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http://m.39.net/pf/a_4784991.html
清明时节雨纷纷,吃货美食知多少?清明除了祭祖、扫墓和踏青,品尝时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特殊时节品味独特美食的鲜美滋味,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息——舌尖上的清明,时不待人,应季佳肴才有味!
荞菜荞菜是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蔬菜,因与“轿”同音,寓意先人坐轿归去,免受乍暖还寒之苦。
广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有荤有素搭配更完美!
艾草艾草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能,清明时节天气阴湿,吃艾草正适合祛湿温补。
艾草也是广东客家妈妈们爱用的家常食材,最经典的要数艾草煮鸡蛋。艾叶煎蛋,味道香浓,口感清香。那种淡淡的香草味道,可以使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清明粄韶关地区的客家人在每年扫墓时,都首先会将祖坟周围的杂草铲光,土坡进行清理,然后用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进行祭祀,最后鸣放鞭炮,回家就餐。许多山区群众便会采撷新鲜艾叶,和以糯米、白糖,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
这种小食拥有一股独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仅可以祛风祛湿,还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最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因此这种习俗在客家地区代代相传。
烤乳猪烤乳猪不仅是清明祭祖佳品,而且在广东众多餐厅也被列为招牌菜式之一。广东人也给它起了一些非常好意头的名字——“鸿运当头”、“红皮赤壮”等,向先人奉上脆皮金猪,希望保佑子孙身体健康、家人和睦、宏图大展。
南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对烤乳猪有更详细记载:“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春笋春笋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春笋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所以春笋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
春笋美味,但消化道疾病患者一定要谨慎。
朴籽粿朴籽粿是潮人清明扫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区,杀戮掠夺,民不聊生,百姓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粿”的风俗,沿袭至今。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据说这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演变而来的。明郭子章《潮中杂记》说:“潮之葱糖,极白极松,绝无渣滓。”由此可见,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葱薄饼之俗。
红军菜红军菜,学名叫紫背天葵,不苦不涩,味道纯正。清明前后,传统市场上开始有售卖,一般生长在悬崖石缝中、山地山顶疏林下石上、山顶林下潮湿岩石上及山坡林下。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有清热解毒作用、抗恶性细胞增长等药用价值。用蒜蓉炒或是煮瘦肉汤,也很是鲜美。
粽子经常会讨论粽子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广式粽子著名的品种非常多,比如”豆沙粽“、“蛋黄粽”、“碱水粽”等等。但到底是清明吃粽子还是端午吃粽子呢?其实”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开始吃粽子早已成为民间风俗,”粽子“又”众子“,寓意人丁兴旺。
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来源:南方网综合
吃货们,你那清明都有些什么特色美食呢?
快来评论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