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孙清河主任、王兴斌医生、王春医生的精湛医术与精心治疗,由于你们的及时发现,诊断明确,让我在早期便能得到及时治疗,谢谢你们了!”9月3日临近中午,一位门诊患者将两面印锦旗送到了外科孙清河主任、王兴斌医生、王春医生等全体医护人员的手中。
据了解,王阿姨(化名)几天前不经意间发现腿部有一个包块,在我院外科门诊就诊后王兴斌医生、王春医生为其查体,高度怀疑是脂肪肉瘤,进一步请主任医师孙清河主任进行会诊,孙主任了解病史、查体后,凭借40余年的临床经验,考虑为:黏液样脂肪肉瘤,建议手术治疗。
黏液样脂肪肉瘤其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肿瘤部位。如果肿瘤生长的部位可进行完整手术切除,则肿瘤边缘切除干净后不复发。发生于深部的组织的肿瘤,有多次复发的倾向,常因肿瘤在局部无法控制的侵袭性生长或去分化和转移导致死亡。在主任医师孙清河的指导下,王兴斌医生、王春医生完整切除患者腿部肿物。术后病理回报:黏液样脂肪肉瘤,诊断明确,发现及时,目前患者接受进一步药物治疗。为了表示感谢,专程送来两面锦旗。
收到这两面精美的锦旗,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外科医护团队的信任及医护人员繁忙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优质护理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据孙清河主任介绍,脂肪肉瘤是成人zui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也可见于青少年和儿童。脂肪肉瘤通常体积较大,一般为深在性、无痛性、逐渐长大的肿物,最常发生于下肢(如腘窝和大腿内侧)、腹膜后、肾周、肠系膜区以及肩部。在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主要取决于该肿瘤的亚型,包括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黏液样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混合型脂肪肉瘤。
很多人对自己身上多一两个“疙瘩”并不在意,只要它不疼不痒都会置之不理。但另一些人却担心“疙瘩”有恶性的可能,继而胡思乱想,夜不能寐。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身上的这些“疙瘩”呢?出现以下肿块不可忽视。
01颈部无痛“疙瘩”或是甲状腺癌脖子上的肿块多由皮脂腺囊肿引起,通常不会致癌。但也可能是白血病或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先兆,特点是常位于脖子的一侧,质地坚硬。喉结附近的肿块如果持续增大,三周还不消退,应及时去甲状腺专科门诊就医。
另外,长在颈部的无痛“疙瘩”,极有可能是甲状腺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炎性结节、良性肿瘤性结节及恶性肿瘤性结节等。
许多患者是在无意间发现颈前肿块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甲状腺癌晚期。所幸甲状腺癌并不可怕,发病缓慢,恶性程度也较低,45岁之前的患者基本都能治愈。
导致甲状腺发病率快速上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有多种因素都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相关:一是射线辐射已明确为致病因素;二是肥胖是甲状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减肥也是保护甲状腺的手段之一;三是碘应科学摄入。
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而缺碘则会导致甲状腺滤泡性癌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各类健康危险因素的防控,如吸烟、酗酒、高盐、高油饮食,引导居民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02舌头根部的大疙瘩或是乳头状瘤正常情况下,人的舌头根部是有小疙瘩的、粉红色的那些是味蕾,能感受到酸甜苦辣。如果很大却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或有时轻度不适感觉,可能是舌部淋巴组织,又称为舌扁桃体,这时不需处理。
但如果疙瘩很大且伴疼痛或出血,医院就诊,取活检做病理切片,看看是否是肿瘤。良性的以乳头状瘤为主,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就可以了。恶性的话,就要手术或放、化疗等其他治疗了。
03皮下长疙瘩或是结节病结节病不仅会侵犯人的肺部,还可能侵犯人的鼻子、眼睛、脑等重要脏器,甚至也可能会在人的体表皮肤下形成疙瘩状结节。这种硬疙瘩一般没有疼痛感,所以它们可以生长多年却不被注意。
很多人直到出现了肺部症状如咳嗽、胸闷、医院检查时候,皮下结节切除活检提示肉芽肿病变,因此,医生才结合肺部情况明确为结节病。一般遇到皮下有结节的人,医院查查,做个增强CT最好。
一般来说,体表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脂肪瘤,多发生于皮下。体表者最常见于肩、背、前臂、腹壁、大腿等处,和乳房及肢体的皮下组织,面部、头皮等处。肿瘤可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可单发,亦可多发,瘤组织结构与正常脂肪组织相同。如肩部肿块多为脂肪瘤,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属于良性肿块。不过,如果脂肪瘤压迫神经造成疼痛,需要手术切除。
而“脂肪肉瘤”却是恶性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大腿及腹膜后的深部软组织,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表面可有假包膜,色淡黄,似脂肪组织,或呈粘液样外观,或为鱼肉样瘤细胞形态多样,可见星形、梭形、小圆形或多形性的脂肪母细胞,胞浆内有大小和多少不等的脂肪空泡及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生长快速,容易转移。
患者在发现自己长了“疙瘩”后,不能放任不管,尤其是发现包块位置较深,在快速生长,并且没有任何感觉时,应立即前往专科医生处进行就医、检查,已排查是否有“肉瘤”的可能。
对于体表软组织肿瘤,一定要搞清楚其是良性或者是恶性,不应该随便切除。经常见到把恶性软组织肿瘤当作良性肿瘤切开,造成肿瘤扩散的情况。对有些不怎么增长的软组织肿瘤不一定切除,可以观察。
对于软组织肉瘤,其属于罕见病,建议去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诊治。软组织肉瘤尽管恶性程度高,但规范治疗的效果是不错的。只要对体表“疙瘩”加以重视,想到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早发现、早规范化治疗,绝大部分的软组织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另外,就皮下脂肪瘤而言,一般来讲是不会恶变的。但其他的一些软组织肿瘤如纤维瘤等可能会发生癌恶性变,表现为存在多年的肿物短时间内快速生长。
04肛门“小疙瘩”或是肛乳头瘤有些患者肛门有异物感,一直以为是痔疮,不怎么在意。等到就医后才发现一直以为是痔疮的肛门脱出物竟然是肛乳头瘤,确诊是直肠癌。
医生指出,如果伴有长期便秘、长期的腹泻或者是长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等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的改变,或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恶性的可能,也就是结直肠癌。
临床上有61%的直肠癌是由肛乳头瘤发展演变形成的。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能力下降,有炎症刺激,有乳头增生,再遇敏感体,增生肥大的乳头就极有癌变的可能!
位于肛门口的肿块,肛门指诊可基本判断肿块的大概性质,明确诊断可做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治疗上,痔疮、肛瘘、肛裂可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可严密观察,直肠恶性肿块根据全身检查情况决定手术、化疗、放疗等。
05乳房肿块较硬、乳头凹陷,警惕乳房肿块恶变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但光从肿块来判断乳腺癌有些太武断,也有可能是乳腺良性肿瘤。90%的乳房肿块为良性,但要注意,如果乳房的形状、大小、手感发生变化,乳头或乳房周围的皮肤出现了皱褶、凹陷、颜色变红、溢乳,或是单侧乳房感到疼痛或不适,要及时就医。
如果肿块较硬,活动度差,实性质地,皮肤出现褶皱,乳头出现凹陷,乳头出现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一般没有疼痛,则要高度警惕乳房肿块的恶变。
女性要注意平时的自检,大多数肿块都能够自检发现,对于比较小的肿块体检时B超可以发现。一般要联合乳腺B超,乳腺钼靶,乳腺核磁共振检查,最重要的则是乳腺穿刺的病理检查就可以明确了。
06腿上肿块疼痛、发痒或是皮肤癌先兆如果腿上的肿块伴有流血、疼痛、发痒或是长时间不愈合,很可能是皮肤癌——鳞状细胞癌的先兆。
07手臂下的肿块或是乳腺癌的先兆肿块质地柔软,有弹性,一碰就疼,饮酒后痛感更强,这可能是乳腺癌或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先兆。
08手腕上的肿块或是肉瘤,很罕见最常见的是腱鞘囊肿,可以找外科医生用注射器抽走其中的液体,一般很快就能恢复。如果肿块没有痛感,且越来越大,有可能是肉瘤,不过这种病较为罕见。
09口腔内“肿块”或是口腔癌的先兆如果口腔出现白斑,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消除,特别是白斑的中央出现了红色,或是红斑的中央变白,可能就是口腔癌的先兆。
其实,身体出现一些“疙瘩”不必太惊慌,我们首先应该观察肿块表面皮肤的变化,其中包括:颜色、平整度、温度、疼痛等等,然后再触摸肿块的软硬度、活动度、质地、疼痛等,再了解有无伴随症状,包括,引起相应部位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等,如果通过以上的方法自己无法判断,医院询问医生,以得到zui准确的答案。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