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盆底中心主任任东林教授牵头组织撰写并制定的《肛门良性疾病围手术期排粪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广州发布。
此次共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并汇聚了国内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近期发布的各肛门良性疾病的诊疗指南和研究数据进行多次反复讨论后,最终形成了首个肛门良性疾病围手术期排粪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期为肛门良性疾病围手术期排粪管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这也是我院胃肠肛门外科团队为国内在肛肠良性疾病领域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我国的一项城市居民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肛门良性疾病发病率高达51.14%,而手术又是肛门良性疾病(如痔、肛周脓肿、肛瘘或肛裂等)治疗的主要方法。
任东林教授在此次大发布会上指出,此共识的达成与发布对于我国肛肠外科的规范化诊治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肛门良性疾病手术相关的排粪管理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但近些年对于肛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均未涉及围手术期排粪管理。考虑到临床工作中,肛门良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以排粪困难多见,本共识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角度出发,提供肛门良性疾病围手术期排粪管理的标准,包括术前管理、术中管理和术后管理。共识提出了术前超前通便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排便困难的建议,术后的多模式镇痛和通便药物的规范使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是首次发布的肛门良性疾病围手术期排粪管理的专家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共识研讨会中,专家们在术后患者教育的具体内容上达成共识。即专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出院后患者的自身管理制定了具体建议,这将明显促进患者术后肛门部伤口的恢复以及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任东林教授作总结致辞。他指出,此共识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排粪管理对于肛门良性疾病的术后康复的重要意义,并首次提出围手术期术后排粪管理的目标和标准,为反映临床实践的持续发展,该专家共识将会定期更新。
附:患者术后教育
1.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6小时后可进半流饮食,24小时后可以正常饮食;
2.术后肛门护理:每次排便后应尽量清洗肛门及肛周,防止切口感染;
3.术后药物:出院后维持使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泄剂保持排便通畅至切口愈合;
4.术后饮食: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5.术后生活习惯: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便后观察大便性状;切勿久坐,避免排便时久蹲及过于用力。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图、文/中山六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