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不止,原因竟是它hellip

初为父母,每个宝妈宝爸都沉浸在幸福的日子里。可宝宝的屁股突然红了,肛门口伴有隆起的包块,还哭闹不安,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中医健康讲坛》,

医院医院派驻浦江分院肛肠科专家——徐利副主任医师,从小儿肛周脓肿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日常家庭护理向新手妈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同时徐利医师也提醒大家,宝宝肛周脓肿千万不可轻视,如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而危及生命。

什么是小儿肛周脓肿

小儿肛周脓肿是指发生在小儿肛门周围间隙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发病年龄大多在3岁以下,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婴儿最为多见,男孩占80%。肛周脓肿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其与肛门内的肛窦肛腺感染有关,感染菌主要是粪便中的大肠杆菌。其特殊性在于一旦发生,自愈和药物治愈的可能很小。

小儿肛周脓肿的危害

小儿肛周脓肿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变部位浅等特点。肛周局部红、肿、热明显,因疼痛患儿哭闹频繁、厌食,严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低热,甚则高热。脓肿也可向周围间隙扩散、蔓延,使红肿范围越来越大,蔓延到肛周两侧,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而危及生命。

为什么会得小儿肛周脓肿?

1.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弱,因此肛周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2.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水平的影响,雄性激素水平较高,皮脂腺分泌旺盛,致使皮脂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3.小儿皮肤娇嫩,使用尿不湿等婴儿用品,局部不透气,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门周围尿布皮炎,进一步导致毛囊、汗腺或皮脂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4.解剖因素:小儿骶骨弯曲尚未形成,肛管短,直肠与肛管呈垂直状态,粪便下来直接冲击肛窦,致肛窦损伤、感染。加之肛窦的开口向上呈漏斗状,便秘及腹泻后引起肛窦炎和肛腺管炎症,肛门周围组织疏松脆弱,导致感染向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扩散形成肛周脓肿。

怎么预防小儿肛周脓肿?

保持小屁屁干爽、透气

婴幼儿大小便次数较多,肛周皮肤经常受到大小便的浸渍和刺激。小屁股很容易潮湿、发红甚至糜烂,感染。便后清洗时,需让臀部和臀沟晾干后再用尿布或纸尿裤。

调理饮食、不要频繁换奶粉

腹泻时宝宝免疫力会下降,稀的粪便容易潴留于肛隐窝,造成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多吃蔬菜或水果泥

大便干燥,容易使肛门周围皮肤擦伤,进而感染形成肛周脓肿。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家长在给宝宝使用开塞露时,因操作不当,不小心将孩子的肛门直肠黏膜刺伤,引起感染形成脓肿,需引以为戒。

学会正确的擦屁股方法

婴幼儿肛门肌肉发育不完善,肛门较松弛,肛管较短。在给孩子擦屁股时,一定要用柔软的布或纸巾去“蘸”,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能用粗糙的纸或布,用力去“蹭”或“擦”,这非常容易造成肛门皮肤黏膜的损伤,进而造成感染形成肛周脓肿。建议家长,用温水清洗后“蘸”干,然后涂抹上婴儿护臀霜,以保护皮肤。

专家介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zz/11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