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食,血拼,夜景,香港还有你意想不到的态度,厚度与深度。星转斗移,香港却正在脱胎换骨-变化愈快,人心则慢此时,正是探索老文化,旧时光的美好契机。
近年政治上的种种周折,正一点点消磨香港的往日魅力,但你不得不承认,世界上少有这样的地方:七成面积受郊野公园覆盖,却拥有最璀璨傲人的天际线-若有个周末让你短暂远离烦扰,你仍会毅然地选择香港。
这对渴望深度探索的旅人来说,或许不是坏事。
▋生活的态度——大澳,星爷的渔村怀旧又疗愈近来因社区营造的非政府组织进驻,大澳棚屋有了新面貌。
前往大屿山上的大澳,搭地铁到东涌站,再转昂坪缆车和公车,衔接得好也要一,五小时。
交通不便造就与世隔绝,却让它成为欧美背包客的心头好。更别提对中国人来说,大澳拥有另一项怀旧风情。一九九一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龙的传人”,让华人说起大澳,总是要喊上那么一句:「!请找大澳周小龙」
一如二十五年前的电影场景,大澳居民傍水而居,水上棚屋绵延了整个河口搭着观光小船,能轻易窥见两百年前的老香港-那未被割让给英国前的打鱼晒网,出了海,还能遇见身体呈梦幻粉红色的中华白海豚。
靠海过活的大澳渔村,不乏技术了得的飙船甩尾。陆地上的「士多」(存储)更是俏皮,毫不掩藏地舞文弄墨,显摆各式收藏,在这里,仅仅只是家家户户门边的小香炉,吉祥红纸,都能令你留恋。
老渔村,闻起来总是咸。米其林三星主厨邝伟强说起大澳,总要不住口地称赞当地的干货,「大澳虾干最好吃,很香。」
在地餐厅「横水渡小厨」的咸鲜虾干荷叶笼仔饭,即是一绝米饭上铺满一层又一层的大澳名产:虾干,鱼干,和着鱿鱼与猪肉丝,一口吃下,海味与肉香,一次迸开。
大澳的特色饮料「紫背天葵」,口味似洛神花茶,却是消暑开胃,止晕止吐的疗愈饮品。许多香港人周末举家游大澳,吃虾干料理,喝紫背天葵,成就一日来回的小确幸。
▋文化的厚度——吃茶啖饭,最简单的菜最考验大师功力香港对老时光的怀念,狠狠地反映在吃食上,首先得先说说下午茶。
走进位于尖沙咀的香港朗廷酒店,窜进鼻腔内是浓浓的姜花香。作为贯彻欧洲管家服务的酒店,朗廷在两年前斥资三千万美元翻新,彻底「英伦化」。
廷廊下午茶每一季的新菜单,宛如一场场味蕾策展,掳获香港人的心。
这项重大改变,与近年主打极简轻奢的主流不同,香港朗廷是铁了心贯彻欧洲的古典奢华。
香港朗廷也在旗下餐厅「廷廊」重新推出英式下午茶,横向承继伦敦朗廷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招牌,又与英国瓷器品牌韦奇伍德联名-这对近来变得怀念英治时期的香港人,相当具有吸引力。
以欧风经典为主干,再嵌入新元素,移植到午茶本身,就转化成与欧洲品牌的一场场精彩策展。夏季菜单就和法国美妆品牌娇兰合作,推出创新的口红巧克力,唇印棒棒糖,却也不忘本,端出外皮烤得酥脆的司康,一口咬下,与台湾人习惯的湿润口感不同,是强调面香的英伦口味,令人惊艳。
香港朗廷的另一饮食经典,是母集团几度易主下,江湖地位从未被撼动的粤菜餐厅-唐阁。
唐阁的灵魂人物,行政主厨邝伟强,一身白衣,一出现就令人一阵惊呼,「邝师傅,怎么这么瘦?」
「我们粤菜厨师很多都大着肚子,那是因为太晚吃,下班又吃宵夜,喝太多啤酒,」邝伟强边摸着自己平坦的肚子,咯咯笑个不停。
但他的清瘦另有原因,唐阁的各式酱料,如酱油,辣豆瓣,XO酱,统统是他与厨房,每隔三十天做出来的。而他自己吃得健康,少油,盐,糖,也反映在唐阁的菜色,十分颠覆一般人对粤菜的印象。
以广受欢迎的「蜜汁熏鳕鱼」来说,中温油炸鳕鱼,起锅后快速蜜封,保留外酥内嫩的口感,邝伟强刻意减低蜜汁甜度,让人尝得到鱼的鲜。「这是上海菜给的灵感,」邝伟强不藏私地聊起,他另一道XO酱煎肠粉,更是源于香港街边小食。
入行近三十年的邝伟强,靠灵活创意,带领唐阁在今年拿下米其林三星,是香港第二家,全球第三家的三星中菜餐馆。
问他得奖的感受他耸了耸肩,调皮地回答,「我可不能每天都跟我的同事说:!我们是三星我们是三星」?
比起奖项,他更专注于技艺的精进。邝伟强谈到粤菜的终极奥义,「粤菜吃「镬气」,热的东西一定要热,不要忙着摆盘,忘了温度,」
而他不忘向华人饕客建议,「干炒牛河,炒饭,炒面,最简单,往往最难,也最能吃出厨师功力。」
▋时光的深度——老街新生,年轻人的香港不再冷漠香港过去穷苦破落的地区,现在却是年轻人梦想的起点,旧街区也因此新生。
从港岛的上环一路往西营盘上行,一条仅三百公尺长的太平山街,是香港人的避世天堂-从早午餐到下午茶,艺廊到古董店,应有尽有。
最有名气的当推「茶家」,由台港混血的女生陈穆仪创办,以茶店为枢纽,串起邻居的好感情。
「人情味这点,大家都看不重,」陈穆仪好友兼茶家太平山街店长陆海敏,细数店里的茶品,聊起了小区复兴,「我们不是一模一样地维持(老街区),而是带入新元素,让它有家的感觉。」
会想从茶入手,是要颠覆香港茶楼一壶壶茶给人的距离感。在茶家,茶是用来「聊」的,聊历史,聊生活,甚至聊到把常客变伙伴即将。启程去巡演的舞者洪俊乐,就是喝茶喝到变店员,边跳舞追梦,边寻求经济支持。
老街区新骨干,还能支持年轻人。这样的例子还有九龙深水埗的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
深水埗过去是贫民区,JCCAC的前身更是山寨厂(香港六○,七○年代家庭式轻工业工厂),改建成艺术村后,因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大学香港分校就在附近,成了欧美客近年必访景点。
其中规模最大的港口设计,以手作皮件起家,坚持以回收在地肉品加工厂的食用牛,猪,羊皮创作,因而与深水埗的老布店紧密连结,有了一群「撑老店」的粉丝。
小有名气到后来连谢霆锋,五月天都找上门订制,「做五月天的案子时,我好兴奋,但我先生都不想理我,」谈起往事,和丈夫刘子轩一起创业的凌苑珊脸上一阵红,小粉丝的心依然狂热。
事业上轨道后,夫妇俩就把一半店面分了出去,邀请五十多个年轻设计师寄卖作品。自此辐射出的创业能量,还培植出首饰品牌Standon,让一个学生设计师红到在铜锣湾开了店──在租金贵,品牌汰换快的香港,这对年轻创业者而言,不啻是鼓舞。
徐倩芝就是受到鼓舞的人之一。她曾是媒体记者,现在则在新界的葵芳,拥有自己的花艺工作室。
寻访她的工作室,必须先穿过好几栋工业大厦,与货车,打赤膊的工人闪身,再搭上「双号楼层」的巨大货梯,方能抵达。
香港这类隐身工厦间的工作室并不少,缺乏资金支持的创业者「逐租金而居」,从早年的火炭,观塘,现在移入了葵芳。
「相同价钱,这里可以获得较多空间,」徐倩芝说的「较多空间」,约八坪大小,租金仍要近六千港币(约二,四万台币)。
徐倩芝在天花板上倒挂各式鲜花,都是她半夜驱车,从展览和婚礼上回收的报废花束。她再以此变化商品,并开设手作课程。
她极受欢迎的作品还有「酒樽灯」,一款改造空酒瓶的灯具,吸引不少男性拿着具纪念意义的酒瓶上门。
「很多东西留下总有用途,舍不得丢就把它变有用,」她把自己的事业定义在「善用与保存心意」。
舍不下旧时光,就翻新成更好的面貌-这也是香港蜕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