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需要知道的肛肠疾病
肛是肛管,裂是裂开,肛裂是消化道出口从齿线到肛缘这段最窄的肛管组织表面裂开,反复不愈的一种疾病。肛裂最常见的部位是肛门的前后正中,以前正中为多。肛裂的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20%,多以年轻人为主,但肛裂更青睐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我国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1.8倍,日本大肠肛门会志报告的结果是1.6倍。
为什么会患“肛裂”?
肛裂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引起的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方形成的肛尾韧带伸缩性差、坚硬,此区域血供亦差;肛管与直肠成角相延续,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力最大,故后正中线处易受损伤。肛管内原有病变,如肛窦炎、肛乳头炎、直肠炎、结核等均可引发肛管溃疡,形成肛裂。
“肛裂”会有哪些表现?
肛裂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疼痛、便秘和出血。疼痛多剧烈,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由于肛门内神经末梢受刺激,患者会立刻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到数小时,临床称为括约肌挛缩痛。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时又发生疼痛。以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患者因害怕疼痛不愿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到少量血迹或滴鲜血,大量出血少见。
诊断“肛裂”要做哪些检查?
局部检查发现肛管后正中或前正中部位的肛裂“三联征”(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则诊断明确。急性肛裂可见裂口边缘整齐,创面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因反复发作,边缘变硬纤维化,创面深而不整齐,肉芽灰白。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称“前哨痔”。裂口上端的肛门瓣和肛乳头水肿,形成肥大乳头。
一般肛裂患者不宜做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以免引起剧烈疼痛。特殊情况下可作下列检查:
1.直肠指诊及内镜检查
对难以确诊的肛裂可酌情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肛裂行肛门检查时,常会引起剧烈疼痛,有时需在局麻下进行。
2.组织病理学检查
“肛裂”该如何治疗?
急性或初发的肛裂可用坐浴和润便的方法,慢性肛裂可用坐浴、润便加扩肛的方法;经久不愈、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非手术治疗原则是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帮助排便,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局部创面愈合。具体措施如下:排便后用1: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增加饮水和多纤维食物,以纠正便秘,保持大便通畅;肛裂局部麻醉后,患者侧卧位,先用示指扩肛后,逐渐伸入两中指,维持扩张5分钟。扩张后可解除括约肌痉挛,扩大创面,促进裂口愈合。但此法复发率高,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大便失禁等。
2.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
(2)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即“肛周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常见症状: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肛门夜间奇痒肛内分泌物多肛旁脓肿肛周皮肤潮红肛周皮肤有湿疹肛门瘙痒结缔组织性外痔脓性分泌物
常见原因:
1、感染性因素:感染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2、医源性因素:临床上属医源性引起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也不少见。因肛门部治疗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感染,乙状结肠镜检查造成腹膜穿孔感染,局部麻醉感染或油溶液注入后吸收不良,而形成脓肿等等。
3、手术后因素:临床上亦可见到肛门直肠手术引起感染,以及尿道术后感染、会阴部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破裂缝合后感染、尾骶骨骨髓炎术后感染等引起的脓肿。
4、其它:直肠内异物损伤后感染,放线菌病,直肠憩室炎感染,肛管直肠癌破溃或波及深部的感染,及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都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
常规检查:
1.B超可测及脓腔。2.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3.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直肠内穿刺可抽出脓液。
肛周脓肿的治疗:
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武医院肛肠科开展常规痔、瘘手术,创伤小,效果佳,恢复快,每周三还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坐诊,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诊治服务。
武医院
总机:-
腔肠科(门诊):-
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