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魏新做核酸

做核酸

魏新

早晨出门前,在小区门口做个核酸,大白问:你不是昨天刚做了吗?我说,呕,爱上这口了。我想给核酸检测写个广告语:入口涩,味道酸,一线喉,有回甘,提神醒脑,益寿延年。我当然是开玩笑,也没有闲来无事去做核酸的雅致。不过,还真有爱好做核酸的人。比如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去年,还是前年,我听他说,他常去主动做核酸,还尝试不同的方式,先是喉咙,又是鼻子,还准备尝试一下肛试,他一丝不苟的样子,让我佩服,难怪他总能够跨行业发展,还这么优秀。其实,一直到去年,有次去北京开会,我才第一次做了核酸,第一次总有些忐忑,喝了二两酒壮胆,张嘴那一刹那有些后悔,还好,只是喝了二两。频繁做核酸,还是虎年春晚前,乘高铁去北京,要凭济南核酸证明;到北京住酒店,要有北京本地核酸证明。于是,出站,就去旁边的检测点做加急,好像花了二百多,是我做的最贵的一次,等结果的功夫,去吃了一大碗精品卤煮,才悟出来,我做的也许是精品核酸。那阵子,每进一次央视大楼,都要出具一次证明,若行程码带星,则要咽鼻双测。郭老师从深圳回来,记得他摘星那一天,非常兴奋,然而,只过了十几分钟,北京就有了星。排练间隙,我们常掐着点去做核酸,每次,郭老师都戴好帽子,包裹严实去排队,没有人能看出他是谁,但每次摘下口罩,大白都会兴奋地喊:郭老师!然后,不知道下手是否哆嗦。有天中午,下着大雪,我们去了排练场地附近的检测点,大白们正休息,要等半个来小时,但已经开始排队,我们把车停在一旁,几个人轮流去排,好不容易大白上岗,有俩人从后面绕过来,要插队,引发了人们的愤慨,一片吵闹中,忽听得郭老师字正腔圆地喊了一嗓子:“嘿!嘿!这是要动手还是怎么着?”众人哈哈大笑,虽然都没认出是他,但还是乐呵着恢复了秩序。后来,他把这件事加到了小品《休息区的故事》里。在济南做核酸,当初我常去鲁鹰宾馆那边,不光免费,也不用排太久的队。第一次去时,感觉特别轻松,刚张开嘴,大白一划啦,就完事儿。让我想起早年间一句广告语:“开始了吗?”“不,已经结束了。”第二次去才体会到,原来很多事你本以为早已结束,其实才刚刚开始。今年,济南第一次组织全员检测演习那天,我很晚才回家,看小区口还没有收摊,我问了一下,大白说要到十二点,然后问我要不要来一个?我道声辛苦,来一个吧,都不容易。不久前,鲁鹰宾馆的检测点改成了只接外地返济人员,我要参加一个活动,需要核酸报告,医院做了,第二天,我忘记了查询的小程序名字,当时已快到凌晨,医院电话打过去,那边的值班人员声音很温柔,说自己也不太清楚,但可以现在下楼帮我去院子里的检测点看看,让我一刻钟后再联系她。说实话,这种工作态度,真是让人温暖。魏新:作家,全国青联常委,山东省青联副主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pangnongzhong.com/gzbb/12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