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经期就肛门痛,以为是痔疮没想到是

白癜风地址 http://m.39.net/pf/a_8736734.html

都说“十女九痔”

尤其是对于现在很多上班族来说

有痔疮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因此庞女士在发现肛门肿痛时

也只以为是痔疮严重了

却不想背后竟另有隐情...

新闻案例

肛周反复疼痛,用药无果

3个月前,庞女士发现自己左臀部靠近肛门的地方有些疼痛,起初并没有太留意,以为是痔疮犯了,可后来发现疼痛的地方还有一个肿块,按压痛感明显。

庞女士担心是肿瘤,医院肛肠科进行了就诊。医生检查后得出结论——肛周皮下脓肿,且庞女士有内痔、经常便秘。由于脓肿尚未成熟,医生为她开了消炎药进行消炎,并建议温水坐浴加速肛门周围血液循环,利于消肿。

医院后,庞女士谨遵医嘱吃了几天药,并进行温水坐浴后,肛门周围的疼痛真的减轻了,脓肿部位也似乎有所减小。正当她心存庆幸,没想到不足一月,肛门周围的疼痛又来了!

丈夫一句话让医生有重大发现

庞女士坐立难安,医院复诊,医生检查后又给予了药物治疗。用了药,没几天情况果然又好转了,可不到一个月这毛病又犯了。

医院就诊,医生给她进行了检查,摸了摸肿块,感觉这次比上次大了不少,而且波动感比较强,疼痛也比较剧烈,估计是脓肿成熟了。正准备定制手术方案进行手术,可庞女士丈夫的一句话让医生改变了主意——

“我老婆这个脓肿说来也奇怪,每次月经一来,脓肿就犯,月经一走,好像脓肿也跟着走了......”

医生听后立即为庞女士进行了妇科检查,发现其因难产,在会阴处有一道瘢痕。后进行直肠核磁共振,显示肛管左前阴道附近有一个2-3cm大小的异常信号影,结合庞女士的既往病史和病情,医生判定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为什么会长到肛周?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异位结节,病变可以波及所有的盆腔组织和器官,以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腹腔、胸腔、四肢等处。

而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发生于盆腔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它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在经阴道分娩时,活化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会阴切口或撕裂点,在伤口愈合阶段内膜细胞开始生长,逐渐形成包块或结节。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但对具有典型临床表现患者的诊断并不困难:

(1)有阴道分娩,或经期的肛周手术史;

(2)在或靠近肛周组织瘢痕处有结节或包块;

(3)包块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胀痛,病变进展性加重。

符合上述标准者诊断率高。庞女士的这种情况可能与当初分娩难产时的侧切有关。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它呢?

减少医源性创伤的机会

月经期间不要做妇科检查,尽量避免人工流产,这个过程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严重损伤,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一些子宫内膜细胞流出,形成植入物,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要做好避孕措施,避免人工流产手术。

注意经期卫生和性卫生

月经期间尽量避免登山、骑自行车、长跑等能加重腹压的运动;禁止月经期间过性生活;不要有多个性伴侣,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经血倒流。

积极预防相关疾病

如果患有处女膜闭锁、宫颈狭窄、生殖道梗阻等疾病,一经确诊,要积极治疗,以免经血瘀积在子宫中,并逆行到输卵管和盆腔,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易向周围浸润生长,甚至侵犯肠管、阴道、输尿管和膀胱等,手术难以彻底,且术后容易复发。

因此,在发现经期异常、痛经严重和不孕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把握治疗时机,进行适度的药物治疗和适合的手术方式,并加强术后持续性健康管理,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保护女性生育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pb/11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