
荣誉称号: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唐山市人大代表、唐山市劳模、唐山市优秀专家等。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医院病理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学组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分子病理与儿童预防学会常委、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河北省病理学会细胞学组副组长任职,唐山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唐山市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第二届唐山市名科带头人、唐山市临床病理专科联盟理事长。担任《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委。从事病理学专业技术领域20年,擅长肿瘤病理及疑难病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项目1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期刊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五)神经病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曹亦宾,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
意大利波医院神经放射科访问学者。兼任唐山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组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卒中组织(WSO)会员、STROKE杂志中文版编委、中国卒中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曾获北京市卫生局技术改革二等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年曾获得唐山市劳动模范荣誉。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能独立开展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动脉血管成形(支架)术
导师简介李永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大内科主任兼神经内一科主任。
唐山市名医、市管专家,兼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分会委员,河北省卒中协会脑血流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疾病控制与预防学会脑血管疾病控制与预防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常委;河北省神经科学会理事;河北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委员、免疫组委员;唐山市心里卫生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唐山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唐山市医学会介入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在国内较早进行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研究与探索,较早提出溶栓治疗的严格适应症和禁忌症,从而改变了脑梗死治疗无所作为的局面,很多急性脑梗死患者受益于此。“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在临床应用,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适应症的选择更趋于科学化。建立医院卒中病房神经康复室,形成集监护、早期溶栓、抗凝、早期康复、心理教育、并发症治疗为一体的治疗模式。积极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包括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珠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脑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建立唐山市首家记忆门诊,帕金森森综合门诊。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3部。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帕金森病和神经免疫病
导师简介卢宝全,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
兼任医院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超声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理事,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神经心理学副主任委员,唐山市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河北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唐山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在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科疑难杂症、神经影像等方面有所侧重,尤擅长脑血管疾病。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期刊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出版专著1部。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
导师简介高海凤,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神经内一科。
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河北省康复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河北省卒中学会眩晕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唐山市整合医学分会常委。一直从事神经病学疾病的诊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脑血管病、头痛疾病、眩晕的诊治和神经系统变性病。河北医大本科生的临床授课教师,曾先后2次评为“承德医学院优秀教师”,获“河北医大临床技能培训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持完成市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完成3项科研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参与完成与苏州大学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1项。在核心期刊先后发表论文20篇,翻译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头痛疾病、眩晕的诊治和神经系统变性病
导师简介刘静,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内二科副主任。
唐山市卫生系统第六批优秀专家;省“三三三人才”第三层次人选;兼任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第一、二届委员;河北省卒中学会情感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分会第一、二、三届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危重症加强治疗学学组委员;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作为分中心,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卫生部脑血管病转化医学专项基金、卫生部脑血管病转化医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十二五”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承担或参与省级、市级多项科研。目前还在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40余篇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分别在BrainRes.杂志、Neuroscilett杂志、PhysicaA杂志等;其余国内发表在中国老年医学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等核心期刊。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北省卫生厅医学进步一等奖1项。另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危重症(重症脑血管病、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术期、脑炎、癫痫、肌无力危象等等)、神经免疫性疾病等
导师简介陈丽丽,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神经内四科。
一直从事神经病学疾病的诊疗工作,主持完成市级科研课题1项,省卫生厅科研课题3项,获科技进步和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项。参与完成5项科研课题。医院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约16篇,其它学术期刊8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一篇SCI。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癫痫、眩晕等的诊治和神经科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导师简介尹春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神经内一科。
兼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河北省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委,北京市神经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卒中学会心身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头面痛学组委员,唐山市心理卫生学会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医院、医院、四川大学和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进修及学习交流。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SCI收录4篇,出版著作2部,译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认知障碍,癫痫,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
(六)皮肤病与性病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105)
导师简介陈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皮肤科主任助理。
兼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性科学学会委员,唐山市美学会委员。获得年河北医科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三等奖”以及多次“医院先进个人”等称号。以第一主研人主持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累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均为第一作者。年被聘为华北理工大学皮肤性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诊治皮肤病与性病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及危重症。擅长过敏性皮肤病、痤疮、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过敏性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导师简介王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皮肤科。
兼任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性科学学会性医学分会委员。擅长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治,率先在唐山市开展了皮肤浅表肿物的门诊手术治疗。先后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科技成果一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九篇,其中SCI二篇,参与发表论文数篇。
主要研究方向: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治
(七)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105)
导师简介张晓明,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兼任唐山市医学会第四届核医学分会主委,河北省医学会第六届、七届核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学组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常委。河北省最早从事SPECT、PET/CT影像诊断的医生之一。二十多年来,在SPECT心肌灌注显像、全身骨显像、甲状腺显像、甲状腺旁腺显像、肾动态显像、肺吸入和肺灌注显像、消化道出血显像等方面及PET/CT肿瘤显像、脑代谢显像、心肌代谢显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在碘治疗甲亢和甲癌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几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年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三篇为SCI收录。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核医学,甲状腺疾病核素显像与核素治疗
导师简介杨新宇,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放射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医学会专家库成员,兼任河北省唐山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组组长。曾多次被评为唐山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技术领域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熟练掌握多项先进的影像学检查诊断技术,擅长骨骼肌肉及呼吸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尤其对骨肿瘤及呼吸系统肿瘤有丰富的诊断经验。近年来先后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励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期刊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
主要研究方向:骨骼肌肉及呼吸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导师简介王艳滨,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超诊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专委会常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精准微创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医会超声医学专委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优生优育协会妇产超声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唐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唐山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分会常委兼秘书、唐山市抗癌协会理事;唐山市医调委专家库成员、唐山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委。一直从事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近40篇,及SCI论文数篇(其中第一作者两篇)。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参编《腹部疾病超声诊断图谱》、卫生部规划高职高专教材《超声诊断学》、《肝癌介入治疗学》。专业特长:腹部、胃肠、小器官及盆底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超声造影。
主要研究方向: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
导师简介马梦华,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磁共振室。
从事影像诊断20余年,目前主要从事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现有省科技厅科研立项1项在研。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磁共振诊断,熟练MRI新技术的应用(如MRS、DTI、脑功能成像、颅内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等)。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2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
主要研究方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磁共振诊断
导师简介刘海霞,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CT室。
兼任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在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技术领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熟练掌握多项先进的影像检查诊断技术,擅长全身各器官系统CT检查技术和影像诊断,尤其对外周血管疾病、胸腹部罕少见疾病有丰富的诊断经验。曾多次被评为唐山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立二等功等荣誉称号。河北省医学会专家库成员。先后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发表学术期刊4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主要研究方向:肺肿瘤早期诊断、外周血管疾病CT检查技术与诊断、体部疾病CT检查技术与诊断
导师简介王庆文,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唐山市工人有超声诊断科副主任。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目前兼任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焦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健康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一届常委、河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河北省医师协会第二届超声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生殖健康学会第一届先天性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已从事超声工作20多年。擅长:胎儿及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周围血管、腹部、小器官、肌肉骨骼系统病变的超声诊断。各项介入超声技术如组织学、细胞学穿刺活检术;肝、肾、卵巢囊肿等硬化治疗术;经皮穿刺肝内胆管(PTCD)、胆囊(PTGD)、腹腔、胸腔置管引流术等;微波、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占位以及肝肿瘤等。近年来先后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发表学术期刊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及细胞学穿刺活检;微波、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乳腺占位及肝肝占位。
主要研究方向:胎儿及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周围血管、腹部、小器官、肌肉骨骼系统病变的超声诊断。各项介入超声技术
导师简介解东兴,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功能检查科科主任。
兼任唐山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唐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学专家,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唐山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年于上海医院进修心内超声心动图学。从事超声心动图工作二十余年,对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有较高水平;介入治疗先心病的术前筛查及术中监测,在唐山市处于领先水平;超声心动图自动功能成像及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2项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唐山市空白。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河北省及唐山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超声心动图学
导师简介王余,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MRI室。
兼任唐山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组成员。从事磁共振诊断15年,多次参加全国磁共振高级培训班,精通磁共振各种新技术,善于磁共振脉冲序列参数的调校,熟练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较早的将DWI应用于腹部肿瘤的诊断,并对脑功能成像(如DWI、SWI、DTI、3D-ASL、MRS、BOLD等)颇有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现正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磁共振技术与诊断
导师简介郑立春,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核医学科。
兼任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核医学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血液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核学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荣誉称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称号,唐山市“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唐山市医学会优秀工作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核医学SPECT、PET/CT显像及核素治疗领域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次参加北京、医院举办的学习班,医院、医院核医学科及PET/CT中心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核医学显像在各个系统疾病方面的影像诊断及核素治疗的临床应用,尤其擅长SPECT、PET/CT在心肌显像、肿瘤显像及脑神经显像方面的应用,并在碘治疗Graves甲亢及分化型甲状腺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做为第一主研人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3项,做为第二主研人参与市级科研课题1项;目前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6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8篇(包括4篇SCI),作为副主编参编著作1部。
主要研究方向:核医学影像诊断及核素治疗
(八)临床检验诊断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田卫,理学博士,英国、美国博士后,主任技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职输血科主任。
唐山市市管优秀专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贫血性疾病诊断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免疫学会理事、免疫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检验学分会委员,唐山市检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唐山市分子诊断与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论文七篇,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诊断、疾病的细胞/分子免疫学机制等
导师简介戎秀格,医学硕士,主任技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兼任唐山市临床检验中心、唐山市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医院支社副主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装备技术分会委员,河北省检验医学诊断学会病毒感染性疾病检验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免疫学会免疫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临床生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多年来对专业技术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检验专业质量管理领域在我市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对检验专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促进起了重要作用,医院做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合理用血等专题工作,对唐山地区的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及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做出了努力;承担每年的唐山地区质量评价工作,承担河北省卫生人才项目临床技能培训工作。发表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论文20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河北省医学会二等奖2项,完成2项省级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实验诊断学
导师简介郭彦言,医学硕士,主任技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检验科。
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擅长微生物学检验。曾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发表学术期刊3余篇,出版专著1部,
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
导师简介周云涛,理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助理。
先后主持省市级项目2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发表学术期刊4篇,其中SCI收录3篇。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血管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新型分子、细胞标志物的研究
导师简介林晓娥,医学硕士,副主任检验师,副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检验科。
兼任河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临床生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免疫学会免疫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委员,河北省优生优育协会出生缺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市级科研课题一项,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参研课题三项,参与国家‘‘’’项目课题一项,在囯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药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刘华,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耳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睡眠学组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变反应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眩晕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听力康复协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咽喉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头颈肿瘤和甲状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嗓音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唐山市中西医结合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唐山市耳内镜专病联盟首届理事长,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唐山市凤凰英才。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发表国家级学术期刊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耳内镜外科技术,中耳炎性疾病的分子免疫学机制,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
(十)肿瘤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宋文广,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肿瘤放化疗一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一直从事肿瘤放化疗临床工作,擅长肺癌、胃肠癌、恶性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妇科肿瘤的内科治疗、靶向治疗以及中药免疫治疗等。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发表学术期刊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出版专著1部。
主要研究方向: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
导师简介张志,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肿瘤放化疗科二病区主任。
8年在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研修。获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及河北省优秀硕士生导师荣誉。兼任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师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放化疗分会常委等职务。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唐山市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等项目10项,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出版专著2部。
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放化疗和肿瘤病因学
(十一)麻醉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李秀华,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麻醉一科主任。
兼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麻醉学分会委员。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心脏手术麻醉,对各种复杂、危重症、老年及婴幼儿手术麻醉有独到见解,在多年心血管手术麻醉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围术期各种脏器功能保护措施及并发症防治,为病人安全度过围术期提供保障。近年来主持参加市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手术麻醉
导师简介张满和,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麻醉二科主任助理。
兼任唐山麻醉学会秘书长。在20年的麻醉临床工作中,不断进取,在科研、技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精通临床麻醉,擅长小儿麻醉、老年麻醉、介入麻醉。获河北省科技成果两项,获唐山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一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4篇。
主要研究方向:脑保护药代动力学
导师简介刘红梅,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疼痛科主任,门急诊麻醉科主任。
兼任世界疼痛协会中国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疼痛分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疼痛学会神经性病理疼痛组副组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理事,唐山市医学会疼痛分会常务委员。近年来从事临床麻醉、疼痛专业技术领域,擅长危重症手术的麻醉、心脑手术的麻醉、各种疑难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省市级项目2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期刊11篇,其中SCI收录2篇。
主要研究方向:疼痛、临床麻醉
导师简介王英,医学院硕士,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麻醉二科。
医院进修体心脏及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兼任中国心胸血管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青年委员。参与承担省、市级项目4项,目前以第一主研人身份承担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项,唐山市科技局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中文核心论文3篇。
主要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保护、术后认知障碍
(十二)急诊病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张援月,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急诊内科主任。
从事临床急诊工作30余年。兼任河北省住院医师急诊培训基地负责人、河北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河北省肿瘤急诊学会常委、唐山市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专家库成员。获得6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其中两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奖,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其中两篇被SCI收录。唐山市重点发展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急性重症心、脑血管及感染病人的救治方面,在各种急性中毒性疾病的诊治方面,以及在各种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方面均居市内领先水平,尤其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治居于省内领先水平。
主要研究方向:急诊医学
导师简介刘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大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河北省医德模范、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三八红旗手、唐山市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危重病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生理科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唐山市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重症医学25年,在各种危重症的治疗,如重症感染、重症创伤、脓毒症、各类休克、急性肝、肾功能衰竭、DIC、各类中毒和药物过量、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心力衰竭、重症心脑血管意外、病理产科、小儿危重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省市级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项,发表学术期刊10余篇,出版专著1部。
主要研究方向:重症急救医学
(十三)全科医学
(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刘晓明,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全科医疗二科副主任。
兼任河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河北省卒中学会全科分会委员,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唐山市营养学会理事,唐山市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拥有二级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和全科医学教学骨干资质。擅长心血管疾病诊治,心身疾病,全科医学整体性医疗,多病共病诊治。多次参与并主持省级全科业务学习会议。共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2篇。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诊治,心身疾病,全科医学整体性医疗,多病共病诊治
(十四)药学
(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缴万里,医学硕士,主任药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唐山市“十佳药师”。主要从事药事管理及临床药学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2部;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项。
主要研究方向:医院药学,包括药物管理及临床药学等
(十五)护理学
(学术型代码:,专业型代码:)
导师简介杨秀兰,主任护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护理部主任。
从事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工作30年余。荣获第四届唐山市百名优秀青年、白求恩式医疗卫生工作者、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河北省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多次立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护理管理者。兼任河北省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护理学会专家决策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护理学会第九届护理管理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护理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唐山市护理管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唐山市护理学会第七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唐山市科普专家服务团专家、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分会副主任委员。近五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12篇,出版著作一部,担任主编1次。荣获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唐山市科技进步6项、河北省卫生厅2项。
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康复护理
导师简介郑淑梅,学士学位,主任护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护理部护士长。
兼任任河北省第八届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唐山市护理学会健康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年度曾被市总工会评为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并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护理管理者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心血管护理及护理管理。近年来先后主持及参与省市级项目4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励2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期刊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护理
导师简介王建辉,护理学博士,副主任护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兼任唐山市护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从事护理管理和慢性病护理领域工作和研究,擅长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领域以及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领域。先后主持市级项目2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并获得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期刊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和慢性病护理管理
导师简介庞久玲,副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医院烧伤二科。
从事外科护理专业19年,熟练掌握外科护理的基础和临床,尤其善长烧伤外科的护理。先后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持市科技局课题2项,参研课题3项。承担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令性课题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烧伤外科的基础护理与临床
导师简介李莉,博士在读,主任护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腔镜诊疗部护士长。
兼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专家库成员。曾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院级三等功嘉奖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外科护理和门诊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市厅级项目3项,获得市级医学科技奖励2项;发表学术期刊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主要研究方向:烧伤康复护理、门诊流程管理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