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门诊遇到不少肛肠疾病患者,一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和行为问题,作者对这些情况做一点总结,与大家分享,由于只是一些临床观察体会,不是严格的临床研究,有不完善之处,请大家指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痔病发病率高,从无需治疗的病例到严重的病例都普遍存在,另外国内肛肠类药物,特别是外用药物,种类繁多,各种媒体上的肛肠疾病治疗广告,对民众甚至医生都造成误导,形成一个特殊长期使用肛肠类药物的特殊群体。
认为自己患痔疮就诊的患者通常的症状包括:出血,肛门包块,肛门疼痛,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感等。其中肛门瘙痒和肛门坠胀感的患者,一部分有些特殊的行为,以肛门坠胀感的患者最明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痔疮”是国人对于痔病的一种通俗的称呼,其中有中医名词的影响,也有大众语言文化的影响,还有混乱的医疗行为的原因。由此造成许多人把众多的肛门症状诉说成“痔疮”,甚至有些医生也不一定运用的十分准确,并且无论古代西方还是古代中国都有“痔非病论”的观点。痔是肛管直肠解剖的一种正常结构,年Loder等提出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即其发生是由于固定肛垫的悬带Treitz肌和Park韧带发生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的脱垂和下移引起。
痔被戏称为菊花,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痔的药物治疗没有一个成熟的原则,相当比例的一部分患者并不就医,而是自行用药或者置之不理而症状自动消失,也有的患者就医的原始目的是对大肠癌的担心。
保守治疗的措施包括:饮食和生活调节,各种药物和栓剂或霜剂等。多数轻微的症状通过生活或饮食调节即可自愈,如少量的便血,一般在3~5天后自愈。无论何种治疗措施,生活与饮食调节都是前提措施,包括:高纤维素饮食,增加饮水量,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等。对于肛门肿胀引起的不是,温水坐浴是最好的措施,40℃的温水,可以减轻水肿,缓解括约肌的痉挛,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肛肠栓剂治疗肛门直肠疾病的真实功效很难评估,因为肛肠疾病常为自限性疾病,即使无此项治疗也可以获得痊愈。
痔病的局部药物主要是:局部麻醉药,局部使用激素,静脉张力剂等。此外还有一些皮肤保护剂,如:凡士林、矿物油等,涂抹于肛周可以减轻肛周皮肤的瘙痒。不同的栓剂的作用也是减轻症状,这是由于痔病本身的病理及病理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国内所用的痔疮栓,多数属于复方中药制剂,主要含有以下的成分:收敛、消肿和止痛作用的药物,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药物组合,但基本上作用成分类似;另外一种较为常用的就是以角菜酸酯为主要成分,不含止痛成分的肛肠栓剂。
这些栓剂至今无法证明其疗效,对于含有类固醇激素的栓剂,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临床诊疗指南(草案)》明确指出不宜长期使用,对于其它类型的栓剂无明确的使用建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复方中药肛肠栓剂除含有一些消肿、收敛作用的药物外,还含有一些具有镇痛作用的成分,比如:颠茄具有镇痛和缓解痉挛的作用,冰片具有清热止痛的作用,樟脑有清凉和局部麻醉的作用,等等。在痔病发病的时候,如:水肿、出血,伴或不伴有出血等。以上肛肠栓剂药物都可以起到正确的疗效,但是当这些症状消失后,长期用药,其中的其镇痛作用的成分起到类似麻醉性止痛药物的作用,加上肛管是神经末梢非常丰富的部位,对这些药物敏感,长期使用引起药物依赖。相对而言角菜酸酯的单纯成分的栓剂具有止痒和减轻肛门直肠粘膜充血的作用,而无止痛成分的药物。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各种栓剂对在直肠内溶解,由于肛门括约肌平时的关闭作用,因此不在肛管内溶解,药物不直接作用于痔本身,实际效果相对差。
痔的主要症状是:出血,疼痛,以及分泌物增加引起的肛门瘙痒。当今痔病病因的主流学说是肛垫学说,但是不管哪种学说,可以肯定的是药物不会缩小痔核的尺寸(不包括水肿的消退),所以在作者的门诊数据中,由于肛门包块而长期用药者,如外痔或脱垂性内痔,通过自身的体会,最容易通过解释放弃用药。痔引起的肛门瘙痒与痔核引起的分泌物增加,或者肛门密闭性差引起渗漏,从而引起肛门周围皮肤的污染有关,所以肛肠栓剂的疗效不理想,也可以劝其放弃长期用药。处于预防“痔疮”复发者,更多是一种心理问题,在门诊中的比例低,通过解释可以使患者明白其中的原理,从而不再长期用药,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有特殊的心理问题,而很难通过一般性的解释其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肛门坠胀感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往往要求长期用药的理念通过解释很难消除。其原因在于这些症状并非痔病的症状,肛门坠胀感更常见的是直肠粘膜脱垂,也可能是盆腔脏器脱垂的早期症状。痔病所指的出血或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一过性的,药物多数可以完全缓解。但是这些是人类直立行走和脏器退化松弛所造成肛门坠胀感等不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是一种解剖病理性的病变,药物无法治愈,但当这些栓剂和肛门坠胀感等症状消失联系在一起时,从患者的角度看,就形成了一种明显的疗效关系。肛门内的直肠肛管粘膜神经末梢丰富,主要交感、副交感及感觉神经,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特别是肛垫区的感觉神经末梢及末梢器极其丰富,包括有Krause终球、Golgi-Mozzoni小体、Pacinian小体、Meissner小体及Genital小体等,痔病时由于肛垫下移,原肛垫区为肛垫上方不敏感的直肠黏膜所取代,因而失去了该区原有的敏感性。在痔患者中,Roe等用电敏法证实肛垫区黏膜的电感觉阈值(MES)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iller用温度觉检测法检测2O名痔病患者,发现肛垫区黏膜可感觉的最小温度变化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存在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也必然存在肛垫的下移,肛肠栓剂药物主要在直肠内融化和发挥作用,正好作用于敏感的神经末梢。对作用于其末梢的药物敏感,复方中药肛肠栓剂由于其止痛成分的局麻作用或者拟局麻作用,对患者而言也是一种良好的体验,因此通过医生的解释,很难让患者信服症状消失和疗效之间是没有医学上的意义的,这部分的患者最难放弃长期依赖肛肠栓剂的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药物依赖是指患者明知成瘾药物带来的危害,仍然继续使用。戒断反应是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症候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反跳,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不同,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的药物作用相反的症状。例如酒精戒断后出现的是兴奋,失眠,甚至癫痫发作等精神和生理症状群,甚至有一定的死亡率。当患者放弃复方中药肛肠栓剂的用药时,药物带来的舒适感消失,患者随即出现戒断症状。由于复方肛肠栓剂属于局部用药,虽然药物可以经直肠粘膜吸收,但是主要作用于局部,没有吸毒、酒精依赖戒断的明显神经和生理的症候群,患者停用药物后,只出现较为强烈的用药冲动和肛门胀痛、发热、坠胀感等不适,全身的神经生理症状较轻,表明只要患者自身能够接受医生的正确建议并坚持一段时间,辅以其它措施,如肛门坠胀感患者的提肛运动、肛门瘙痒时清洗肛周的分泌物、以及加强对疾病的认识等,可以消除部分患者的复方中药肛肠栓剂的依赖,其效果也取决于患者的努力程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认为这些药物的不适当使用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其一是医疗系统本身的原因,医生之间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差异非常大,医院的医生也是如此,对疾病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落差,最有力的依据就是不少医生将肛门瘙痒症诊断为皮肤病之一,湿疹;其二是患者的原因,由于国内特殊的就医文化,多数患者迷信药物的作用,相信特殊药物的存在,对一些不实的广告或者亲友道听途说的观点深信不疑,对医生的信任不足,或者是不同的医生的建议差异很大,让患者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对医生正规用药目的的怀疑,而寻求患者自我觉得的安全措施,这些都促使患者长期的用药。此外国内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普遍存在职业疲惫和自保意识,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因此,由于肛管直肠丰富神经末梢的存在,是人体内感觉丰富敏感的部位,一些含有止痛成分的药物会产生特别的作用,正确使用可以产生疗效,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的产生,作者建议加强对含有止痛作用成分中药的复方中药肛门栓剂的用药管理,加强对患者的引导,以尽量减少不良的用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