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期间,我们应尽量减少外出。由于长时间蜗居在家,多食少动,消化能力减弱,容易出现便秘,导致肛肠疾病发作。那么疫情期间,我们如何防治肛肠疾病呢?
上线大医生:柯敏辉
福建中医药医院
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
饮食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饮用酸奶以补充肠道益生菌,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油炸类食物。防治便秘
保持饮食结构合理,生活起居规律,切忌熬夜、睡懒觉,适当活动(例如瑜伽、跳舞等等)。要养成每日定时定点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看书、玩手机,切忌如厕久蹲,勿憋便。
避免久坐、久站
防止过度劳累,纠正不良姿势。避免久站、久坐。
保持清洁
要保持肛周清洁,清洗时用温水即可,水温不宜过高(36-37度),清洗过后保持局部干燥。
排便次数增加怎么办?
正常每天的排便次数是一次或者两次,偶尔有三次也算是正常现象,如果说疫情期间排便的次数明显增多很多,甚至时间也都已经不固定了,一天要多次的去厕所,说明有可能是患有了急性的胃炎,医院进行检查。
出现便血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很多种的,有的时候可能是肛裂或者是痔疮,这些都是比较良性的疾病,只要注意生活饮食习惯就可以了,医院进行治疗,但还有一些可能是因为恶性疾病而导致的便血,比如说肠癌等等。
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医院跑,但也不能因为疫情而耽搁疾病的正常治疗。当我们遇上肛肠急症时,请及时就诊,切勿耽误病情。例如,大便干燥后出现便时出血,色鲜红,量少,我们可先调整饮食结构,使粪质变软,并且排便时勿久蹲,若调整后症状未缓解,或便时出血量较前增加,请及时就诊。
若痔疮脱出后不能及时还纳肛内,还可发生崁顿、坏死、感染等,建议及时就诊。
若肛旁出现硬结,疼痛明显,并逐渐增大,请警惕肛周脓肿的出现,及时就诊,切勿拖延,否则会造成感染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脓毒血症。
大医生介绍
柯敏辉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邓正明学术经验继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石荣专家工作室学术继承人,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便秘联谊会理事,荣获“第一批中国便秘研究杰出青年医师奖”,福建省年度国内名中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引导性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第一作者)。
擅长:痔疮、便秘、脱肛、肛瘘、肛裂等肛肠疾病的中医特色诊疗以及因痔疮、脱肛等引起排便困难的微创手术。
节目预告目预告今晚(4.8日)20:00-21:00
话题:
治疗糖尿病,用药要注意这几点
嘉宾: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丽锋
收听方式:
调频fm.6、蜻蜓FM、喜马拉雅F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FM6福建新闻广播(ID:fm6-)
有什么悄悄话要告诉小编的不?
来互动区留言呗!
没有!?那点个行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