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励奋进的五年
作为泉州县(市、区)中最年轻的版块,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初生牛犊的精神,砥砺奋进,书写城市建设新篇章。五年来,全区上下按照“走前列、争一流”要求,深化“提速、突破、创新”三篇文章,全力推动产业提级、项目提速、招商提优、民生提质、服务提效等各项工作。未来五年,全区将继续围绕‘走前列、争一流’的目标,加快‘一心两桥三城四园五产’建设,立足新起点、争创新优势,力争实现新跨越。
即日起,我们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回顾新区五年来的发展成果,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今天,把目光聚焦在精准扶贫项目的建设上。
精准扶贫,改变他们生活
家住东园镇东园村的黄国安生活困难,65岁的他孤身一人,早年在外打工,年患肛旁脓肿后返乡治病,微薄的积蓄让他付不起高额的医药费,是东园村村两委干部和村民自发捐助了三万多元让他看病治疗。回家后,黄国安一直住在祖宅,木质的古厝多年失修,破损严重,去年九月,台风“莫兰蒂”来袭,岌岌可危的房子倒了。
①黄国安原来住的危房
②黄国安现在住的房子
没了住所的黄国安很快就收到了近五万元的精准救助拨款,帮他在原本古厝的一角修建起一间近3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住所虽小,卫生间、厨房、卧室也一应俱全。
这个月,黄国安又领到了第一笔的低保金,加上原有的养老金,每个月能拿到五百元。
贫困户黄国安
“现在生活比原来提高了很多,感谢政府关心,有了低保,我的生活没有忧虑,平时自己会种点菜,以前住的是危房,现在这个房子好很多,台风来了也不怕。”
这一年,台商区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对“收入达标,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等脱贫指标方面进行排查,进一步完善落实贫困户帮扶措施。扶贫的对象有像黄国安这样因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基本生活的贫困户,也有像林兰香这样没钱给孩子上学的家庭。
林兰香也是东园村人,由于家庭困难,付不起大儿子上学学费,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她向扶贫办申请了每年一万元的慈善助学金,连续发放三年。
为了帮助林兰香通过劳动力实现就业,结对帮扶干部还为她买了一台自动电平车,还将她送往培训中心进行电平车技术培训。
贫困户林兰香
“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我们母子俩到现在都觉得是在做梦。现在生活改善了,我不会说话,就想对你们说谢谢了。”
根据精准扶贫方案,台商区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全区户贫困户全部都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林兰香口中说的胡书记,就是她的帮扶结对干部东园镇纪委书记胡志强。在确认扶贫对象后,胡志强多次与林兰香进行沟通,确认了产业扶贫的方向。在林兰香的《扶贫手册》上,帮扶工作中实时记录着具体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
东园镇纪委书记胡志强
“精准扶贫的工作很广,有时会帮她们找企业介绍业务,如包袋、鞋底、校服等,只要能帮到她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平时我们会跟她们的孩子聊天,不仅要帮助她们走出贫困,也要在精神上给她们鼓励和信心。”
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发力的过程。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能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给他们的关爱和温暖,精准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
区党工委吴汉宗书记去年在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扶贫帮扶制度落到实处,做到真帮真扶,精准扶贫,既解决眼前突出问题,更要从根本上寻找脱贫之路,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年以来,区财政共拨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区、镇、村各级领导干部、乡贤和企业等社会力量累计进村入户帮扶余人次,制定落实就业、就医、助学、住房等各类帮扶项目个,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余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户人实现脱贫。年,我区将延续现行所有扶贫政策,继续完善落实脱贫户帮扶措施,帮助解决脱贫户可能返贫的问题,保障年全区所有脱贫户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加快区定标准贫困户8户25人识别工作,做到每个区定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确保年区定标准贫困户实现脱贫。
记者:钟鸣、杨喜庆编辑:志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