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越来越痒,反复发作忍无可忍

皮肤越挠越痒怎么办?

二〇一八|六月二十八

summer夏季

皮肤病

高发季节

1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

皮肤暴露在外最多的时候

炎热的气候、毒辣的阳光

还有防不胜防的蚊虫

和繁殖迅速的病菌

使夏季成为皮肤病的高发季节

summer夏季

常见皮肤病有哪些?

2

夏季是本该是露肉的季节,

但有些疾病就是极其讨厌又扫兴,

正常人群的夏季皮肤病

发病率为30%-40%,

阴雨天气更是高达60%左右

夏季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很容易蹭破,轻度脱屑而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但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多见于小儿,有的为小脓疱,称为脓痱。

1、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

2、衣着应宽大,减少出汗且利于汗液蒸发,勤换衣服;

3、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肥胖者、婴儿及产妇应勤洗浴,但不用冷水,揩干后扑痱子粉。

4、治疗可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若发生脓痱要做综合治疗。

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

1、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对症即可,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

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痒明显,消失很慢。如不积极治疗,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

因为此病发作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要注意防光,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

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

预防此病尽量少到草丛、树荫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发生皮疹后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或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但需注意,最好不用红花油等涂抹,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过敏,反而加重病情。

由植物花粉及花粉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使过敏体质者呼吸道、眼部和皮肤过敏的反应。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流清鼻涕和鼻塞、头痛、流泪,状如感冒;皮肤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颜面再发性皮炎、瘙痒等症状。

防止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应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时要穿长袖衣裤、鞋袜,并带脱敏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口服脱敏药,一旦出现哮医院诊治。

有水痘、风疹等。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至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

防止病毒性皮肤病,要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果孩子患了水痘,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并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就要考虑人工流产。

足癣和股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真菌喜好温暖和潮湿,因此,常在夏季加重。足癣表现为足趾间脱皮、浸渍糜烂,或足侧缘出现多数水疱,可有瘙痒,也可不痒,如不治疗,皮疹可逐渐向外扩大。股癣表现为大腿内侧、臀裂部的环状红斑脱屑,呈离心性扩大,周围常可见小丘疹,自觉瘙痒或疼痛。无论是足癣还是股癣,都有一定传染性。

因此,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换鞋袜、内裤。

夏季,有些人的手和脚会因为汗腺发达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别是脚,如果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闷热潮湿一起来,脚就会脱皮、痒、长水疱,很多人误认为是脚气,其实是湿疹。

防治湿疹,首先要了解湿疹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就先来说说何为湿疹?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湿疹。

Eczema湿疹

先认识下

何为湿疹

3

夏季很常见的皮肤问题就是湿疹,今天我们先来看看何为湿疹?

湿疹在中医上又叫湿疮,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中医学文献对本病早有记载,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浸淫疮记载:“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搔津黄水,浸淫成片。”

??

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贪凉,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clinicalmanifestation

湿疹临床表现

4

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一、急性湿疮:

急性湿疮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可发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亦可泛发于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唇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继而在潮红、肿胀或其周围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损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态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自觉瘙痒,轻者微痒,重者剧烈瘙痒呈间隙性或阵发性发作,常在夜间增剧,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可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

二、亚急性湿疮

亚急性湿疮多由急性湿疮迁延而来,急性期的红肿、水疱减轻,流滋减少,但仍有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或轻或重,一般无全身不适。??

三、慢性湿疮

慢性湿疮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慢性湿疮,其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皮纹显著或有苔藓样变,触之较硬,暗红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间有糜烂、流滋,自觉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情绪紧张、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时为甚。若发生在掌跖、关节部的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不等,常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等全身症状。

??

Legendreprint

湿疹

常见类型

5

特定部位及特殊类型的湿疮虽有上述共同表现,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或特殊的致病条件,湿疮可有下列特殊类型。??

(一)头部湿疮发于头皮者,多有糜烂、流滋,结黄色厚痂,有时头发粘集成束状,常因染毒而引起脱发。发于面部者,多有淡红色斑片,上覆以细薄的鳞屑。??

(二)耳部湿疮好发于耳窝、耳后皱襞及耳前部。皮损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及裂隙,也有耳根裂开,如刀割之状,痒而不痛,常称割耳疮,多对称发生。??

(三)乳房部湿疮主要发生于女性,表现为乳房皮肤潮红、糜烂、流滋,上覆以鳞屑,或结黄色痂皮,自觉瘙痒,或由皲裂而引起的疼痛。??

(四)脐部湿疮皮损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片,有流滋、结痂,边界清楚,不累及外周正常皮肤。常有臭味,亦易染毒而出现红肿热痛,伴发热畏寒,便秘溺赤。??

(五)手部湿疮皮损形态多种,可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反复发作,可致皮肤粗糙肥厚,冬季常有皲裂而引起疼痛。发于手背者,多呈钱币状;发于手掌者,皮损边缘欠清。??

(六)小腿部湿疮多见于长期站立静脉曲张者,皮损主要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的内外侧。常先有局部青筋暴露,继则出现暗红斑,表面潮湿、糜烂、流滋,或干燥、结痂、脱层,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出现皮肤肥厚粗糙,色素沉着或减退。??

(七)阴囊湿疮多发于阴囊,有时延及肛门周围,少数累及阴茎。急性期潮红、肿胀、糜烂、渗出、结痂;慢性期则皮肤肥厚粗糙,皱纹加深,色素沉着,有少量鳞屑,常伴有轻度糜烂渗出。病程较长,常数月、数年不愈。??

(八)婴儿湿疮多发于头面部,尤常见于面部,在面部者,初为簇集性或散在的红斑或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的鳞屑和黄色痂皮。轻者,仅有淡红的斑片,伴有少量鳞屑,重者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浸淫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自觉瘙痒剧烈,患儿常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一般1—2岁之后可以痊愈。??

(九)四弯风多见于肘窝、胭窝或四肢伸侧,皮损类似播散性牛皮癣,皮损为多数密集的小丘疹,常融合成片,苔藓样变明显,其上有细薄鳞屑,部分患者伴有消瘦、便溏??、纳呆、神疲乏力、头晕、腰酸、发育不良等症状。

Preventionofeczema

预防与调摄

6

1、护理上都需要注意避免日晒、过热等物理性刺激以及紧张、焦虑等的精神刺激。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

2、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

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4、治疗期间,饮食禁忌:??

戒吃海鲜、水产(鱼、虾、螃蟹、海带、紫菜、莲菜等)、蛋类等食物,以及用炸过水产后的油烹饪的食物;??戒食浓茶、酒类、生姜、生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食所有以鱼虾粉为添加剂或含有防腐剂的零食,如方便面、火腿肠、薯条、虾条等;??

5、发病后一定医院进行治疗,正确使用药物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traditionalChinese

中医辨证治湿疹

7

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乃先天禀赋不耐,后天失调养;饮食不节,过食醒发动风之食物,炙熄厚味,浓茶烟酒,辛辣刺激之品,伤及脾胃;生湿停饮,使脾为湿困,水湿停滞,或因外感淋雨涉水,久卧湿地医学

教育网整理。使内外湿邪相搏久而化热,湿热蕴结,充于肌肤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湿热化火可发为急性湿疹,常表现热重于湿,湿热蕴结肌肤则多为慢性湿疹,常表现为湿重于热。湿邪郁久亦可化燥伤阴致脾虚血燥。

主证:多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损以“厚”为突出特点。皮肤粗糙肥厚,相对局限,有明显瘙痒,易倾向渗出,表面有抓痕、血痂,可伴色素沉着。可有身倦乏力,食纳不香,失眠多梦等。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缓。

辨证:脾虚血燥,肌肤失养。治法: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主证: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及体弱脾虚患急性湿疹者。表现为皮肤轻度潮红,有淡红色或暗红色粟粒状丘疹、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反复发作者,痒重抓后糜烂渗出不止。可有胃脘满闷,饮食不香,口中黏腻,口渴而不思饮,身倦乏力,女性白带清稀,淡而不臭,便不干或先干后塘,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辨证:湿热内蕴,湿盛于热。治法:清脾除湿,佐以清热。

主证:发病急、病程短,相当于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状如涂丹,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疙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抓后痒痛相兼,渗出不止。常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内蕴,热盛于湿。乃因内热炽盛,蕴湿不化,或兼感毒热或风热之邪,继发感染或外感风邪,风湿热毒搏结,薰蒸肌肤而发。血热毒盛则斑疹鲜红灼热,湿蕴不化则见肿胀水疱,脂水淋漓;蕴热化火,心火内生则心烦不眠、瘙痒难忍。

中医主任医师

刘化芊

辨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太原店(亲贤北街店)

每周四、周五、周六全天出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xl/7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