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急、慢性化脓性的疾病,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反应。因脓肿部位深浅、大小、年龄、体质不同,病程长短、症状差异,夏季多发。
细菌侵袭肛窦,产生炎性反应出现肛窦炎,炎症未得到控制进一步扩散到肛腺管、肛腺,引发肛腺体及周围组织水肿发炎,即肛旁炎肛周炎(脓肿的前驱期),感染腺体化脓破溃,直接扩散于周围组织,形成肛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即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病因有以下几种。
(1)解剖因素(2)局部损伤(3)化学性感染(4)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性疾病(5)其他肛门及附近局部病变与全身性疾病
分类:按所发生间隙分类:骨盆直肠间脓肿、直肠粘膜下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马蹄形脓肿、低位马蹄形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肛门后、间隙脓肿、肛门周围皮下脓肿
按发生部位以肛提肌为界:分为高位脓肿、低位脓肿按病程长短分类:急性脓肿、亚急性脓肿、慢性脓肿
按病理分类:特异性脓肿、非特异性脓肿。
病因病机:
过食肥甘、辛辣、醇酒、湿热下注,形成肛窦炎、肛腺炎,炎证向周围扩散,毒阻经络,气血凝滞,发为肛痈。或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
治疗
预防与保健:
1、积极防治其他肛肠疾病,如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裂、炎性痔、直肠炎等能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和减少肛周感染,脓肿和肛瘘的发生。2、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门直肠周围感染有重要意义,它能避免和减少肛门直肠区的粘膜和上皮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可降低脓肿与肛瘘的发病率。
3、及时治疗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隆氏病等。
4、保持肛门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坚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门,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中医食疗:宜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芹菜、白菜、香蕉、梨、猕猴桃等。忌辣椒、蒜、韭菜、胡椒等辛辣刺激之品及羊肉、荔枝、桂圆等大热之品
药膳:(1):槐花酒,未成脓者2~3次/日,成脓者1~2次/日(解毒、祛风、凉血),
(2)野荠菜根熏洗,1~2次/日,(清热消肿止痛),
(3)槐花煎熏洗,2次/日,(凉血止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