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肛周及肛周脓肿肛瘘在MRI中的表现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24222.html
一、正常直肠和肛管的MRI的表现

1.正常直肠的MRI表现

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长10-14cm。直肠在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着骶骨、尾骨下行,穿过盆膈,下接肛管,在矢状面有直肠骶曲和直肠会阴曲两个弯曲。在男性,直肠的前面有精囊、前列腺、直肠膀胱陷凹(图1),在女性为子宫、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等(图2)。从组织形态上来说,直肠壁可以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图3)。在T2WI序列上,直肠壁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表现为高信号的黏膜下层和低信号的肌层,而低信号的粘膜层因为直接贴近肠腔内气体,所以肉眼难以分辨(图4)。T2WI序列对判断肿瘤的侵犯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图1T2WI矢状位:①膀胱②精囊③前列腺④直肠。

图2T2WI矢状位:①子宫②阴道③膀胱④直肠。

图3直肠H-E染色:①粘膜层②粘膜下层③肌层。

图4T2W矢状位:细箭头:黏膜下层,粗箭头:肌层。

2.正常肛管的MRI表现

肛管在T2WI序列上,矢状面上呈45°前倾的圆柱状结构,冠状面和横断面上分别呈杯状、环状。肛管可以分为解剖肛管和外科肛管,解剖肛管是指齿状线到肛门缘的部分,成人约3-4cm,但是,在MRI中不能准确显示齿线的位置,所以解剖肛管在MRI中不能被清晰的显示。外科肛管是指肛门缘到肛管直肠环平面的部分,肛管直肠环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浅部以及耻骨直肠肌组成,肛管周围肌群在T2WI序列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坐骨肛门窝等富含脂肪组织的区域则在T1WI序列、T2WI序列上表现为较高信号,耻骨直肠肌和外括约肌在MRI上能够被清晰的显示,所以在MRI上,通常将外科肛管描述为从耻骨直肠肌至外括约肌皮下部的距离(图5)。

图5T2WI矢状位:①耻骨直肠肌②外括约肌深部③外括约肌浅部④外括约肌皮下部⑤内括约肌。

肛管肌肉从内至外依次是肛门内括约肌、联合纵肌、肛门外括约肌。在T2WI序列上,肛管肌肉均呈现低信号,内括约肌的内面为高信号的黏膜下层,内、外括约肌之间为相对低信号的联合纵肌和高信号的脂肪组织,外括约肌的深部、浅部、皮下部被高信号的脂肪组织隔开(图6、7)。

图6T2WI横断面:①肛管,黑箭头:肛门外括约肌,细白箭头:肛门内括约肌,粗白箭头:联合纵肌以及脂肪组织。

图7T2WI矢状面:①外括约肌深部②外括约肌浅部③外括约肌皮下部④内括约肌⑤肛管。

二、肛周常见疾病的MRI的表现

1.肛周脓肿

1.1.肛周脓肿的分类(图8)

图8肛周脓肿的分类

1.2.肛周脓肿的MRI表现

(1)脓肿在T1WI序列表现为片状等信号或者低信号,病变部位高信号脂肪消失,T2WI片状高信号;T2WI脂压序列消除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内脂肪信号的干扰,更加清晰地显示脓腔。

(2)MRI不仅能够充分显示脓肿病变范围,而且能够有效显示瘘管性脓肿与肛管直肠相连通的瘘管与内口。

(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脓腔内的炎症细胞、微生物及蛋白质形成黏稠的液体,对水分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而使其弥散受限,ACD值降低,弥散加权成像上呈高信号。

?病案:患者张某,男,46,MRI平扫见肛周左后方见不规则片状T1WI稍低、T2WI-FS高信号影,边界欠清,最大截面范围约6.2cmX2.1cm,其内信号欠均匀,见结节状含气信号影,周围脂肪间隙模糊,T2WI局部肛管左缘及后缘管壁似不连续,与病灶相通,并延伸至臀沟。

图9T1WI横断位:不规则片状稍低信号影。

图10T2WI-FS横断位:不规则片状高信号影。

图11T2WI-FS矢状位:脓肿图像,信号混杂,可见积气。

图12ACD值降低,弥散加权成像上呈高信号。

图13肛周瘘道形成,箭头为瘘管内口。

2.肛瘘

2.1.肛瘘的Parks分型(图14)

图14肛瘘的Parks分型

2.2.肛瘘的MRI表现

在肛瘘MRI扫描方面,一般都会用到T1WI序列、T2WI序列、T2WI脂压序列等,从这些序列中,需要尽可能的确定内、外口的位置,确定活动性瘘管或疤痕,确定原发主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典型的瘘管在T1WI序列、T2WI序列上表现为条状长T1长T2信号,T2WI脂压序列上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

(1)确定内口位置

根据索罗门定律的描述,肛瘘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部,然而齿线并不能在MRI图像上被清晰的显示出来,所以在MRI图像上通常将距离肛缘2-2.5cm处视作齿线的位置。在T2WI序列或T2WI脂压序列上,高信号的瘘管与肛管相连通(横断面和矢状面),即可确定内口位置。

(2)确定活动性瘘管或疤痕

活动性瘘管中充满脓液和肉芽组织,在T2WI序列上呈长条形的高信号。疤痕主要是由纤维组织构成,在T1WI序列、T2WI序列上呈低信号,在T2WI脂压序列上呈稍高信号。

(3)确定原发主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在T2WI序列上,内外括约肌呈等信号,周围直肠间隙的脂肪呈高信号,如果条状的原发主瘘管在出现在括约肌间,称为括约肌间瘘。但是经括约肌、括约肌外、括约肌上在MRI上具有相似的表现,需要根据原发主瘘管的内口以及走形方向进一步确定。

?病案:患者王某,男,51岁,诊断为经括约肌型肛瘘。盆腔横断位MRI平扫显示肛门右侧可见条形不规则异常信号,长约6cm,上段与右侧肛提肌紧贴。

图15T2WI-FS矢状位:右侧高信号的瘘管。

图16T2WI-FS横断位:瘘管外口。

图17T2WI-FS横断面:瘘管内口。

MRI检查对肛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肛肠科医生应多阅读影像学资料,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肛肠诊疗。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cy/8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